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人的问题 ,人的现实生活意义是哲学思考与反思的主要内容之一。人生之旅就是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展开的丰富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矛盾。人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构成人存在和生活的支撑点 ,并且渗透于整个历史进程之中。价值观和信仰是人对生活意义思考的集中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我们探索生活意义的航标。  相似文献   

2.
在一定意义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所以社会发展在本质上不过是人的实践本身的发展.在今天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定语境下,立足于人的存在本性重新省思“现代化“,无疑将有助于科学发展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3.
王杰 《理论前沿》2002,(11):29-31
戴震是我国十八世纪中叶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尽实致知”的认识论思想是其义理之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学贵扩充,重问学”、“重行必先重知”以及“去私与解弊”三个层面,对戴震关于获取真理的途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成为戴震义理之学系统中的“网上纽结”,并对其义理之学系统中提出的“闻道”、“闻义理”的价值目标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一、行政权力及其异化和扩张行政权以其特有的社会表现形态伴随着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则离不开行政权的不断运动,这一点已为今天人们所确认的大量事实充分证明。没有行政权的作用,人类社会就难以获得发展。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有一个以稳定的社会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基础,任何动荡不定的社会关系只会促使社会的全面倒退,甚至崩溃。而行政权在稳定社会关系方面的功能是其他任何权力所无法替代的。人们对权力的崇尚,自古至今未有稍减,权力是容易被滥用的东西,行政权力更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政国家”、“全能政府”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现代法治的一个重要原则──机会平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本质上看,机会是社会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而社会关系又被一定社会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所规定和影响,因此,一般以为带有一定运气色彩的机会,实际上与政治法律制度密不可分。在以身份等级为特征的人治社会,每个封建王朝鼎立之后,由封建关系决定的机会具有突出的不平等性和偶然性,人的身份几乎决定其一生的发展命运,而且机会又受当政者支配,渗透着金钱、人情腐蚀和党派(宦党、戚党和权臣之党等)活动的制约,构成社会的巨大灾难和不公正。但归根到底“罪过在于社会,因为社会不给予每个人以平等的机会。”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6.
(一) “角色”或“社会角色”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中广为流行的术语,它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的个体,依据社会对他提出的要求,借助于自己的主观努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系统。社会角色既包括社会、他人对占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也包括占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对自己应有行为的认识以及相应的动作。在社会生活中,当个体进入某一位置后,其言行  相似文献   

7.
以往的人学理论尚欠缺对“人与社会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它忽视人的个体性、自然性和主体性,僵化地理解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在理论上实践上造成消极后果。社会关系中的人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个体性、自然性和主体性,应该给予全面的认识。社会关系是属于人的,是人从事合乎客观规律的能动活动的产物。人按照实践需要,遵循客观规律,主动追求和构建各种理想的社会关系,从而完成马克思所言的“环境的改造与人的活动的一致”。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剧烈的社会转型迫切需要人们对人的价值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 ,迫切需要树立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生价值观。本文把“人的价值”问题放在“主体—客体”这一理论框架内加以全面透视 ,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价值的不同内涵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和清楚的剖析 ,提出并论证了人生价值最大化原则 ,特别论述了超越对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的意义 ,以及从个人到人类、从物质生命到精神生命、从人的存在的自然时空到人的存在的社会历史时空的超越的三条路径。这些理论上的创新对人们正确、全面理解人的价值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共管理的方法论基础:从成本收益分析到合作收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经济学基于“经济人”假设,将每个人(组织)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并基于此建立了经典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公共管理理论则将人看成是一个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个体和利益相关者,存在着个体间的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并提升公共利益。基于合作博弈分析,公共管理应建立合作—收益的分析框架,以通过人类的合作机制,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0.
人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人是社会关系的动物”。如果这个关于人的界定大致不差的话,那么,可以继续追问和推论的是:人究竟是依凭什么样的逻辑,进行关系交往的?在本期刊出的王林敏的《社会安排与个体行为:“关系”规则的存在基础》一文中,作者提出了“关系规则”这个概念,并  相似文献   

11.
社会环境是人们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是可变的,因而是可以被塑造的,执政党可以利用公共权力使社会环境向着自己设定的方向发生改变。我们党是执政党,社会环境是党执政的必要社会条件,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我们党的基本功能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规范”这一概念 ,与社会科学的许多其他概念一样 ,反映着社会系统的特征。在社会学中 ,规范一词的应用极其广泛。不同类型的规范都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要求以及对社会关系调节的行为方式和准则。我们从规范对社会关系调整的作用这个角度把社会规范划分为公开规范和隐蔽规范 ,并以此来探讨公开规范和隐蔽规范产生的原因及其在社会统筹发展进程中的功能 ,可以为社会控制和社会统筹发展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社会管理的内涵就是,通过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风险来维护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社会管理的外延包括,管理社会行为、管理社会关系、管理社会问题和管理社会风险。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国家,社会管理方式、内容、主体不尽相同。从家庭和社区管理,到国家,再到全球社会治理,基本反映了社会管理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法轮大法”和“法轮功”的炮制者李洪志,在他的唯心论、有神论世界观的支配下,错误估计了国际和国内形势,为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蛊惑说:“现在……社会在整体往下滑”。“你回头看一看人、今天的人类社会,就会发现很可怕!真的很可怕!你看现在这个人类真是十恶俱全”。“人如果再滑下去就面临着毁灭,彻底的毁灭,那叫:形神全灭,很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这个思想的要点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中介;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这个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构人与人之间公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有层次之分。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代表了人类发展的方向,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永恒的进取动力,我们人人都应当努力追求之。基本的思想品德修养,是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正常关系的依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高科技信息时代即将来临的今天,个人基本思想道德修养已经与人类自身的发展、和日常生活的有序运行一刻也不可分离了。这里所说的“基本的思想品德修养”,主要是指现代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理念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必须依靠一定的准则来待人、做事,这“一定的准则”就是伦理  相似文献   

17.
历史唯物主义十分重视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主宰。社会是人的社会,而人则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权等都是围绕着以人为中心这个轴心运动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建立“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简称为“人的科学”。作为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图书馆,它既是由人组成的有机的服务群体,又是在为社会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场所,如何调运这一肌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每个人成为真正的…  相似文献   

18.
在创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如何有效整合社会关系,是摆在面前的一项长久而又紧迫的课题。保持党的先进性,以确保中国社会的正确前进方向;提升政府的公信度,以确保在法制基础上的社会公正公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确保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效率;构筑社会安全网,以确保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这样,我们就能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效整合和各种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团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团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社团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多,资源的聚集和动员也将趋向多元化,并产生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社团精英。社团充分发展之日,才是中国人从“单位人”和“家庭人”变为“社会人”之时。  相似文献   

20.
序论 选择法律作为调整行为和社会关系的主要规范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标志。人类一旦选择了法律也就产生了司法活动,尽管古代类似于“神明裁判”的断案方式较之现今理性的司法审判大相径庭,伴随着人们对人性弱点、成文法缺陷和人类理性等因素的不同认识,对其所向往的庞然状态下的司法过程(活动)会有不同的描述并力求实践之。人们在绝对自由裁量主义和严格规则主义之间摇摆不定及其相互间的调和便是极好的佐证。①到目前为止,有一点已被证明:虽然绝对的自由裁量主义应当被抛弃,但司法过程可以而且应当为法官的裁量留有足够的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