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热水泡脚,是很多人的养生理念。泡脚活血化瘀是最普遍的说法。不幸的是,对于血管疾病患者,泡脚往往带来的却是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是灾难。血栓患者的"灾难"热水泡脚对于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的病人来讲,有百害而无一利。热水泡脚时,下肢动脉扩张,尤其表现为皮肤充血,更多的动脉血液进入下肢。然而,静脉的回流能力并不会因此增加。于是,热水泡脚对于本来回流不畅或阻塞的静脉病患者来讲,会加重血液淤积。  相似文献   

2.
"亚健康",是近年来医学专家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的是身体虽有种种不适,但经医院检查又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身体状况.人一旦生病,看上去为突发,其实都有一个由"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生病"的渐变过程.因而,专家提醒人们要注意"亚健康"状态,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3.
正"自从得了脑血栓,一家人跟着我受累,多亏村里志愿者,隔三差五来给我做检查,嘱咐我按时吃药,现在身体比原先好多了。"淄博市临淄区金山镇冯家村村民冯道川说。淄博市经过充分调研,发现脑血栓、高血压、糖尿病是困扰老年人的难题。为此,在各村居文明实践站开展"健康大比武"活动,组织"大健康"志愿服务队开展健康义诊、知识讲座,组织志愿者定期查看患者身体状况、用药情况,发放"远离血栓"海报、推广健身"八段锦"……经过多方努力,老年人的身体变好了,心情也更加舒畅了。  相似文献   

4.
母亲去世已经10余年了,但她说的“一马难跑一辈子”这句话却经常萦绕在我的耳畔。母亲勤劳一生,尽管年逾古稀,身体却一直不错,从没有生过什么大病。我满以为母亲是人们所说的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身体,活到八九十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与焦三牛     
王海泉 《先锋队》2012,(13):44-45
最近,23岁的焦三牛清华大学毕业后工作半年即被甘肃省武威市提拔为副县级领导一事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焦三牛被称为"火箭干部",曾被许多人误传为"官二代"、"富二代"。然而,事实的真相是,焦三牛是一个典型的"贫二代",曾因为家境贫穷辍学,在别人的资助下才完成了学业。在众说纷纭中,焦三牛昔日就读的海泉中学董事长王海泉为本刊撰文,讲述了他与焦三牛的故事,以及他理解中的焦三牛。没有任何背景的焦三牛被破格提拔,让人们看到了我党干部队伍建设的清风正气。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读史,一则故事令人感慨良多,讲的是开国大将徐海东严格要求部属的故事。这位被毛泽东称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始终对党忠诚、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由于身体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徐海东就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虽然他离职休息了,但只要有部下来访做客,他总要问三个问题:一是政治上犯错误没有?二是经济上出问题没有?三是老婆换了没有?这就是徐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5,(5)
<正>生长在内蒙古的各民族油画家都因长期描绘牧区生活而形成了共同的艺术风格:作品都以草原为母题,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无病呻吟,没有偷景猎奇,没有投好迎合,而以自然、朴实、真诚和热情的强烈草原气息与气质闯入中国油画艺坛,这独树一帜的画风被人们誉为"草原画派"。而几十年来使人们加深这种印象的关键人物就是妥木斯,是他把内蒙古的油画水平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说"草原画派"  相似文献   

8.
微健康     
正每天喝啤酒反应速度慢-英国研究者发现,每天饮用啤酒超过190毫升会影响人们的反应时间与认知功能。随着人们年龄增长,酒精对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加重。久坐看电视患血栓风险高-美国研究人员将研究对象按看电视频率分为不看或偶尔看、有时看、经常看和频繁看等4组,结果发现,即便计入体重和锻炼因素,频繁看电视的人比不怎么看电视的人患静脉血栓的风险平均高出1.7倍。焦虑或为老痴的早期预警-精神病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社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一直游离于政权统治之外的农村妇女被纳入到现代国家的控制之下,在妇女解放的话语下完成了从"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身份转型。原本属于私领域的妇女身体经过社会改造后被纳入公领域,成为国家的身体,这是国家塑造农村妇女的重要动员策略,也是农村妇女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正大约在30多年前,1984年,我的人生有一个小挫折。也许是境由心生,我注意到当时的一个社会现象。当年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虽都落实政策回城安排了工作,但结果却大不相同。有的人身体垮了,学业荒了,不能再重振旗鼓,只有坐家养老,等待物质生命的结束。有的人却神奇般地事业复起,演戏、写书、搞研究等,又成果累累,身体也好了,精神变物质。这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没有停止读书,反而趁机补充了知识,补充了生活。我又联想到"文革"中很多学者  相似文献   

