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读《任弼时同志二三事》有所感悟:一个平淡无奇的“怕”字可谓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美好心灵的真实写照。 文章以朴实的语言从一位革命前辈行为中概括了这么三个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这“三怕”突出表现了任弼时同志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崇高品质;这“三怕”是对任弼时同志这位人民公仆最好的称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生前曾这样说过:“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要好一些。”作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连流血、牺牲、坐牢、受酷刑都不怕,而在成为革命胜利后执政党的人民“公仆”的今天,为完善自己,兴旺事业,竟还有如此之多的惧怕,实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14,(5):35-35
凡是和任弼时同志一道工作或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他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相似文献   

4.
当前,有这样一种思想倾向:一些同志或因怕重犯“一刀切”的形而上学的错误,或因种种私心杂念作怪,对党的政策采取主观随意性的态度,各取所需,任意曲解,少数人甚至借口情况特殊,拒不执行;还有些人,当政策“切”到他自己头上的时候,就打出反对“一刀切”的旗号,浑闹一气。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曾告诫我们:“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重温邓小平同志的谆谆告诫,是何等重要和必要。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应当有所怕,始终自觉坚持把自己置于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只有这样,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少犯乃至不犯错误,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倘若头脑里根本没有党的观念,没有人民群众,“老子天下第一”,不受任何约束,不仅难免要犯错误、栽跟头,更要紧的是极易失去人民群众的信赖…  相似文献   

6.
近读一篇纪念任弼时的文章,感慨颇多。文章说,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几十年如一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凡曾同他一起工作或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他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普遍感到压力大、工作苦,但最让他们头疼困惑的是“六怕”: 一怕“哭的”,主要是指五保户;二怕“喊的”,主要是指老干部;三怕“跑的”,主要是指上访户;四怕“吓的”,主要是指计生办;五怕“路桥、泵站”;六怕“突击性筹收”。 上述问题的存在与当前农村实际情况是分不开的,也是必然的。这就要求村组干部必须正确面  相似文献   

8.
搞好旗县(市、区)的“三讲”集中教育非常重要。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第三次“三讲’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无论从党的建设还是从政权建设,无论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还是从保证整个‘三讲’集中教育的质量和目标的实现来看,搞好县(市)的‘三讲’集中教育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而搞好旗县(市、区)的“三讲’集中教育,重在“认真”二字。讲认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而共产党人又最讲认真。回顾我们党奋斗的光辉历程,就是一个坚持和充分体现认真作风的过程。“三讲”教育…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召开的九届人大,江泽民同志重新当选为国家主席,朱镕基同志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他们二人在不同的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表示:“时代的召唤,人民的重托,使我深感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崇高而重大。我将忠实地遵守宪法,恪尽职守,竭诚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朱镕基同志表示:“这次九后人大一次会议对我委以重任,我感到任务艰巨,怕辜负人民对我的期望。但是,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虽然不是正式的就职仪式上发表的誓词,但实际上就是向全国亿万人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2003,(10)
毛泽东的“三不谈”毛泽东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坚强毅力。到了青年时代,给他自己规定了“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男女恋爱方面的问题。被同学誉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董必武的“三不许”1949年11月,董老因公去南京,几位随员想把一辆“别克牌”黑色小车要来带回北京。董老得知后,提出“三不许”:“不许向地方要东西,更不许以我的名义在任何部门搞活动,不许接受礼物。”从此,这个“约法三章”便成了董老和在董老身边工作人员的抗腐防变的座右铭。任弼时的“三怕”任弼时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  相似文献   

11.
呼唤批评     
一个时期以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批评被疏远了,批评的声音弱化了。有的人不愿批评,有的人不敢批评,有的人拒绝批评。批评尚且不易,自我批评就更难了。批评之难,原因何在?一是认识偏差。有的同志片面地认为,批评是运动、斗争的手段,现在不灵了;有的消极接受“文革”教训,既担心接受批评挨整,又担心开展批评被说成整人。二是“怕”字当头。批评上级,怕惹出麻烦,丢了位子;批评同级,怕影响关系,伤了感情;批评下级,怕失去人缘,丢了选票;批评别人,怕连带自己,引火烧身。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三是庸俗世故。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是非面前不开口,矛盾面前绕道走。四是口是心非。嘴上欢迎批评,但一动真的,马上改变面孔,心怀不悦,要么强词辩解,反唇相讥;要么心存芥蒂,耿耿于怀。  相似文献   

