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美国式有限责任公司立法对我国中小企业商事立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大公司为立法基础的美国公司法下,相当于大陆法系有限责任公司的美国式封闭公司存在突出的制度缺陷:作为中小企业在享受有限责任保护的同时也承受了公开(股份有限)公司复杂关系的制度负担。应运而生的美国式有限责任公司,最特出的优势就是突破了封闭公司的制度藩篱,融合了合伙制度灵活的管理优势和单一税收优势,以宽松的条件完整享有有限责任,从而实现了一百年前德国有限公司法未能完全实现的价值目标。其先进的立法理念启示我们:只有更新有限责任适用理念,确立大小公司区分立法原则,在规范有限责任的基础上推进中小企业有限责任化,才能适应并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有限责任是指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是公司制企业法人共同的特征,也是对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独资公司股东责任范围进行规制的法律手段。它的确立,有助于鼓励投资,聚集资本,促进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降低交易成本,但也存在削弱债权人利益、忽视侵权受害者诉求等局限。为克服与弥补股东有限责任之缺陷,我国应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立法、判例和学说,采概括式和列举式并用之体系。  相似文献   

3.
对公司立法若干争议问题的思考石少侠一、关于公司的类型。对于我国的公司立法究竟应当确认哪些公司类型,存在两种观点。一是主张实行“一种责任制度───有限责任,两种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二是主张采用“两种责任制度───有限责任和无限责...  相似文献   

4.
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产生有利于减少风险、鼓励投资,它为公司制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股东有限责任制度也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它极易造成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而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因此,为了实现股东、公司及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平衡,目前许多国家在公司立法和实践中纷纷采取法人人格否认的理论来弥补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论公司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乃至整个法人制度的重要特点,而滥用有限责任逃避法律责任,从而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是对有限责任制度的严重侵害,各国立法和司法都不同程度地对其予以抵制,建立严格责任制度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本文探讨了严格责任与有限责任的关系,严格责任的历史发展和法律渊源、严格责任的适用要件、严格责任对中国公司法的影响等问题。本文认为在中国公司法律制度完善过程中,建立严格责任制度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鉴于有限责任合伙存在对债权人保护不周以及合伙人的财产能力不能达到债权人的"合理期待"这两个"软肋",同时也是出于保持其合伙本质属性的考虑,美国各州的有限责任合伙立法都规定了对合伙人承担有限责任的限制,该限制主要体现在各州的法律要求合伙人对下列情况产生的债务仍要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合同债务、合伙人自身不当行为导致的债务、合伙人直接监督和控制的人的不当行为导致的债务、合伙人参与的他人的不当行为导致的债务以及合伙人知道或注意到但未采取合理措施加以避免的他人的不当行为导致的债务等。这些对我国特殊普通合伙立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司法》第20条禁止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不得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这条规定并未明确规定公司对外侵权而股东应否对公司侵权之债承担连带责任.借鉴美国公司法有限责任制度的演变历史,我们应当从《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股东重大过错、大规模环境侵权、产品责任、工作场所致癌物污染、掺水股等方面进行立法完善,建立起有限责任为一般原则和无限责任为例外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8.
公司是依法成立的法人,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是公司得以产生的前提,现代公司制度也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而公司的独立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无疑是公司制度的核心。为了防止现实中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在坚持公司法人独立地位的前提下,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为法人人格独立的一个例外是顺应形势之举,但新公司法对这一制度的规定过于笼统,有必要通过立法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从仲裁员责任的一些模式谈起,分析了仲裁员责任豁免论、仲裁员责任论及仲裁员有限责任豁免论三种模式的理论依据,认为较好的模式是有限责任模式,且主要承担的是有限的民事责任。接着分析评价了我国仲裁员制度的相关规定。最后对我国的立法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 2006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以下简称新《合伙法》)在第二章普通合伙中的第六节规定了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确立了有限责任合伙制度。采用“特殊普通合伙企业”这个名称表示我国与美国类似,认为有限责任合伙只是普通合伙中的一种特殊形式,除非属于法律对其有特殊规定,否则适用普通合伙的规则。而英国立法则将有限责任合伙作为与普通合伙、公司并列的一种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反垄断立法规制对象的取向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富强 《现代法学》2000,22(6):55-58
我国反垄断立法规制对象是以规制行为为取向 ,还是以规制结构为取向 ,理论界多有争论。本文从美、日等国反垄断法规制对象的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得出 :选择行为主义规制垄断是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最佳、也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李潇洋 《法学论坛》2020,(3):104-111
凡是以股东表决权行使为标的的债权协议均为表决权拘束协议,其在实践应用中具有不同的形态与功能。对表决权拘束协议进行规制,不仅需要将其从不同合同类型中识别出来,更要厘清不同形态背后差异化的规制目的与法律对策。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共同构建了规制体系,三者各有侧重:合同法提供了概念与规则基础;公司法进行了组织价值与规则的填充;证券法通过其合并规则应对义务的规避,解决形式与实质的不一致问题。三者不可偏废:合同层面的纠纷解决不能脱离组织的特殊性而抽象地适用合同法规范;证券特别规制的妥当适用,也无法脱离其合同法与公司法的规范与概念基础。  相似文献   

