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方的控赃策略需要随犯罪行为人的销赃行为变化而变化。当前盗抢手机犯罪的销赃具有多样化的赃物流转途径、移动支付渐成主流的资金交付手段、部分收赃者逐步占据团伙主导地位、形成稳定的黑灰产业链等新的销赃特征。要成功控赃,首先应当认识到唯一识别码是控赃的关键,然后建立全国性被盗抢(丢失)手机信息系统,解决当前全国被盗抢手机信息不共享,被盗抢手机与查获手机信息无交换的弊端;通过立法,在二手手机的交易、流通、使用环节创建多种机制,构建被盗抢手机全链条控赃体系,实现对二手手机的多方位、全链条管控。  相似文献   

2.
赃物持有者多与案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控制和发现赃物,顺迹追踪案犯就成为侦查的一条思路。赃物出售中暴露最充分,重点在控制销赃环节。但赃物转移、修理、改装和使用过程中也有所暴露,这为查控赃物提供了可能。犯罪嫌疑人的销赃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甲地作案,乙地销赃;改变特征,折价转手;化整为零,廉价出手;物色买主,暗中成交;伪造身份,冒名顶替;转为赌资,抵押脱手;以物易物,转手销赃;以及待机作案,预售销赃等。侦查中可灵活运用个体差异思维法、见微知著思维法、断其后路思维法、制造紧张思维法和先激后诱思维法等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3.
论刑事案件中的假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案件中的假象具有如下基本特性:预谋性、必然性、多样性,识别假象的方法主要有:1 从反常现象中发现疑点;2 利用现场环境和遗留痕迹分析识别;3 从作案活动是否符合作案一般规律进行识别;4 依据事实自述与现场态势比较识别;5 运用科技手段检验识别。  相似文献   

4.
犯罪学中的刑事案件是指除了危害国事犯罪的案件以外,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应当以刑事犯罪案件处理的,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客观事实。犯罪学中的刑事案件主要有要素特征、时间特征、法律特征以及排斥特征等四大特征。  相似文献   

5.
我国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须有见证人参与。见证人规定在提高证据的法律效力,规范现场劫查人员行为.体现侦查活动的公开性方面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见证人规定存在诸多问题.如见证人选取难度大,见证人素质值得考虑,涉案保密问题未得到解决,成本高昂。改革见证人规定,应由法律限定见证人的构成主体,即限定法院一般工作人员或审判员成为见证人构成主体,对现场勘验的人和事进行监督,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见证制度,最后形成完备的见证体系。  相似文献   

