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周恩来一生十分节俭、节约,从不浪费。周恩来生前夜里和早晚起床总是穿着一件毛巾浴衣,时间长了,早已磨得像"纱衣"一样,但他补了又补、缝了又缝,一直穿在身上,就是不肯换掉。甚至出国访问时,他穿的也是打补丁的内衣。一次访问途中,他的内衣脏了,被拿到我国驻外使馆去洗。大使夫人看到他陈旧的内衣后,流下了难过的眼  相似文献   

2.
网络上流行“晒”,从工资到股票参“晒”内容无所不包。“晒”衣服、“晒”孩子、“晒”感情、“晒”美食,甚至“晒”情人…… “晒”按中文字义解释,就是置于阳光下吸收光和热。党员干部不妨“晒晒”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回忆     
刘源 《学习导报》2011,(22):47-47
我们小时候,都穿着补丁衣服。记得有一次,阿富汗国王夫妇到中国来访问。王后很喜欢孩子,说要看看刘少奇主席的孩子们。出于外交礼仪,我们应该出席。见人家国王、王后总得礼貌点,穿得整齐点吧?但是大人们找我和妹妹的衣服,发现所有的衣服都带着补丁。  相似文献   

4.
陕北的冬天,比鄂、豫、皖和陕南来得早,冷得多。11月中旬就下了场雪,结了冰,寒风刺骨。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万里长征来到陕北的红军指战员,有的穿着薄薄的棉衣,有的还穿着单军装,普遍感到难以抵御北方的冬寒。徐海东、程子华等军团部领导人多次研究,要供给部想方设法给部队添些衣服,加厚被絮,买些羊肉,买些山药蛋,使指战员能过个温暖的冬天。  相似文献   

5.
陈岚  程超 《党建文汇》2007,(5):34-34
近日,浙江省义乌市的一家生产绢花的小企业要招两名保安,为数不多的几名应聘者当中,有一个人很是与众不同:40多岁,穿着干净体面,衣服裤子全是名牌“老人头”。  相似文献   

6.
每到季节交替时节,我总免不了要收拾衣橱,该收的收,该晒的晒,再一一整理好.衣柜是家的一道风景,打开它,像打开一个多彩的世界. 儿时,父母忙于劳作,物质条件匮乏,置办家具是连想想都是很奢侈的事.那时候,全家六口人的衣服全归置在父亲用木板钉起来的大木箱里,每人只有少得可怜的几件衣物,就这样箱子还装不满.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户籍制度改革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重庆之所以敢碰硬,主要是从制度安排上让农民可以穿着“衣服”进城,使农民向前看有盼头,向后看有保障。不让农民“裸身出村”,具有多重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8.
《前线》2007,(10)
1936年春天,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秘密访问了延安。当他看到毛泽东住着简陋窑洞,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吃着小米饭南瓜汤;看到周恩来睡着土炕,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林伯渠戴的是断了腿儿  相似文献   

9.
A“海昌蓝一身,咱们就结婚。”———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西农村广泛流传的一句顺口。海昌蓝是一种蓝色的洋布。言之意,那时候找对象,只要有一海昌蓝衣服,就可以娶亲结婚。在看起来,这个物质要求有些太低了。但在解放初期,山区不少农民都是穿着土布做的衣服,有件“洋布”衣服,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使很多美国人失去了工作。 一位名叫艾琳&#183;科汉的大学退休教授。在经过对一定数量的年轻失业者进行调查走访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些人之所以失业后很难找到工作,一个重要原因是应聘时信心不足。大多数人都穿着一身皱巴巴的衣服。蓬头垢面甚至嘴里喷着酒气,第一眼就给招聘者留下了很差的印象,结果也就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1.
乡里人     
暑假带女儿去甘南,乘坐的大型客车路过一村庄小卖部时,我给女儿买了两瓶饮料。当车已启动后,我才发现饮料已过期。我怕喝了拉肚子,便不让女儿喝。我们的前后左右坐着几位农民,戴的草帽很破旧,手中拿着镰刀。尽管天气很热,但他们仍穿着多年前流行的藏蓝色中山装,衣背上有大片的汗渍。还有一个40岁左右的妇人,穿着对襟服,勒着头巾。女儿将过期的饮料倒出来洗手,那位妇人一直盯着她看。我被太阳晒的难受,便脱下衣服靠窗压住遮太阳,旁边的男人看到后,主动与我换位置。我客气了几句,他还是坚持,我便换到了里面。换过座位后我问他去哪儿干活?他说…  相似文献   

