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经济犯罪分子的同一经济犯罪行为可能会同时产生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由此引起了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重合。由于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两者多方面的差别性和地位上的独立性,决定了应正确确立两者重合的适用规则,以确保实现有效地惩罚和打击经济犯罪以及实现对受害人所受损害的民事权利的恢复或者救济。  相似文献   

2.
论诉讼责任     
我国传统法学理论否认诉讼责任是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所以很少有学者对它进行研究。这首先与我国素有的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有关,其次我国三大诉讼法对诉讼责任的“技术性”规定、使人们易把诉讼责任认为是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等多种法律责任的混合。其实,不论在立法上,还是在法理上,诉讼责任都是与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等相并列的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3.
我国互联网立法中设定和规定的包括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等法律责任都存在合宪与合法性问题,问题最突出的是规章.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督和审查.  相似文献   

4.
公司财产独立是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前提,在我国,公司财产独立法律责任偏重于运用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手段,对民事责任手段不够重视。法律应建立权益博弈机制,确立民事责任优先原则,完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充分调动债权人积极性,高效地解决该项“公司难题”。  相似文献   

5.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为了实现其立法目的,不仅规定了防止环境污染及环境与自然资源破坏的法律禁止事项,还规定了对违反法律规定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环境资源法律责任包括环境行政责任、环境刑事责任和环境民事责任。而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发展过程当中,关于环境民事责任的规定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妥善处理环境民事责任中的问题,对实现环境立法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明确武警部队人员参加抢险救灾的法律责任,可以为武警部队人员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提供法律保障。根据其违法行为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武警部队人员参加抢险救灾的法律责任划分为军事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各类法律责任有着不同的概念、种类、追责原则及免责事由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证券法》中涉及到法律责任的规定大多为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涉及民事责任的很少 ,对股价操纵行为的民事责任并未规定相应的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具有填补受害人损失的功能。对股价操纵行为的类型及立法管制、股价操纵行为作为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民事责任的诉讼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 ,可以为法律的正确适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责任制度经历了从单一民事责任向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综合一体的发展过程 ,但三种责任形式如何综合运用 ,各国立法形式不同。本文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并用的责任形式予以剖析 ,提出针对不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单独适用的责任制度形式  相似文献   

9.
建立完善的欠薪法律责任制度是打击欠薪行为、保障劳动报酬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劳动法》关于欠薪法律责任的规定存在漏洞,需要完善。文章认为,我国欠薪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应当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取消欠薪补偿金的规定,同时将欠薪赔偿金明确界定为支付较高的迟延利息的民事责任;应当对欠薪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实行两罚制,同时对欠薪民事责任和欠薪行政责任进行二分;最后还应当建立与完善欠薪刑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0.
环境法律责任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法律责任是环境法律适用的重要内容,它与其他法律责任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在责任要件中不仅违法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在特定情况下无过错但造成环境危害的可能性也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而且环境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还有行政化的趋向。在举证责任方面强调举证责任倒置,要求加害嫌疑人举证自己无过错,而不必由受害人举证。  相似文献   

11.
从对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理念的梳理来看,二者对行政刑法责任具有相当影响,但行政刑法责任是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之有机统一的观点具有表面性和形式化。行政刑法产生于市民刑法的背景使得行政刑法的责任必须在市民刑法的语境下进行解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厘清行政刑法责任之限制权力和人权保障、刑罚均衡和人道之基本立场。在市民刑法成为我国刑法应有转向的背景下,行政刑法应构成刑法的主体,刑法的转向实际上在相当程度上就是转向行政刑法的过程。我国经济犯罪形式的行政刑法之完善亦应在市民刑法理念下进行。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刑法中,行政命令作为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存在是不争的事实.该部分犯罪的认定不仅要结合刑法的规定,还要参见行政法的相关规定或者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行政命令出罪功能的考察不仅要从形式上进行,还要从实质上考量.基于此,拒绝执行行政命令不能免除行政相对人的刑事责任;公务人员明知上级命令明显违法而执行的,也不能免除刑事责任;违...  相似文献   

13.
引起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的情形有 :时效完成、刑法规范更替 (部分 )、犯罪人死亡、赦免、刑事责任承担完毕、缓刑考验期满、复权、前科消灭、诉权消灭。与民事、经济等法律关系的消灭不同 ,犯罪人死亡必然导致刑事法律关系消灭 ;犯罪的消灭对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刑事法律关系消灭的法律前提是有关刑事责任消灭的刑法规范规定 ;刑事法律关系消灭的事实前提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依照刑法规范规定能够引起刑事责任消灭的非罪行为或非罪事件  相似文献   

14.
经济犯罪行政责任归责原则是认定和追究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基本准则和根据,在经济犯罪行政责任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经济犯罪行政责任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之间既存在密切联系,也存在不同。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不同类型以及引起不同经济犯罪行政责任原因的非单一性,决定了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归责原则不是单一的或者唯一的,而是由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犯罪责任原则共同构成了其多元化归责原则体系,但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不应成为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5.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认定并不是单一的。如果"办卡人"自己办卡恶意透支,则"办卡人"为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办卡人"办理信用卡后,与他人出于恶意透支目的造成危害后果,则"办卡人"与使用人为本罪的共犯,共同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办卡人"办理信用卡后,并非出于恶意透支合谋的目的,借给他人使用造成危害后果,则"办卡人"承担民事责任,使用人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6.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产生,源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以客观存在的民事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为前提。在我国现实存在的司法解释之中,民事责任出现了向刑事责任的转化倾向,值得关注。刑事案件中民事赔偿责任的积极履行状态,可以有限度影响到刑事案件的量刑,这是可以接纳的刑事责任微调。但是,无能力赔偿而导致的由民事侵权向刑事犯罪的转化,即由非罪向罪的转化,是一种必须加以遏制的逆向转化。  相似文献   

17.
法律关系为各种法律责任的独立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因犯罪引发的法律关系的多样性不仅包括刑事责任,还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前者以制裁为目的,后者以恢复、管理等为目的。据此,探讨渎职犯罪的被害人存在的可能性和特殊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