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振厚  华泽 《人大建设》2001,(11):23-23
在民事(经济)诉讼过程中,法院依法向诉讼参加人送达的各类诉讼文书,均要求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但时于诉讼参加人向法院提交的各种诉讼材料,如证据、起诉状、鉴定书、委托书等,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意见第七十一条规定“时当事人提交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民主与法制》2013,(16):68-68
林斌宇读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五条的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小元持有林某生前的文书。但以销毁为由拒不提供,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中明确规定了证据的种类包括以下七种.1、书证;2、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的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在民事纠纷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书证、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以及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4.
97刑法典第307条对妨害作证罪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规定,改善了刑罚的适用范围,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刑法的功能,并且能遏制当事人的恶性举证,强化民事、行政案件的诉讼秩序。但该条文没有规定当事人自己的伪造、毁灭证据行为构成犯罪,没有规定证人自己作伪证的行为是犯罪,且罪状规定粗糙,与其他法律规定不协调,操作性差,量刑也不尽合理,应该作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5.
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赋予人民检察院的民事证据调查权,规定其可以为检察监督之目的对民事案件进行证据调查.此种证据调查权既不同于当事人的证据收集权,也不同于法院的证据调查权,同时与检察机关的刑事证据调查权有重大区别.把握检察机关民事证据调查权的特点是正确运用此种证据调查权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法律问答     
编辑同志:《刑事诉讼法》第96条第2款规定,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请问: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的时间如何确定,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时是否可以做笔录、录音、录像、照相?江西古小江古小江同志:根据公安部印发的《关于律师在侦查阶段参与刑事诉讼活动的规定》策4条、第11条、第14条的规定,受委托的律师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依法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会见的日期、地点,由公安机关…  相似文献   

7.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如何举证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哪些证据是不能采纳的非法证据?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申请法院帮助收集证据?于4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此作出了具体规定.从4月1日起,打民事官司的当事人将要按照新"规矩"进行举证.  相似文献   

8.
所谓民事一审固定证据制度是指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必须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交自己所掌握的证据,逾期不能或没有提供就应承担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当事人以在一审时未提交的新证据为由提起上诉的,二审法院对新证据不予审查。也就是说,一审庭审终结后,当事人便不能再提交新的证据,由当事人提交的证据份数便由此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9.
略论我国的民事证据失权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萨齐荣桂  李革新 《前沿》2004,(4):124-126
证据失权制度是从 2 0 0 2年 4月 1日起 ,在我国民事诉讼领域新建立的一项制度。证据失权是指对于当事人逾期提出的证据 ,法院原则上不予采信 ,即产生失权的后果。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证据失权制度的涵义及其必要性的论述 ;第二部分回顾了证据失权制度的历史渊源 ;第三部分对我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协同主义观念下的民事证据收集制度是一种当事人收集证据为主并强调法院与对方当事人辅助与协作义务的证据收集制度。相比传统当事人主义或职权主义证据收集,它具有保障当事人充分履行证明责任、维护实体权益,保障弱势当事人的收集证据权利的落实,提高弱势当事人对判决结果的可接受性,缓解现代型诉讼中的证据偏在问题,保障诉讼证明活动中正义原则的落实,抵消证据党派性的负面影响,克服传统对抗制的不足,实现证据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并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等诸多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已经2006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5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六年十二月十九日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应当依照本办法交纳诉讼费用。本办法规定可以不交纳或者免予交纳诉讼费用的除外。第三条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向当事人收取费用。第四条国家对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当事人…  相似文献   

12.
法律问答     
私买文物的行为如何定性编辑同志:   李某从张某、王某、袁某三人手中,分别以 100元、 50元、 60元买到文物数件。张、王、袁三人的文物是开荒时挖到的。经省文物鉴定组鉴定为:一件三级文物,其它为一般文物。李某在审讯中说他不懂文物,认为是古董,买回去收藏并不是为了牟利。请问: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倒卖文物罪 ? 江西 肖跃文 肖跃文同志:   根据《文物保护法》第 4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将发掘出的文物私自出卖给他人,是违法的行为,应当根据该法第 30条第 2项的规…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81号《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已经2006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5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六年十二月十九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应当依照本办法交纳诉讼费用。本办法规定可以不交纳或者免予交纳诉讼费用的除外。第三条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向当事人收取费用。第四条国家对交纳诉讼费用确…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81号《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已经2006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5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六年十二月十九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应当依照本办法交纳诉讼费用。本办法规定可以不交纳或者免予交纳诉讼费用的除外。第三条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向当事人收取费用。第四条国家对交纳诉讼费用确…  相似文献   

15.
论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宗开 《前沿》2002,(1):60-63
证人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证人指一切向司法机关提供言词证据的人 ,包括知道案情的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鉴定人、勘查检验人员以及案件当事人等。狭义的证人仅指知道案情的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英美法系国家采用广义的证人的概念 ,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狭义概念。我们国家属于大陆法系 ,也采用狭义概念 ,仅指亲身经历案情 ,知道案件事实的有关人员 ,不包括鉴定人员 ,以及案件当事人。民事诉讼法第 70条规定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 ,都有义务出庭作证。”证人因各种原因了解、掌握案情 ,他们的陈述可以帮助法官了解案件的来…  相似文献   

16.
浅析民事二审程序的审查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51条明确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这一规定明确了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权限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第35条又规定:“第二审案件的审理应当围绕当事人上诉请求的范围进行,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查。”再次明确二审法院的审查范围以“当事人上诉请求”为限,充分体现了民事诉讼“不告不理”和当事人处分的原则。据此,二审程序审查一审裁判的范围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似乎已明确肯定。但笔者以为,下述问题仍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去年购买了一套房屋,过户时才发现该房屋已被法院查封。请问。我与对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读者:陈昌林 陈昌林同志:《物权法》第15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  相似文献   

18.
律师信箱     
我能起诉名星小吃城吗?编辑同志:去年9月,我给名星小吃城送了十几次干菜,总价值计1200多元。当月17日,我到该小吃城结帐时,对方支付货款200多元,剩余1000元让其员工刘某打一欠条,未加盖公章。之后,我多次催要,该小吃城以没有刘某这个人、所打欠条没有其单位公章为由,拒不还款。我又找刘某,但刘某下落不明。请问,我能到法院起诉该小吃城吗?读者张森张森读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你如果起诉该小吃城,就应提供该小吃城拖欠货款的证据,而欠条是刘某个人所  相似文献   

19.
民事诉讼的证据制度,作为当事人双方和法院追求正义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而当事人的陈述,在新民事诉讼法修改后位列证据制度的第一位,证明其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本文从当事人陈述这项证据位置的变化入手,通过比较大陆法系、英美法系、苏俄民事诉讼的立法,证实了当事人陈述是具有查明案件真相、防止诉讼拖延、追求"法律真实"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少数律师在办案过程中,或蒙骗当事人,包打官司;或私自索取当事人费用,在办案过程中提供虚假证据,出具虚假法律意见书等。这些侵犯当事人利益的现象,使律师业的整体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人们对律师的信任度开始下降,中国律师行业面临信用缺失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