12.
<正>农六师芳草湖六场七连李开桂家,红色的大门敞开着,院落收拾整洁,晾绳上晒着衣服和棉垫,3岁的孙子赵文博在院子里骑着儿童车玩耍,婆婆梁怀英坐在轮椅里正晒着太阳。李开桂刚给婆婆喂完饭,自己和孙子吃过早饭,开始在屋里屋外忙碌起来。如今,55岁的李开桂,双鬓已染霜花,皱纹爬上额头,生活的操劳使她显得比同龄人苍老,嫁入赵家32年,李开桂和赵和启共同  相似文献   

13.
吴小姐经常用别针、夹子等常见用品制作出一些有趣的物品,如用衣服夹子改造成"小马"摆设等,这些物品都深得朋友喜欢。开通微博后,她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的手工制品。可让她没想到的是,  相似文献   

14.
正很多人认为,牛仔裤耐脏,可以穿着数年不用清洗。某歌手甚至自曝,自己的牛仔裤从不洗,只是偶尔拿出来晒一晒,并表示这样做可以"养牛"。牛仔面料的服装有何特殊之处?是否可以长年不洗?牛仔裤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是对商船水手所穿裤子的称谓。几百年过去了,当年的"工人装"已经演变为"潮服"。久穿少  相似文献   

15.
苏开 《党史纵横》2003,(9):46-48
唱着<东方红>,穿着素朴纯棉衣服长大的那一代女人大都在做什么?吃药、买菜,抑或迈着踉跄的脚步跳街舞.一种集体无意识,使这些五六十岁的女人游走在霓虹和霓裳的边缘,望着都市烫人的力量喷发在她们下一代或又下一代的生命热源中.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3,(5):106-108
1.穿着得体大方 外表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义是最深刻的,因此,穿着要得体是永远要注意的。穿得光鲜一点可以增加自信。单位对工作人员的着装也许不做强制要求,但也决不能忽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晏建怀 《唯实》2011,(1):96-96
北宋文人柳开年轻的时候,尚气自任,贪图虚名。某年,去参加科举考试,为了引起主考官的注意,他穿着象征士人身份的华丽衣服,还把自己撰写的数千轴文章用独轮车推着,直奔主考官面前。可是,主考官读了他的文章后,觉得意境一般,文采平平,远不如他那衣服漂亮。  相似文献   

18.
近日,据媒体报道,“北京服装学院让女生脱掉外衣,只穿着内衣内裤量三围,还说这是课程安排。”更为滑稽可笑的是,该校称此举符合教学大纲,并美其名曰是“自愿”,而事实上不参加的学生期末总成绩将被扣掉5%,还要和学位挂钩。这种动辄拿学位作砝码的做法,实在是令人疑惑不解, 甚至是不知所措,不知道在顺利毕业、拿到学位之前,究竟还有多少正当或非正当的关口和门槛要跨越。学位作为一种资历凭证,设一些资格限制并实施相应的学业考核,乃情理之中,无可厚非。然而,脱衣量三围也和学位挂钩,未免失之偏颇,有哗众取宠之嫌疑,更有违法乱纪之过失。  相似文献   

19.
黄山揽胜     
越脸.,...生二留挂罗 圈,佗〕尸尸 雾里游黄山 黄山不露容。 只闻云雾深处, 溅出丁东声。 莫非黄山松魂 在峡谷吟龙啸凤2 或是万解珠泉 泻出莺语鸟鸣? 渐行渐远, 渐近渐清— 竟是黄山石工 拓宽那陡狭的石径。 凿石声声 丁宁声声。 渐行渐远的游人 载满了黄山深情。 天都铁链谣 i)黔薰 使我免于踏空 ;蘸 也锁催 ;螂黔噢 纂黝鬓簿{奏簿瞬 摹豁熟绮努焦薰 揽胜的信念 登临的热诚。 以及高傲无比的 天都峰’ 仙人晒靴 你穿着绿色的解放鞋 像踏一丛草叶; 我穿着白色的回力鞋 如踩一片白雪。 老人们足登松软的布鞋 健步跨上层层石阶; 姑娘们脚…  相似文献   

20.
永恒的母爱     
<正>母亲的爱是天下最无私而神圣的爱。孩童时,不管是在电影里、还是在生活中,都会经常听到《妈妈的吻》、《世上只有妈妈好》这几首歌。在我成长的历程中,时常从大人们的口中听到:"谁家的母亲如何如何对待孩子,宁可自己吃糠咽菜,穿着补了又补的衣服,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受一些委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