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17,(9)
<正>他一生与镗刀作伴,精益求精,迷恋至深;他这个人也如镗刀,攻"坚"克"硬",毫不走偏。他是大国工匠,是"铁人",是"第一人",更是金子般的"好人"他,就是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防务事业部工人戎鹏强。2016年,戎鹏强的故事在央视《大国工匠》栏目播出,这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位"镗刀王"。他18岁进厂,被分配到车间成为一名镗工。从那时到现在,他就干了镗工这一件事,一干就是34  相似文献   

2.
张文卿  贾卫民  杜莉 《先锋队》2012,(29):22-23
在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熔盛杯"焊工决赛中,山西省代表队荣获团体第一名,三名参赛选手分获个人第一、第二、第十四名,取得了我省焊工代表队在国家级比赛中的最好成绩。可喜的成绩,凝聚了山西代表队焊工专业技术指导、汾西矿业设备修造厂安全科科长、被人们誉为"焊工专家"的马义田的心血和汗水。打造"千里马"的伯乐今年59岁的马义田有着44年的"焊工情"。1966年,小学毕业的他正赶上文化大革命,16岁就进厂当了一名电焊工,在山西  相似文献   

3.
杨睿赓  姚海军 《实践》2009,(6):31-31
在敖汉旗美丽的老哈河畔,有一位被人们称为"红色管家"的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来,他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就像一个出色的"管家"一样把集体的事业管理的井然有序,带领大家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就是多次被赤峰市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支部书记的吴井龙。  相似文献   

4.
范同寿 《当代贵州》2009,(13):60-60
时隔一千七百多年,诸葛亮仍然是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对他的否定成了一种时髦,有说他"不像军师,倒像管家";说他"伪智慧"、"假忠心",是"中国历史上最虚伪的男人";还有人认为他不如贾诩等等.别人怎么看,自有他的依据,但有一点却不容抹杀,那就是诸葛亮在贵州的影响和他对贵州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李洪奎貌不惊人,但在他工作的吉林化纤集团公司,他却是个响当当的“名人”。他是吉林市百工种排头兵的第一名,还是省青年质量标兵、省青年岗位能手,今年,又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1986年,18岁的李洪奎进厂当了一名纺丝工。他怀着“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的信念,苦练技术,很快就在同  相似文献   

6.
正时间匆匆,进入八师天富南热电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从刚进厂一个懵懵懂懂的学员到现在成为一名合格的锅炉检修工,少不了师傅和同事们的关怀和指导。我的师傅是一名50多岁的老师傅—郑胜海。从进厂至今一直都是郑师父在督促和教导我。他常常不厌其烦地对我说:"多问点为什么,要在学中干,干中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加强我们对运行系统和设备内部构造、检修工艺的了解,发现设备缺陷后能及时找  相似文献   

7.
<正>张英旗,在芳婷公司针织分厂从事技术工作已36个春秋。他的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得到了回报,在2006年被十二师授予"劳动模范"后,2009年10月被兵团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他自1974年进厂担任技术保全至今,始终以"企业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为座右铭,他始终把"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为己任。为了提高  相似文献   

8.
身高只有一米六几的郁鸣刚进厂就当了一名电炉工,师傅望着他又小又单薄的身体,怀疑他能否吃得消“胸前炉火烤,背后风吹寒”这个典型的苦脏累工作。郁鸣什么也没说,只是用行动、用事实做了回答。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工厂“双文明”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在荣膺了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老电教",我已经数不清拍过多少以基层党建为主题的片子了。因此,当接到拍摄一部反映全市"红色管家"——党建引领物业管理百日攻坚活动的工作片任务时,我首先想到:工作片主题严肃,故事相对较少,如果想拍出彩来,必须找准片子的特色。带着思考,我扛着摄像机下沉到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南航街道新联社区——这个社区在推动"红色管家"活动方面干得有声有色。我希望通过解剖新联社区这个"麻雀",拍出"红色管家"活动的风采。  相似文献   

10.
林文江从小就患有聋哑症,小学一毕业,新成立的农七师一二八团帆布制品福利厂要招收工人,他就成了厂里的一名职工。记得刚进厂的时候,厂里为了照顾残疾人,只安排他们干一些轻一点的杂务活。小林心想:厂里照顾是关心咱,可学不到真本事。于是,他找到厂领导要求到生产第一线学织手套。领导告诉他,第一线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他说:"领导的好意我领了,织手套用的是手,不是嘴巴和耳朵,只要能学上本事,苦点累点没有啥。"领导看他态度又坚决又诚恳,决定让他试一试。小林不仅心灵手巧,还特别好学。到手套车间工作的一年里,他不仅学织手套,而且还向其他技术员学习修理手套机。有一  相似文献   