6.
调查访问在刑事侦查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着重指出在新的务件下,随着人民群众观念的改变,侦查部门在调查访问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信息可以从主客观两个层面进行理解,客观上的称为原始信息,主观上的称为认识信息。对于侦查主体而言,犯罪过程是原始信息的产生过程,侦查是认识信息的产生过程。同时犯罪和侦查又都可以各自看做一个系统。侦查的过程就是对原始信息进行认识,认识的结果——认识信息与原始信息达到同一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所以,以信息为桥梁,可以将犯罪看做犯罪信息系统,侦查看做侦查信息系统,它们共同构成刑事案件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8.
研究刑事案件与治安案件之间的关系,既为“沙堆效应”理论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论证支持,又深化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也揭示了治安案件在社会整体治安控制领域中的基础地位。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应充分重视治安案件的办理工作,重视对轻微违法问题的打击处理,摆正治安管理工作在整个公安工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犯罪行为致被害人精神损害的 ,受害人不能提起赔偿诉讼请求 ,在《刑法》36条、《刑事诉讼法》77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2 0 0 2 ]17号《批复》中均做出了规定。本文通过对上述刑事法律、解释、批复的比较 ,认为上述刑事立法、解释、批复违反《宪法》规定 ,不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应当予以修正 ,并建立适当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机制 ,保护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网络的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空间造就了网络犯罪不同于传统犯罪的特点,以致于面对网络犯罪,传统的管辖原则显得束手无策。为解决这一难题,各国立法和司法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方案,但由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皆未能解决其中的实质性问题。因此,有必要讨论在传统管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各国的先进经验,制定一部有关网络犯罪案件管辖的国际公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案件事实构造研究中,往往将原始事实与生活事实,法律事实与裁判事实混为一谈。为求清晰展示案件事实的内部结构及发展演变过程,将案件事实视为从历史维度的原始事实、一般经验世界的生活事实、进入法律视界的法律事实到最终定案根据的裁判事实更具说服力。另外,在构造案件事实的过程中,事实模型总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它起着连接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的重要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调查讯问是消防刑事案件的主要工作内容,通过讯问可以查明火灾原因及认定火灾责任。如何开展好讯问工作的关键在于采用行之有效的讯问策略,本文从分析犯罪嫌疑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行为表征人手,研究探讨了针对犯罪嫌疑人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讯问策略以及讯问中出示证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刑事案件证据系统构建与侦查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刑事案件证据系统是贯穿侦查行为始终的核心工作,该系统具有系统性、有序性、确定性、选择性、科学性和排他性等特征,与侦查工作对立统一,相互指导、制约,却又相互独立存在。侦查人员可围绕案件的现场、核心证据、性质和时、空、事等方式构建刑事案件证据系统。同时构建刑事案件证据系统对侦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刑事案件认识的转化 ,是侦查主体实现侦查目的的有效途径。从逻辑角度讲 ,该途径是通过两条思维通道 ,即通过对刑事案件的感性具体上升到对刑事案件的抽象规定 ;再由对刑事案件的抽象规定上升到对刑事案件的思维具体。  相似文献   

15.
论轻微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价值导向的不同,刑事诉讼程序中设立了不同的审判程序。普通程序以公正为导向,简易程序兼顾效率与公正,已经纳入立法的速裁程序以效率为导向。适用速裁程序的案件可以概括表述为轻微刑事案件。理解并准确认定案件是否轻微,是适用速裁程序的关键所在。对轻微刑事案件的快速处理不应当仅仅体现在审判阶段,应当贯穿于刑事诉讼的整个程序,个案中如何体现并落实立法的效率导向,需要依据相关立法灵活适用相应程序。  相似文献   

16.
刑事案件的立案管辖,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将立案的刑事案件分为需要侦查和不需要侦查两大类,并由此而确定由有侦查权的机关(公安、检察、国家安全三机关)和无侦查权的机关(法院)分別受理。尽管这一规定曾对我国刑事案件的查处起过重大作用,但随着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客观形势的变化,这种四分法的刑事案件立案体制,越来越显露出它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以往,刑事案件的分类,按其性质的不同一般分为政治、经济、奸情流氓、私仇报复四大类。从刑事侦查角度对当前刑事案件所表现出来的类型可分为:政治性质、经济性质、奸情性质、流氓性质等十大类。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45条规定,对被害人诉讼权利作了重要修改补充,进一步强化了被害人的诉讼当事人地位,明确规定了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起诉权,由于这类案件既不同于公诉案件,又有别于自诉案件,作为一种新类型案件,从理化上加以探讨,无疑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赋予公诉案件被害人起诉权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庭前审查程序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我国在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对该程序进行了修改,但依然存在着诸如移送的"主要证据"界定不清,不能排除法官预断,审前准备不充分,难以避免庭审走过场等问题,问题的原因在于庭前审查程序修改时对其价值理论准备不充分,应该将该程序的价值定位为:公正前提下的效率;程序优先于实体;控辩平衡与保障人权.由此得出庭前审查程序应该具备排除法官预断、案件过滤与案件分流、司法审查与庭前准备等功能.最后,建议设置相关辅助制度,如预审制度、证据开示制度和有关增强辩方防御能力的制度来完善我国庭前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