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洪海  官秀成 《前沿》2014,(9):28-31
坚定民族地区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升理论自信的水平,民族地区高校需要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的社会使命感和职责担当,再认识民族地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价值。落实好“大众化”工作,民族地区高校需要主动出击,积极作为,从自己所在的区情出发,牢牢把握住“大众化”的时代主题,直面问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积极探索大众化的时代新路径。不断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宣传教育、立德树人和引领思潮中的大众认知、大众掌握和大众运用。  相似文献   

2.
唐强奎 《前沿》2011,(3):26-29
从人本化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紧紧扣住大众化的主体——大众,从而揭示出其人本化意蕴:为了大众、依靠大众、服务大众和提高大众。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本化意蕴,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真正实现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品质与新社会阶层的"大众"属性具有内在契合性。新社会阶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早践行者与最大受益者之一,和当代马克思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有独特的理解与认知。在新社会阶层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新社会阶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提高理论的自洽性与吸引力为前提,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抓手,搭建基本的组织平台,合理回应新社会阶层的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4.
张梦珂 《传承》2014,(4):96-97
在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面临机遇也迎来挑战。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需要构建科学的传播管理机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培育综合型理论传播人才,同时大众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要善用议程设置理论和"培养"理论,才能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实效。  相似文献   

5.
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丰富深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项极其重大的任务,而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是这项任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蕴涵着"化大众"与"大众化"的辩证统一。他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要从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中获取教益,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相似文献   

6.
左亚文 《人民论坛》2012,(23):14-1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就是在提出和解答中国问题的基础上,推进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活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是自身被大众所"化",然后才能"化"大众,而大众化的最有效路径就是紧密联系中国问题,采取问题研讨式的方法进行理论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7.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霞 《前沿》2010,(11):22-24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要求,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其独特的语言艺术,以大众语言增强科学理论的吸引力、亲和力和穿透力。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真正成为代表大众的根本利益、融人大众的思想情感、激发大众的创造力量的伟大理论,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成为改造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特质集中表现为:学理化与通俗化的统一、灌输性与感染性的统一、意识形态性与现实利益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是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检验这种满足程度的最好尺度,就是这种理论的大众化程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形态集中表现为立场观点的大众化、理论主体的层次化、载体形式的多样化、话语体系的草根化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覃雪梅 《传承》2011,(23):55-57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实现途径,而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必须做到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贴近生活实际,满足大众需要,语言通俗化、形象化,以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以科学的理论引领大众,加强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以良好的制度赢得大众,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先进的文化凝聚大众,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须臾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整体性逻辑可以从历史逻辑与理论自身的内在逻辑两方面来考察。从其历史逻辑来看,自党成立以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位一体,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在于我们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自在到自为、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发展过程。从其理论自身的内在逻辑来看,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之间的逻辑关联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三维"说。"一体"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是统领一切的总问题、总原则和总要求,它逻辑地蕴涵着时代化和大众化两个方面;时代化、大众化为"一体"之"两翼",它们导源于"一体",服从于"一体",服务于"一体";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构成同一事物之"三维",它们分别从空间、时间、受众三个维度表征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图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性逻辑,根本目的在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做到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传播媒介"作为必不可少的传播工具,以特定的方式影响着大众的态度,引导大众了解社会活动的发展趋向,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联系,使大众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现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3.
鲁婉莹 《传承》2010,(21):30-31
在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传播媒介"作为必不可少的传播工具,以特定的方式影响着大众的态度,引导大众了解社会活动的发展趋向,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联系,使大众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现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中的普及,而且要将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在这过程中,不仅在思想理念方面存在着认为只要理论科学合理就能一致无差转化为理想实践效果的认知误区,而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实中遭遇多元社会思潮的消解和冲击,促使大众产生了认同障碍。此外,就现实利益而言,每一次改革的深化都是利益的重新调整,利益受损者不仅不能认同理论而且会对理论产生"反感"。这是当前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亟待克服的三重障碍。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以指导大众化的实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吸引大众,着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践造福大众,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管爱华 《求索》2010,(12):115-116,12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主体性即作为大众的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主体规定和价值取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源泉和归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立足于解决民生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拥护。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大众化--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银珍 《湖湘论坛》2001,14(1):92-93
任何国家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把握机遇,大有作为,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速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化的进程。我国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尽快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  美国加州大学马丁·特罗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就率先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他认为高等教育必然经历“精英—大众—普及”三个发展阶段。指出国家适龄人口(8-21岁)入学率在15%以内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世界高等教育正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化。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是率…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大众化思想是毛泽东文化理论中极富特色的组成部分。从历史逻辑看,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经历了一个初生萌芽、不断形成、逐渐成熟、继续发展的递进过程。从主要内容看,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包括文化根本来源大众化、文化丰富内容的大众化、文化表现形式的大众化、文化创作主体的大众化和文化服务对象的大众化等具体内容。从时代价值而言,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众属性、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的文化权益和促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整体推进和分科深入相结合的过程。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宣传实践,是以高度组织化的政党力量,进行整体推进的努力;而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艺学等学科,从自身特点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分途宣传和普及,则是一个分科深入的过程。大众政治学家不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而且在知识结构、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方式和出版发行体例等方面进行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得以广泛传播,为当前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杭邦华  李克海  苏胜利 《群众》2013,(10):41-42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新的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近年来,常州大力实施服务大局、服务大众——理论“慧”民工程,在理论宣传普及中创新路径方法,取得引领思潮、凝聚共识的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