12.
1948年6月5日,中原军区刘伯承司令员在河南省南阳县彰新寨(今归社旗县)召开的中原军区高干会议上,从全国的战略形势出发,结合中原军区的任务,透彻分析了国共两军情况,指出:“敌人对我有三怕:一怕进关,二怕过江,三怕人川。中原地区就有敌人两怕。在顾祝同、白崇禧、张治中各集团联合防线上,汉水区是最大的弱点。此地既可渡江,亦可人川,且是敌之结合部,无法弥补。”根据这一分析,中原军区定下了进行襄樊战役,开辟汉南的决心。提出:“把汉水变成内河,是豫陕鄂及桐柏的任务,这是面对面的斗争,包括着很大的政治内容,望两区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认真”。早在1957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对一般人来说,讲“认真”是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讲“认真”反映的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责任意识和思想境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讲‘认真’不仅是态度问题。  相似文献   

14.
乐岗华 《求贤》2006,(3):18-18
第一,“高人点将”。一些领导同志,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一旦发现某职位出现空缺,首先会从自己知道的人中去过一遍,再从自己熟悉的人中去物色。确定对象以后.甚至点到具体的人,职能部门在知道领导同志的意图后,要么畏首畏尾,要么“正正规规走过场”.要么明知一般也只能暗喻,既不敢去了解更深层次的真实情况,更不敢认认真真去发现有用的线索,怕“惹一身的骚”。  相似文献   

15.
王涛 《党课》2012,(12):76-77
上帝在塑造每个人性格的时候,恐怕就掺进了“怕”的因素,刚毅性格的人“怕”的成分就少一些,软弱性格的人“怕”的成分就多一些。大干世界,芸芸众生,倘若人人都“天不怕地不怕”或“生死都不怕”,人际关系将无法处理,整个社会就会乱套。而在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怕”,这种“怕”是一一门学问,是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6.
“清贫”的蛀虫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生前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他这种崇高的思想品格,为许多老同志们所称颂。党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时,行政部门建议给书记处的同志每人做一套新衣服,穿着参加阅兵式。请示任弼时,他不同意,说:“我们...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然而,却有一些领导干部恰恰不愿意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他们一是“怕”,二是“躲”。“怕”就是怕惹麻烦,怕得罪人,怕引火烧身;怕与群众见面,怕群众不理解;怕自己水平有限,解决不了问题白费劲。“躲”就是回避问题,遇到问题绕道走;群众找上门来便避而不见,即使躲不过去,也只是敷衍应付,打打官腔。还有的借口“工作太忙”,成天泡在上面,热衷于开会、剪彩等上层活动。凡此种种,归根结底就是没有把群众意见放在心上,没有端正对群众意见的根本态度。群众意见何以多?…  相似文献   

18.
装孙子质疑     
毛新华毫无保留地把他的“装孙子四法”,公布在发行量大的《杂文报》上,怕读者们怀疑是水货,还诅咒道:“骗你就是孙子!”可见新华是个诚实而又可爱的同志了。  相似文献   

19.
任弼时的“三怕”精神高绪林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生前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他这种崇高的思想品格,为许多老同志们所称颂。党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时,行政部门建议给书记处的同志每人做一套新衣服,穿着参加阅兵式。请示任弼时,他不同意...  相似文献   

20.
“鬼”是面目狰狞的邪恶之魂。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话语体系中,“鬼”具有政治上的特殊含义,主要指帝国主义反动派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毛泽东曾说:“世界上有人怕鬼,也有人不怕鬼。鬼是怕它好呢,还是不怕它好?……经验证明,鬼是怕不得的。越怕鬼就越有鬼,不怕鬼就没有鬼了。”“不怕鬼”,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斗争意志、斗争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