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展区域经济,中心城区的着力点应在何处?近年来,我区进行了积极探索。东湖区的经济要大发展必须结合实际,抓住城区特点,充分利用省城中心城区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的优势,实行“四轮驱动”,全面推进“三产”富区战略。实行“三产”富区战略,当前要将重点放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使生产要素向第三产业流动,项目安排向“三产”倾斜,资金投入向“三产”集中,以“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物产管理业、社区服务业”四轮驱动,全面推进。抓好商贸流通业,这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排头兵。我区商业有较好的基础,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区属商业,要…  相似文献   

2.
我们宛城区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突出抓好“五个围绕”:一是围绕农业优势,大力发展个体私营农业企业。根据我区是城郊型农业大区、农业资源丰富的特点,重点培植一批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法人企业和个体私营大户。二是围绕城区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以服务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的服务业,动员千家万户在城郊和集镇沿街(路)开设门店,大力兴办小修理、小饮食、小批发、小加工、小服务等八小企业;在城市人口密集区兴办房地产开发、信息中介、医疗技术、生产生活资料服务等产业项目,不断扩大服务…  相似文献   

3.
余梅生 《政策瞭望》2009,(10):23-24
近年来,鹿城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心城区实际,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加快服务业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区服务业  相似文献   

4.
张晓平 《群众》2013,(6):55-56
党的十八大强调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以新技术、新知识、新创意、新业态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新一轮经济有效增长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龙头”与“引擎”。钟楼区作为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常州的中心城区和常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贸易中心所在地,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与健康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5.
《今日浙江》2010,(7):23-24
丽水市将围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形成,着力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资产化等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绿色生态屏障”功能,建成生态产业创新发展、生态环境和谐优美、生态文明发扬光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为全省乃至全国山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龙湾扩大中心城区辐射功能、加快经济城市社会转型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将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以温州城市东部五大功能区为平台,构筑一核二轴六区产业构架,努力把龙湾建设成为温州商贸、金融、生产服务、楼宇经济、现代商住五大区域性服务业中心,打造温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浙南闽北三产发展引领区,实现由工业强区向现代服务业强区迈进。发挥四大优势,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7.
杜传忠 《人民论坛》2022,(24):22-25
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注重发挥实体经济重要作用、实现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本协同作用的产业体系,是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物质技术成果的产业体系,也是实现产业融合、绿色低碳、开放共享的产业体系。新征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发展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王玉平 《求索》2014,(4):42-46
美国城市经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地理分布有很大变化。早期的商业性城市的经济中心以及工业革帝时期城市经济的中心主要集中在内城区人口密集的区域。郊区化时代善国都市经济开始呈现分散化的局面,中心城区开始出现衰败的迹象。但是在信息时代,中心城区的叹引力再次加强,信息产业、文化产业、以及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在中心城区的发展再一次提升了中心城区的经济地位。本文在回顾善国城市经济地理变化的历史基础上,主要阐述信息时代善国城市经济地理的新特点及成图。  相似文献   

9.
《政策》2005,(8):52-53
地处武穴市城区的武穴办事处,曾连续8年荣获全省乡镇企业“十强乡镇”称号。近年来,该办事处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兴办民营工业小区,大力发展城区工业,取得了较好成效。他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山西政报》2009,(8):26-39
为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8]11号)精神,落实2009年省第十一届二次人代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大力发展服务业,全面实施服务业“1+10”工程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我省推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力度,现就加快推进服务业“1+10”工程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海曙区是宁波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加强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培养则是实现海曙区“战略选择”的关键。 一、海曙区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培养的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12.
郑米良 《今日浙江》2008,(20):32-32
近几年来,路桥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立足“工贸联动”,着眼“工贸互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把市场、金融、物流的优势整合为产业集群中的最优配置,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区域经济迎难奋进、逆势上扬。  相似文献   

13.
日前,南开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区政府关于楼宇经济工作情况的汇报,指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保持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中心城区要在“高”字上做文章,加大楼宇资源整合力度,精心规划设计,精心运营管理的要求,科学规划布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服务力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对于全省上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杭州市江干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立足城区的功能定位、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坚持把“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区”作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着力点,打好“科技创新引领、信息产业带动、人才培育支撑、金融服务保障”系列“组合拳”.积极探索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版”的江干实践.为加快推进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建设增添新动力。  相似文献   

15.
黄旭明 《今日浙江》2007,(16):39-41
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把发展服务业放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首要位置,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重点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从改革体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尤其要大力发展金融、创意、信息、咨询、物流、旅游、会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刘骏 《浙江人事》2008,(9):22-23
楼宇经济是一种“隐藏”在商用楼宇中的经济形态,是以商务楼为载体,通过开发、出租楼宇进行招商引资,从而引进税源,增加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楼宇经济,对于集约利用资源、开拓发展空间、积聚经济要素、提高业态档次、提升内涵发展、扩大经济总量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宁波市的现代化新中心城区,江东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和“服务立区”战略,大力发展楼宇企业。积极引进各类人才,加快楼字企业人才集聚,为实现江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现代服务业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选择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破解要素制约的客观需要.是推动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温岭提升城市功能的迫切要求。服务集聚是现代服务业发挥自身功能和提升空间绩效的重要手段,创新和创意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温岭将遵循“协调发展、重点突破,市场主导、政府推动,项目带动、产业融合,开放促进、创新引领”的原则,紧盯目标,抢抓机遇,趁势而上,突出抓好服务业机制完善、平台创新、品牌培育、人才培养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努力推动温岭现代服务业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在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 ,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我国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对大力发展后勤服务业将产生重要影响。机关和企事业后勤工作是服务业的一部分 ,大力发展服务业对广大后勤职工来说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一、学习五中全会精神 ,明确新世纪赋予后勤服务业的艰巨任务  建议指出 :“要发展现代服务业 ,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 ,明显提高服务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改组改造传统后勤服务 ,…  相似文献   

19.
王军 《当代广西》2012,(5):64-64
2011年,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我国宏观经济调整等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由前两年的高速发展回归到了一个理性的低速增长态势。面对汽车产销的小幅增长,广大汽车经销企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科技、大力发展汽车流通现代服务业中,取得了骄人业绩。  相似文献   

20.
王正宇 《群众》2006,(5):58-59
2005年9月,我们高邮市提出了打造“东方邮都”的宏伟目标。即以邮为特色,以史为底蕴,利用本土优势,开辟区域经济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融文化类、消费类、生产型服务业为一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的邮文化产业,促进古代邮驿文明向现代邮文化经济加速演变,并辐射到高邮的整个经济层面,最终形成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齐头并进、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目前,这一战略目标已写进高邮的“十一五”规划,并正逐步变为现实。高邮打造“东方邮都”,具备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以邮文化为主的人文精神。全国2500多个县市、3000多个城市中,高邮是唯一因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