13.
网络空间中的言论自由具有较传统言论自由更高的价值,因此在对其进行规制的时候也应更为谨慎。然而我国在规制网络言论自由的时候不仅存在立法层级不高的问题,而且采取了比规制传统言论自由更加严厉的做法。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在改变立法理念、完善立法技术的基础上,以法律的形式对网络言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4.
李艳春 《行政与法》2005,(3):120-122
经济宪法学立足于保障个人财产权和限制政府权力,从而为矫正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提供了新的、也是更为根本性的思路,这就是必须从宪法上明确对个人财产权和经济自由的保护,并严格限制政府的财政权和货币发行权,使政府的自由裁量权置于民主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15.
程刚 《行政与法》2005,(9):110-112
土地制度是一个社会的重要财产制度,我国为发挥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的调节作用,以提高国有土地的利用效率,因而创立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其目的就在于以土地使用权代替和发挥土地所有权的作用和功能。但是该项土地使用权制度最大的不足就是对土地使用权的期限设定了限制,从而损害了市场作用的发挥和损害了公民的财产安全,因此有必要取消土地使用权的期限限制,将国有土地所有权的概念政治化或虚拟化。  相似文献   

16.
胡田野 《时代法学》2013,11(4):59-65
由于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应激励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并建立政府担保的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同时创建对中小企业的减免税机制。应构建中小企业融资的社会中介法律制度,如中小企业的征信机构,借贷风险评估机构,参与担保机构,提供借贷双方信息的中介机构,中小企业成长的辅导机构等。在立法上,要修改和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并以完善民间借贷为核心,制定《中小金融业法》,允许适当的利率市场化,适度放宽中小企业之间借贷法律效力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要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司法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7.
略论我国比较广告法律规制之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对比较广告的规定存在法律地位不高、法条过于简单、合法与违法划分不科学、缺少引导性规范和法律适用不统一等缺陷。应借鉴国外经验,采取积极的法律规制措施,对比较广告予以明确的法律指引和规范,具体可从明确其合法地位和适用范围、比较标准和条件以及行为主体相应的法律责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对《行政诉讼法》实施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发现,《行政诉讼法》既存在制度空白,也存在制度缺陷;既存在法内问题,也存在法外问题。主张修改时应当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修改策略。修改《行政诉讼法》时应当重点注意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立法目的上应当以规范行政诉讼行为为原始目的,其他皆属于派生性目的 ;在破解执行难问题上应当引入问责机制,通过问责突破执行难。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Since the discovery of oil in commercial quantities in Oloibiri town in the present day Bayelsa State of Nigeria in 1956, the Nigerian government has encouraged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the oil industry. The government, being conscious of the concomitant effects of the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of oil on the environment, enacted laws to regulate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oil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Nigerian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legal regime in this respect. It is the view of the writer that some of the laws regulat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re archaic, especially the penalty sections with small fines which do not serve as a deterrent to the oil companies or encourage them to adopt high standards. It is also the view of the writer that the laws regulating the oil industry should be amended to confer standing on citizens groups. The writer suggests that a strict liability regime should be made to apply to the oil industry, and that related laws should be duly enforced by the government agencies charged with responsibility of overseeing the oil industry. Finally, it is the view of the writer that the oil-bearing communities of the Niger Delta should be systematically developed by the Nigeria government so that there can be peace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20.
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加大社会福利事业的总支出,逐渐提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再分配比率,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既要重视在初次分配领域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分配秩序和在再分配领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又要充分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十一五"期间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应当有一个"中等水平"的发展,增加社会福利的项目,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