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艾明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2):16-19
作为主动型侦查手段的一种特殊形式,诱惑侦查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具有较高的效能,然而我国侦查机关在运用这一手段时却存在着诸多混乱的情况。这种局面与我国试图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是相悖的。在侦查程序日益强调人权保障的今天,对我国诱惑侦查制度进行法律规制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追诉“隐蔽性无被害人犯罪”,诱惑侦查已为许多国家认可,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此也有运用。由于诱惑侦查具有无法克服的局限性,极易侵犯公民权利。因此,我国立法应在有限度地允许使用的同时,对适用范围加以严格限定,对适用过程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抢劫案件之基本特点 ,运用诱惑侦查手段是提高其侦破效率的关键。适用诱惑侦查的抢劫案件应有其特定的范围 ,并须是系列抢劫案件 ,且在通过其他手段无法发现犯罪嫌疑人线索时才允许采用。侦查诱饵的设置应考虑被害人角色扮演、抢劫目的物或随身携带物特征、适合抢劫行为的时空环境等三项因素。运用诱惑侦查手段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确定和缉捕犯罪分子 ,终止系列抢劫行为 ,以此为基准 ,可以从行动方案的拟定、化装守候行动的展开和适时抓捕行动的实施等构建诱惑侦查的方略。 相似文献
4.
张威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2):46-48
诱惑侦查是一种特殊的侦查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许多国家的立法认可.我国在立法上没有对其作出规定,但在实际侦查中已有应用.尽管学界对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存在较大争议,但是基于冲破侦查瓶颈的需要,再加之诱惑侦查的实施具有法律容许性,如能够对诱惑侦查在法律上予以规制,那么,诱惑侦查必将对收集犯罪证据、控制犯罪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及其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司法实践中,诱惑侦查的合法性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借鉴国外的理论与实践,我国应当以诱惑侦查的基本分类来界定其合法性。同时,为了便于评判、证明诱惑侦查的合法性,我国还应当确立合法性诱惑侦查的具体标准和诱惑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6.
诱惑侦查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侦查走私犯罪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我国也在不同程度地适用这一有效方法。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和指导,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其效能的充分发挥,也极易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鉴此,本文分析了走私犯罪案件运用诱惑侦查的条件,提出了走私犯罪案件诱惑侦查中诱饵的设计方案,以及走私犯罪案件诱惑侦查的策略和方法,以期能对我国当前的缉私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诱惑侦查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侦查非法买卖枪支案件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我国也在不同程度地适用这一有效方法。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 ,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 ,影响了其效能的充分发挥 ,也极易侵害公民合法权益。鉴于此 ,本文分析了非法买卖枪支案件运用诱惑侦查的条件 ,提出了非法买卖枪支犯罪案件诱惑侦查中诱饵的设计方案 ,以及非法买卖枪支犯罪案件诱惑侦查的策略和方法 ,以期能对我国当前的缉枪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权力法治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权力法治化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这表现为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颁布实施了一大批制约公权力的法律法规,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与此同时,我国在公权力法治化方面仍然面临不少问题,这表现为约束公权力的法制尚不够健全,权力设置结构上不够科学,自由裁量权的控制程度偏低,公权力行使者的道德法律意识薄弱。进一步提升公权力的法治化水平,需要通过立法完善权力运行规则,健全行政司法机关的任人育人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论侦查制度改革的两种境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静坤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6):74-78
侦查改革的核心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侦查制度。侦查制度改革的目标可以分为两种境界:作为愿望的目标,是实现侦查的规范化;作为义务的目标,是实现侦查的法治化。通过侦查管理制度改革,能够推进侦查的规范化;通过侦查程序改革,能够推进侦查的法治化。当前,侦查制度改革应当关注侦查法治化,同时,作为一种长远目标,也应当持续、稳步地推进侦查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宗教法治化为当今许多国家认可和采用,宗教法治化所构建的政教关系模式不仅体现一国对待宗教的态度,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全、民族和谐与区域稳定。从我国现有宗教法律体系的分析入手,主张构建二元政教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两会期间,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著名民法学专家梁慧星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了两项关于法律修改的建议,其中的一个建议是修改继承法。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郭明瑞同样认为:继承法颁布已将近二十五年,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私有财产状况、家庭关系等与其颁布之时相比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继承法已无法满足和应对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需求。因此,建议立法机关应及时对继承法进行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12.
罗开卷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1):97-101
犯罪人格之于刑事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动态、整体犯罪人观的形成,有针对性地进行犯罪预防;定性分析犯罪人格,合理划定犯罪圈;定量分析犯罪人格,用以评估人身危险性;促进刑法的公正和刑事政策的合理化。结合犯罪人格的特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通过对犯罪人格的生成控制,有针对性地进行犯罪预防,可以更好地促使刑法预防犯罪目的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3.
《政府采购法》的实施代表着我国的政府采购行为有了明确的法律框架体系,其在提高采购效率、防止采购腐败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已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但是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政府采购领域出现了大量的寻租行为。为了更好地规制政府采购领域的寻租行为,建议在《政府采购法》中增设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4.
15.
浅议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几个难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并且就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了决定。结合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实践,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难点问题,对加强和改进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民工工会的合法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0(5)
运用合法性理论探讨农民工工会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合法性的农民工工会才能有效运行.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是合法性的基础,由于我国农民工工会的建立主要采用策略途径与文化途径两种模式,使其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分疏而无法有效运行.所以农民工工会必须整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相似文献
17.
民族政治学是一门以民族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政治学分支学科.作为一门学科的民族政治学并不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是主动"创造"的产物.近年来国内学界主要从三个方面不断丰富着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内涵与意义:学科基本范式的构建;解释范式下具体研究范畴的深入挖掘;现实民族政治焦点问题的探讨.目前,民族政治学研究领域与深度都有了极大突破,为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日益彰显其学科的解释力与生命力.不过,民族政治学的研究者仍需回应因形势变换所出现的新的民族问题而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8.
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当前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中出现的热点。社区公共产品已成为广大社会成员基本公共需求的主体部分,本文围绕社区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从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界定了社区公共产品的理论;借鉴国内外有关公共产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在分析公共产品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公共产品供给中出现的问题做实证性的深入探讨;分析了我国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现状,解剖了我国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问题,阐述了我国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制约瓶颈,提出了我国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正是我们评判现代化成就的"阿基米德支点"。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关于社会公正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凸显。从主客观两方面加以阐述,提出作为社会方向标和引导者的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杨帆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5):8-12
我国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重在制度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