11.
<正>尤山他依是绿华糖业公司制糖车间清净工段一名维吾尔族员工,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从1991年进厂开始,他就暗下决心,要好好珍惜难得的就业机会,熟练掌握一门技术,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为此,他不懂就问,经常请教汉族员工,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揣摩操作技巧,工作中不怕吃苦敢于实践,在汉族师傅的帮助下,通过自  相似文献   

12.
工作22年,从一名看什么都好奇的徒工,成长为"中华技能大奖"的获奖人;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宋殿琛班组"团队的代表;从"工人先锋号"班组成员,成长为首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人…… 内蒙古一机集团瑞特精密工模具有限公司车工宋殿琛以自己的成长之路,诠释着新时期工人的风采. 1990年,宋殿琛从一机集团技工学校毕业后分配进厂."当工人就当最优秀的,干活就干一流的!"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宋殿琛便立下如此志向.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各项知识和技能,系统地自学了《夹具设计与制造》等课程,做了2万多字的学习笔记.1994年11月,他初露锋芒,当时车间要制造一套夹具,其中的一个零件直径12mm,长度560mm,精度要求摆差不大于0.1mm.俗话说"车工怕车杆",这活要干成有一定难度,稍不注意不是打刀就是撅活."这活儿难是难,不正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吗?"犹豫再三,他鼓起勇气,把这项棘手的活"抢"到了手.为把活干好,他预先准备了好几套加工方案,并查阅了有关细长杆加工的理论知识,对加工变形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周密的研究,经过精心操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加工任务.这一年,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在农六师大黄山煤矿,只要一提起共产党员、供销公司调度兼统计兰家月,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由衷地说:“她是企业当之无愧的好管家”。 兰家月是一名已接近退休年龄的女同  相似文献   

14.
1975年6月26日,是我永远铭记的日子。那天,我被北京内燃机配件厂金工车间党支部讨论通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回忆入党前后40多年的经历,我更加坚定了"时刻跟党走,不辱党员名"的决心。进厂从工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5.
<正>"冯管家,俺家没电了,麻烦你来俺家给瞧瞧!""冯管家,陈永珍两口子又吵架了,你赶紧去看看。""冯管家,我的摩托车轮胎被扎了,你来帮忙补一下嘛!"……自2005年冯小平来到农二师二十九团园二连任工会主席后,连队上谁家有个什么事,只要他能办得到,都热心帮忙,大家都说"冯小平真是个热心肠!"身为连队工会主席,他  相似文献   

16.
<正>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热血沸腾的革命先驱者;他在血与火的激烈斗争中,选择了革命,却又始终以务实的态度在一个特殊岗位上为党理财,保障了党的事业顺利进行;在大革命时期,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机关会计、《新华日报》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等职。他就是为党理财的"红管家"——"贡献甚大、最可信赖"的熊瑾玎。  相似文献   

17.
22年前,他是普通的外引稻农,种地40亩;22年后,他是农场的水稻"管家",负责稻田48万亩.他没有任何技术职称,却是农户最欢迎、最信任的"水稻专家".  相似文献   

18.
<正>小窦大学毕业后来到一家企业从事成本管理工作,由于他学习勤奋,工作敬业,很快就成了部门的业务骨干,多次获得企业授予的"管理创新奖"和"合理化建议先进个人"。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名业务骨干,最近却炒了企业的鱿鱼。  相似文献   

19.
正在领导心目中,他是一名勤于思考的"好干部";在企业负责人眼中,他是一名服务热情的"好公仆";在同事们心中,他是一名甘于奉献的"好党员"。他立足岗位,真抓实干,让汽车城"服务之星"闪耀出不一样的光彩。他,就是沈阳汽车城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经济和发展改革局服务科科长张军,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企业的"贴心人""好保姆"。"多干点儿累不坏自己""只有把服务工作想在前,谋在前,做在前,才能  相似文献   

20.
正在贵阳卷烟厂,人们经常能看到贺思建的身影,他的工作就是在机器旁"哐当哐当"地维修设备。"我喜欢在一线干技术活,心里踏实。"今年58岁的贺思建是贵阳卷烟厂二车间主任技师。1980年,中专毕业后,学习铣工专业的贺思建被安排进贵阳卷烟厂做修理工,一干就是38年。"刚进厂就对卷烟包装机感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