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翻译不仅仅是词汇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将原语言的文化内涵传递出来。由于文化差异在词汇表层上是最为突出的,本文就英汉词汇表层意义和联想意义的差异分析其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翻译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艺术,是技巧,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的桥梁。是把一种语言(即源语)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即译语)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得到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得到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而翻译——无论是口译(interpretation)和笔译(translation),都是对学生所掌握的词汇、语法、翻译技巧与理论,英汉表述差异等方面的一次大检阅。因此,对于大多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学习英语的最终落脚点都离不开一个“译”字,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教学当中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尤其重要的。一方面,翻译决不是两种语言简单的对调,而是一个复…  相似文献   

3.
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把有关原域/模型的某些特征或者知识结构转移到目标域/模型之上。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翻译过程就是跨域映射的过程。隐喻与翻译在对应性、解释性、创造性和文化性这些特点上相一致,所以翻译就可以用隐喻来解释。  相似文献   

4.
德国功能派提出翻译是一种行为和目的性行为等相关理论,试图把翻译从原文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他们将翻译视为一项须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的全新的目的性交际活动。本文通过分析对比一首古诗的几种译本,并论证功能翻译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5.
在政法成人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中,把古代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的语体文,是主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用来考察学生阅读古代文言文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掌握古代文言能力的重要方式。 翻译,就是根据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原则,把一种语言文字中的意义用另外一种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6.
翻译的过程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而不同的语言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同一个意思的表达所应用的词汇、结构也不尽相同。在翻译过程中,既要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又要贴合目的语的应用习惯,这就需要对两种语言在的文化背景有很深的了解,否则就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口译教学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译分为理解、翻译、表达三个阶段。它不应该是逐字翻译 ,而是尽可能把讲话人所表达的思想用另一种语言准确、完整、快速地表达出来。口译最重要的原则是翻译意思 ,而不是转换语言符号。口译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循序渐进 ,把理解、记忆、表达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增强接受、记忆和思考能力 ,改变讲话和翻译习惯 ,提高速度 ,掌握口译技巧。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 ,口译教学应自始至终围绕口译的难点进行。  相似文献   

8.
中西思维差异反映在语言上,而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一种是原语,另一种是译入语。因此,我们可以从中西思维差异这一角度来分析中西古典翻译理论的共性与个性。中西翻译活动的发展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现代西方翻译理论空前繁荣,给我们造成了我国无译论的印象。为了改变这一印象,本文在概述中西古代译论的情况基础上,以中西思维差异为切入点来分析中西古典译论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国际间的交流日趋频繁 ,科学技术文献大量涌现 ,各种语言文字的资料堆积如山 ,产生了所谓的“资料爆炸”。交流离不开翻译 ,但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决非单一的人工翻译能够全部负担起来的 ,这就对传统的机器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器翻译是由语言学、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边缘科学 ,它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按照自动化程度的不同 ,机器翻译可分为全自动的机器翻译、半自动的机助翻译两种。目前 ,世界各国机器翻译的研究与应用 ,主要是为翻译科技文献资料服务的。这一方面是因为科技语言的结构比较严谨 ,适合机器翻译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因为科技文献的翻译工作量大 ,更需要机器翻译。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语言交际活动。由于中西文化千差万别,因此,作为跨文化语言交际活动的一种形式,翻译离不开文化差异对其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角度,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是现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翻译家.他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翻译的标准为忠实、通顺和美,并在此基础上对译者提出了三项要求及责任,开辟了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崭新视角.林语堂以其学贯中西的底蕴, 熟谙中西文化的功底,从事了大量的翻译活动,为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翻译实践中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和评析了德国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翻译思想。伽达默尔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效果历史”三原则中。本文着重评述了他的关于理解活动具有历史性和相时性的观点,从而揭示了翻译不是简单的复制活动而总是带有译者自己的创造性痕迹。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在翻译实践活动中,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往往是翻译工作者经常遇到的困难。处理好这一问题是决定译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常,异化的方法可能要比归化的方法更适用一些。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归化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翻译分为笔译和口译。文章从定义,衡量标准,翻译方式,对译员要求及发展前景这五个方面简要探讨笔译与口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熟练掌握各种译词手段是翻译理解的基本功;句子翻译决定着翻译的最终结果,其根本在于理解的准确性;篇章翻译应从整体去把握,对篇章的理解是一个整体,只有抓住整体,才能更透彻地领会局部,才能更准确地选择用词。  相似文献   

16.
释义翻译是我国大学生学习外语的一种手段 ,但这种翻译活动只注意词语释义和语法分析。学生在学习翻译课程阶段解读原文仍然局限于句子的语法框架内 ,虽然在语法意义上读懂了 ,但在逻辑意义上并没真正读懂原文。翻译课程应引导学生逐步摆脱字对字翻译形成的思维习惯 ,求得在高一层次和更宽的范围内理解原文内涵。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英语习语的常用翻译法及其理论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直译、借用和意译三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英语习语的翻译法。每一种语言都具有自己的强烈的文化色彩、地域色彩、民族色彩和宗教色彩。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必须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深刻理解源语文化的内涵,明白两种文化的生存差异,了解两种文化的相容之处。合理、恰当、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法,把翻译工作做好。任何一部优秀译作,无不是多种翻译方法综合运用的完美产物。  相似文献   

18.
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英翻译为例,借用Gutt的关联理论翻译观,可见翻译的实质是一种进行两轮交际的跨语言活动,即"原作者——译者——译者读者",其中译者同时具有交际者和接受者这双重身份。翻译的核心准则是把握信息发送者意图凸显的"显明定识",寻求共同的认知交集。在分析的基础上,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可归纳四条翻译实践原则:译文归类化明示;直译加注异化性明示;删去繁赘简明化明示;增补评释点睛化明示。  相似文献   

19.
安德列.勒菲弗尔认为翻译活动受到诗学观、意识形态和赞助者的制控。“赞助者”是文学系统之外影响翻译活动的重要因素。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翻译馆,组织了大规模的译书活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基于勒菲弗尔提出的“赞助者”概念,分析曾国藩作为翻译赞助者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孔飞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2):134-134,140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充分体现出某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一种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习语的翻译历来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从不同类型的习语着手,本文首先诠释习语,接着作者结合实例论证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力图兼顾习语翻译中的"信"与"达",进而做到理想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