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技术是生产力的核心,保守技术秘密是生产者维护自己在同行业竞争力的制胜法宝。技术成为某些不法之徒的觊觎之物,现实中窃取他人技术秘密的行为屡见不鲜。但法律规定和相应的研究却是一个空白,本文就技术秘密侵权的构成、种类和所应承担的责任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商业秘密在我国经济领域并非罕见 ,起诉到法院的商业秘密侵权纠纷为数也不少。但因我国关于商业秘密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明显滞后 ,这既给商业秘密法律关系的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合法性、违法性判断产生困难 ,同时也给法官审理这类案件带来难度。  相似文献   

3.
搞清技术秘密的表现形式,掌握技术信息非公知性的判定方法,做好被诉侵权人技术信息与权利人技术秘密相似性的查证,科学地确定侵权的赔偿数额,是技术秘密司法保护中的难点和重要内容。本文试图结合近年来我省知识产权的审判实践对以上问题进行赘述。  相似文献   

4.
依据最高两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科学认定“非法经营数额”、“销售金额”和“违法所得数额”是审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准确定罪量刑的关键。同时,还应当注意区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之间及侵犯知识产权具体犯罪之间的牵连、竞合关系。从完善立法的角度考虑,严格限定侵犯商业秘密有关犯罪的犯罪对象、规范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管辖权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审理交通肇事案件 ,应当在犯罪主体、主观方面、是否自首、逃逸致人死亡、肇事后故意杀人等方面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罪重与罪轻。  相似文献   

6.
一、新闻出版侵权的特点及认定新闻侵权案件有如下特点:1.侵权主体的特殊。作为新闻出版侵权人的主体是新闻出版单位或作者。其中作者的身份虽然呈现多样性,可以是工人、农民、学生等,但作为新闻出版侵权人主体,都具有且必须表现为作者这一共性。2.侵权客体的特殊。新闻出版侵权案中受侵害的是公民、法人的人格权和身份权,包括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姓名权等。而公民的生命、健康等权利则不可能成为此类侵权案中的客体。  相似文献   

7.
运用刑事手段来保护商业秘密是各国普遍的做法。法律保护的手段应当与保护对象的特性相适应,具体到侵犯商业秘密的刑事侦查工作中,应当根据商业秘密本身的特点、侵犯的行为方式以及所要达到的保护目的来制定相应的程序规范。首先,应当明确由商业秘密权利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行使此类案件的管辖权。其次,为更好地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完善此类案件的侦查强制性措施。最后,对于诱惑侦查措施的使用,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予以适当限制。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项重要的行政权力,行政许可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而在行政许可的法治化进程中,司法规制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行政许可诉讼争议类型、审查内容及审查程度、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等,属于行政许可案件审理中的重要问题,有必要讨论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自《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劳动法》施行以来,劳动争议案件作为一类新型案件,正逐年上升。据统计,河南省法院1994年共受理一审劳动争议案件79件,1995年受理146件,1996年上半年已受83年,因此,人民法院如何解决好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已成为审判实践的迫切需要。笔者通过调查座谈,对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实践中的几个问题,作一探析。 一、劳动仲裁是否为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 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一般应  相似文献   

10.
商业秘密法对技术秘密的保护,有可能使危害公共安全的技术信息规避法律而获得事实上的保护。现行法律通过商业秘密的强制公开措施回应公共安全保护的需求,但这一措施对技术秘密而言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因而有必要将技术秘密的直接公开模式转化为保密技术数据但同时公开其实施效果的模式,而技术秘密的公共安全审查机制的建立就是实现该模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专门增设了侵犯商业秘密罪,将商业秘密纳入到刑事法保护范畴。该罪在适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争议,也不符合TRIPS协议中有关规则。本文立足于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对商业秘密的概念、犯罪客体以及司法认定等相关问题予以探讨,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肖日明侵犯商业秘密一案,存在诸多争议,媒体以及法学界对该案予以较多关注。侵犯商业秘密罪应属结果犯而非即成犯,同时本案并未超过追诉时效,因而应追究肖日明及其所在单位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3.
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应理解为直接经济损失。认定损失数额可视具体案情采用以下方法:计算被侵权人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以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行为所获得的利润为依据认定经济损失;根据商业秘密许可使用费认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数额;侵权行为导致商业秘密已为公众所知悉的,应当根据该项商业秘密的商业价值确定损失数额;侵权人采取不正当手段取得商业秘密后尚未获取利益即案发,应根据具体案情使用不同的方法衡量其侵权行为情节轻重。  相似文献   

14.
试谈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法的根据 ,阐述了应遵循的立法指导思想和原则 ,提出了完善该罪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将侵犯商业秘密罪规定为结果犯,给司法实践带来许多困惑.实践中司法机关被拖入重大损失的认定上,导致对权利人保护不力,使一些本应由刑法调整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未得到应有的处理,应改变将侵犯商业秘密罪规定为结果犯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商业秘密在刑法中与在民商法、经济法中有不同的定位,基于刑法谦抑性,应对刑法中的商业秘密进行严格解释。刑法与民法是站在不同的立场,出于不同的目的看待损失的,在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认定的依据应以侵权获利额为原则,特殊情况下可参考许可使用费。单位犯罪是侵犯商业秘密罪中常见的犯罪形态,在本罪的行为模式中,个人的侵权行为与单位的行为具有对向性,单位之外的个人也有构成单位犯罪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刑法修正案(七)>第7条增设的犯罪,其罪名应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从犯罪构成上看,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对象是有关单位管理中的公民个人信息;其客观行为是侵犯,具体行为方式表现为出售、非法提供、窃取或者其他方式.在具体认定时,应注意正确处理本罪与其他犯罪的竞合关系.此外,本罪在立法技术、罚金刑设置等方面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8.
对于商业秘密侵权的救济,存在着许多法律救济方法,其中民事法律救济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或地区都制定了适应本国或地区发展的法律救济制度,考虑到我国商业秘密保护具有特殊的法律属性,应该进行比较和鉴别,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包括诉讼前后的、完整的民事法律救济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9.
秘密侦查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项特殊的侦查手段,秘密侦查在打击犯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对秘密侦查的认识上,理论界有不少混乱之处,这就需要为秘密侦查的认定重新划定标准,从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角度,赋予秘密侦查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