11.
基于革命史研究中"身体复兴"的现象,本文试图引入"身体"作为革命叙事的基础性符码,以土地革命时期妇女剪发运动为中心的考察,通过妇女的革命行为说明个体内在认知状态及其社会结构的重要关联。概言之,革命身体的叙事演化为三层逻辑:第一层次,肉身意义上的自然身体,义务与责任铸造了沉重的女性身体;第二层次,规训层面的政治身体,革命妇女通过"外表男性化"来破除男权主义之下资源独占的迷思,以期获得男女平权的政治解放,在革命话语观照下,妇女解放的议题呈现泛政治化的特征;第三层次,社会生活中的文化身体,妇女身体在屈从性与反抗性之间反复进行调试,通过被遮蔽与被改造后重新出场。  相似文献   

12.
钟南山院士,自恃身体好,工作起来,不顾一切,结果在2005年8月的一天晚上,觉得心脏不适,呼吸困难,幸亏抢救及时,进行了心脏支架手术,才算康复。就在钟南山情绪低落之际,他接到了表哥的电话,第一句就是:"祝贺你!"钟南山心里说:"我这么倒霉,还有什么好祝贺的?"没想到表哥接着说:"之所以祝贺你,第一是因为你这个病没有发生在出差途中,可以很及时地到达医院;第二,梗死的只是很小一段血管,不是重要部位;第三,这件事正好给你一个警告:要注意身体了!"(见2007年3月22日《新华日报》)  相似文献   

13.
叶挺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被人们称为"没有授衔的元帅"。大革命时期,他是北伐名将,战功赫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与领导南  相似文献   

14.
很痛是多痛?这是一个难以描述的主观词汇。但目前,我们已经可以用科学的手段得出确切的答案了。原来,英国科学家构建了大脑"疼痛地图",能精确得知疼痛点和疼痛的强度。英国的神经科学家采用的是大脑扫描技术,能看到疼痛时大脑的反应,以及身体各部分反应的信号,也可以通过大脑的信号强弱测试到人们疼痛的强度。在没有有关疼痛的具体量化标准时,医生在诊断病人时会遇到不少困难。协助构建"疼痛地图"的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家弗莱维娅·曼西尼博士说:"病人们感到疼痛  相似文献   

15.
近日听说高中时一个男同学因为患了"重感冒"辞世了,心里很是奇怪:这个素来身体很是强壮的人,怎么会因"重感冒"送了命呢!后来才知道,这个同学近年来嗜酒,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身体早被酒精掏空了,与其说是感冒要了他的命,还不如说是他糟贱了自己!是呀,如果一个人自己不能把握自己,不爱护自己,抵抗力下降了,小病也可能要了人的命。  相似文献   

16.
软肋     
郭庆晨 《党课》2007,(9):123-124
软肋,是小肋骨的俗称。因为软肋比一般的肋骨要软,容易受伤,所以常常被人们用来作为缺陷和弱点的代称。辩证法认为,一个人再完美,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弱点,即软肋。一个人的弱点平时还没有什么大碍,但如果不加注意,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专门往“软肋”上戳,就难免要受伤,甚至会在身体的、思想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17.
甲骨文卜辞中有"鬼方"二字,却没有更多的记录.后来,人们在金文、<易经>和<诗经>等古籍中又发现了有关"鬼方"的记载,<周易·既济>进一步记载说:"(殷)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由此人们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有一个被称为"鬼方"的地方政权.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衣着就像是写在人们身上的历史,一页页地翻过去。回望这些曾经的流行符号,会发现它们都没有越过制服的范畴,都紧紧地包裹着当时的政治色彩,而不仅仅是人们的身体。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一种感觉,它参差多态,但并非不可捉摸。面对镜头,不管是商贩边算账边回答的"幸福是人没有后顾之忧,生活有保障",还是大妈边择菜边自豪地说"幸福是我把女儿给供出来了",不管是新人笑言"幸福是我今天结婚了",抑或是街头艺人口中的"幸福就是人民币多",孩子口中的"吃饱穿暖,不被欺负",每个人都在用个性化的语言述说着各自对幸福的理解,没有大话空话、官话套话,说的是琐事小事,也不乏玩笑打趣,但这恰恰是人们当下状态最直观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一个动迁中的片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扼守渝中半岛西部门户的化龙桥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被称为"困难企业一条街、困难群众一条街、下岗职工一条街"的地方,在新的城市规划建设中迎来了艰巨的拆迁工作。几年过去了,人们发现,动迁中的化龙桥并没有发生想象中的"地震",却在翻天覆地的动迁中"悄悄"发展着、改变着。面对如此众多的困难,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