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如今已走过85年的光辉历程,逐步成长为一支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的文明之师、威武之师。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光荣称谓并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诞生就有的,在不同的革命历史阶段,它有着不同的称谓。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始主要称工农革命军,后相继改称红军、中国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2.
岳思平 《学习导报》2010,(20):37-38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已经走过了80余年的光辉战斗历程。其称谓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称国民革命军、工农革命军和红军、中国工农红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称谓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从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则逐渐全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然而,时至今日,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究竟最早始于何时,使用情况如何,其历史根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曾经存在过一支特别的部队,它就是1949年8月4日长沙和平解放时诞生、1949年10月20日取消称谓、只存在了短短77天的"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部队。这支部队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却因其独特的称谓而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至今已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称谓并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诞生就有的,它经历了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从八路军、新四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次历史演变。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回顾这90年来,"八一"是如何被确定为建军节的?我军的称呼经历了哪些变化?军事博物馆研究员、军史专家姜廷玉在此一一解答。"八一"如何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姜廷玉:"八一"是我党领导南昌起义的时间。"八一起义"以后,每年各根据地红军也搞些纪念活动,但是没有把它作为红军成立的纪念日。1933年6  相似文献   

6.
小卡片     
知识窗"党外人士"的称谓是怎么来的"党外人士"这一称谓,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来的。1940年3月6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指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首次使用"党外人士"的称谓。抗日战争时期,除使用党外人士"的称谓,还使用"民主人士""爱国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等称谓。到解放战争时期,更多使用的是"民主人士"的称谓。1951年6月16日,中央统战部在答复西北局统战部关于"民主人士"的定义问题时.  相似文献   

7.
正党史研究中年代称谓的习惯用法值得推敲。例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改革开放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近年又写作"20世纪80年代"字样。"XX世纪XX年代"是上世纪晚些时候出现的语言使用习惯。大陆"年代"称谓的流行源于文革期间"两报一刊"的一篇社论,即1970年元旦社论,题目为《迎接伟大的七十年代》。既然1970年是七十年代第一年,那么1979年就是"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由此类推,1920年至1929年为"20世纪20年代",1980年至1989年为"20世纪80年代",1990年  相似文献   

8.
岳思平 《学习导报》2012,(16):55-56
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光辉战斗历程。然而,时至今日,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究竟最早始于何时,使用情况如何,其历史根据是什么,在党史和军史界仍说法不一。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曾经存在过一支特别的部队。它就是1949年8月4日长沙和平解放时诞生、1949年10月20日取消称谓、只存在了短短77天的“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部队。这支部队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却因其独特的称谓而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0.
《福建党史月刊》2014,(7):42-42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序列表中,红色娘子军的正式番号是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第2独立师第3团女子军特务连。红色娘子军这一称谓是怎样产生的呢?有人说是得名于吴之等人创作的琼剧《红色娘子军》,也有人说是得名于梁信创作的电影剧本《红色娘子军》。其实,这都是误传。  相似文献   

11.
正现在大家都熟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这个称谓是从武汉开始的,即从中共在武汉召开"五大"上决定使用"中央委员会"这个称谓。中共中央的称谓有一个发展的过程:1921年7月中共在上海召开"一大",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大会考虑到党员数量少,而且地方组织也不够健全,决定暂不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只设立中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对周恩来总理有着各种各样的敬称,包括"一代天骄"、"一代明相、万世楷模"、"一代伟人"等等,最通俗的称谓莫过于"全党楷模"。那么,"全党楷模"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呢?这个问题得从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说起。1984年10月29日上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莅临江苏省淮安市驸马巷,瞻仰周恩来故居。瞻仰完后,在周恩来故居接待室,胡耀邦在留言簿上题写了"全党楷模"4个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9,(1):118-119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曾经存在过一支特殊的部队,它就是1949年8月4日长沙和平解放时诞生、1949年10月20日取消称谓、只存在了短短77天的“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部队。  相似文献   

14.
正无论在正式的文件著作,还是在电影电视片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听到"毛主席"的称谓。"毛主席"曾经是中国最流行、最广泛、最尊贵、最神圣的称谓。有没有好奇的人探询过:"毛主席"的称谓到底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是怎样形成的?这当然与党的历史有关,也与党章的规定有关。从一大到六大,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职务,先后是书记、委员长、总书记。到1928年的六大,向忠发还算是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但在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则是"主席"。按照六大前的党章,总书记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5,(3)
<正>广东惠州驻有一支被称为"岭南雄师"的部队,这就是隶属广州军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集团军。绝无仅有的"第五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集团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熟悉军史的人都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几大野战军——西北、华北、中原、华东野战军都没有第五纵队,只有东北野战军有第五纵队。为何?  相似文献   

16.
王刚 《党史博采》2020,(4):60-65
"黄埔军校"这一称谓,一开始是指建立在广东广州东郊黄埔长洲岛上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而言。"黄埔军校"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共帮助下创办的。那么,因何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名后来几经更换,校址几经迁移,直到现在人们却还仍把更换了校名迁移了校址的"军校"统称为"黄埔军校"呢?这是因为虽然校名几经更换,校址几经迁移,但后来的"军校"却一直沿用"黄埔军校"的教育教学体制,故仍都被称之为"黄埔军校"。  相似文献   

17.
正1965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遭到林彪诬陷后,杨成武被任命为代总参谋长,后又成为中央军委"批罗会务组"成员和罗瑞卿专案组组长。此前的30多年里,罗一直是杨的上级领导,且两人关系很密切;罗被打倒后,杨和罗又被联系在一起。其间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本文将首次揭示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18.
正前不久播出的电视剧《聂荣臻》,在第16集中段出现聂荣臻身着元帅礼服的镜头时有一句这样的旁白:"1955年聂荣臻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剧中把原本是"国家"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误称为"军队"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这降低了我国元帅的地位,容易在社会上起到误导作用,应当予以匡正。1955年朱德等十人的军衔是法定的"国家"元帅国授予朱德等十人  相似文献   

19.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彭绍辉上将,是一名从雇农成长起来的我军高级指挥员,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在战争年代,彭绍辉失去了左臂,被人称为"独臂将军".1955年9月,在共和国首次授衔的1000多名将军中,共有9位独臂将军,而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只有彭绍辉和贺炳炎.  相似文献   

20.
1955年9月27日下午,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仪式在这里举行.在众多元帅、将军的行列里,有一位被授予正军级少将军衔的越南人洪水格外引人注目.早在1948年,洪水就被授予越南当时的最高军衔--少将,故而,他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外籍将军",还是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集中越将军军衔于一身的"两国将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