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说天下     
我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卫星2月12日13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第五、六颗组网卫星。本次发射是北斗三号工程第三次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也是农历鸡年中国航天的"收官之战"。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2月1日15时29分,我国成功发射第21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也是第5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向着全球组网的目标再次迈出坚实一步。仰望苍穹,一位老者思绪万千。他已牵手中国的北斗事业走过了22载,功勋卓著。他,就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开拓者和建设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某卫星导航定位总站高级工程师谭述森。大智报国魂驻北斗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中  相似文献   

3.
焦点     
成功发射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北京时间6月2日晚23时5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4.
正完美收官,星耀全球!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此次发射的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入网后,我国将进行北斗全系统联调联试,在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能指标优异基础上,择机面向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  相似文献   

5.
《廉政瞭望》2013,(3):28-29
中国自主开发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二号"已于去年底正式启用,可为我国及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服务。北斗系统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000年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解决了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有无问题;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形成区域覆盖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相似文献   

6.
1月17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中国朝着打造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二代”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  相似文献   

7.
卫星导航新系统以提供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成为各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大战略基础设施。而北斗系统作为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2007年被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正式确认为全球卫星导航四大核心系统之一,并在2012年完成亚太地区的覆盖。2015年前后,我国还将陆续发射5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到2020年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8.
《党建》2018,(9)
正2017年11月5日,中国独立自主研制的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首发双星成功发射,标志着自主创新、分步建设的中国北斗系统在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又迈进了一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张立新,是  相似文献   

9.
尹怀勤 《党课》2013,(7):88-90
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长征三号丙”火箭的有力托举下,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呼啸升空并进入预定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随着它在地球静止轨道上预设位置的最后落定,北斗,  相似文献   

10.
图说天下     
正我国“一箭六星”成功发射1月19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六星”方式成功将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和四颗小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的第100次航天发射任务。据介绍,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入轨后,将与此前发射的8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提供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11.
周边动态     
《当代贵州》2013,(29):9-9
湖南:成全国第三个导航应用示范区 据湖南省国防科工局透露,《湖南省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总装备部和省政府联合批复,湖南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全国第三个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区域。  相似文献   

12.
国内     
正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执行《条例》中的重要情况和建议,要及时报告党中央。我国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  相似文献   

13.
2月3日零时2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约24分钟后,星箭分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导航进入“四强争霸”格局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此次中国成功进行卫星发射,标  相似文献   

14.
时事图览     
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二号"卫星8月16日,载有"海洋二号"卫星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当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卫星送入太空。"海洋二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主要任务是监测和调查海洋环境,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5.
尹怀勤 《党课》2011,(15):92-94
今年6月9日,我国第二颗探月卫星“嫦娥二号”成功飞离月球,奔向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深空,开始执行其肩负的第三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拓展性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16.
亚文 《奋斗》2014,(12):59-60
2013年9月25日12时37分。惊天动地的轰鸣声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响起。"快舟"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第三颗小卫星"快舟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在浩瀚的苍穹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从2004年的"试验一号"卫星到2008年的"试验三号"卫星,再到2013年的"快舟一号"卫星,哈尔滨工业大学卫星技术研究所的研制人员,凭借无以伦比的向心力协作攻关、开拓创新,一次又一次地筑就着"哈工大人的航天梦",一次又一次地放飞着"中国人的航天梦"。  相似文献   

17.
翻开他的履历,一颗颗璀璨的中国"星"熠熠发光——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他是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 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他担任工程总师; 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他再次挑起工程总设计师重任……由此,他被人们誉为造"星"大师。他就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孙家栋。  相似文献   

18.
图说天下     
正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随着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里约奥运会闭幕燃烧了17天的奥运圣火,在久负盛名的马拉卡纳体育场缓缓熄灭,第三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当地时间8月21日晚正式落幕。里约热内卢作为第一座位于南美洲的奥运之城,给全世界留下独特而不凡的精  相似文献   

19.
1970年4月24日晚上9点35分,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人造地球卫星被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卫星"。这是继我国的原子弹、氢弹试验成功之后,又一条极为振奋人心的消息,它标志着我国太空技术已跨入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0.
杨正泉 《党史文苑》2007,(12):51-52
1970年4月24日晚上9点35分,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人造地球卫星被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卫星”。这是继我国的原子弹、氢弹试验成功之后,又一条极为振奋人心的消息,它标志着我国太空技术已跨入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