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的领导上任伊始即旺烧“三把火”,大刀阔斧干“大事”,视关系人们生活的一些“小事”而不顾,结果是领导的“威信”树起来了,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有的领导上任后,没烧什么“火”,而是首先解决单位多年来水电管理松散、浪费严重的问题,由于他并没有因其事小而不为,结果是群众拍手称好,其威信也就不树自立。 上述两类领导由于抓工作的对象不同、方法不同,其结果也截然相反。这里就有一个如何对待大事和小事的问题。其实,大和小是辩证的,没有一件件具体的小事,大事又从何抓起? 国家抓长江治理开发,抓三峡工程,抓京九铁路等等,这些都是国家大事。但这每一件大事都要靠各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各个部门的事又要靠每个具体人分工合作来做;而要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做起来恐怕都是一些具体的小事。这些小事做好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最终就促成了国家大事。  相似文献   

2.
在广播电视系统,有不少远、散、小的单位。目前,仅广播电视微波台站就有50多个,分布在14个市(州)。这些“小”单位具有点多线长、高度分散的特点,且都担负着保障  相似文献   

3.
总参某部通信站是典型的“小、散、远”单位,其中“散”尤为突出:单位驻地分散,官兵工作岗位分散,组建之初人心也比较散。组建几年来,该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整合人才、技术和装备资源,在整合中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实现了从“形散”到“神聚”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工作有轻重缓急之别,而无贵贱大小之分。时下,却有少数领导干部对“大事”情有独钟,喜欢搞“大工程”,青睐上“大项目”,而对事关百姓衣食住行、安危冷暖的“小事”漠不关心、不屑一顾。笔者认为,领导干部想大事、抓大事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小事,忽略小事。其实,抓小事同样体现领导水平。少数领导干部之所以对小事“感冒”,不外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不愿抓小事。认为抓小事出不了政绩,显不出本领,劳心费力不少,弄不好还招惹琐事缠身,何苦呢?抓一些大工程、大项目之类的工作,既能在媒体上留声扬名,风光无限,还能为个人升迁增加…  相似文献   

5.
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在以往的实践中,我感到作为一名党委书记,在坚持党委集体领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划清以下五个界限:一、党委要抓大事,划清“加强领导”与“包揽一切”的界限从部队党委建设的状况看,党政不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党政权限不明上。有的片面认为,党委管得越多抓得越细权力越大,核心领导作用就越强。有的把加强党委领导理解为“包揽一切”,把党委对部队的统一领导理解为一切事情都要由党委“拍板”,事无巨细都要列入党委议事日程。其结果,使党委陷入繁琐的日常事…  相似文献   

6.
在领导班子建设中,有少数市县局级班子存在着“八不”现象,只有认真克服这些现象,才能促进“四好”班子建设的健康发展。一不抓学习提高认识。有些领导没有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放在首位,认为学习是“务虚”、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只有“抓钱”才是务实。因此,有些领导班子思相难统一,是非难辩,糊里糊涂地干,糊里糊涂地办。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领导十分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市委领导积极支持新闻舆论监督,多次在会议中指出,市委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后台。如何才能做好舆论监督,我认为在实践中必须解决“三难”问题。一、新闻舆论监督难在动机不端正怎么办? 讲起新闻舆论监督都说重要和必要,但在实践中比较难搞。为什么难,其中与动机不端正有关。动机不端正,既有新闻单位领导也有采编人员。在舆论监督中,新闻单位领导总是担心有的采编人员素质低,掺个人私心,“无冕之王”通过舆论监督会把事情搞乱。而有的采编人员确有动机不够端正,认为当记者就是要出别人的丑,不监督就没有威风,把舆论监督搞偏了搞错了,给舆论监督带来被动,从而使新闻单位领导产生一  相似文献   

8.
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是当前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这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首先予以解决的。一、要找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病根通常认为低水平重复建设与“大而全、小而全”有关。我认为,从整体来说,的确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但从一个地区、一个县市、一个乡镇、一个部门来看,突出的问题并不在于“大而全”,因为现有这些企业本来就不“大”,所以就谈不上“大而全”;而实际主要表现在利、”上,恰切地说,应该是“多而小,小而全;全而低,低而散”。所谓“多而小,小而全”,是指在绝大多数地区…  相似文献   

9.
博览之窗     
长征之前干部的“去”与“留” 长征前,对于谁参加长征,谁留在根据地,是严格掌握的。据李维汉回忆:“当时干部的去留问题,不是由组织局决定的。党中央机关、政府、部队、共青团、总工会等,由各单位的党团负责人和行政领导决定报中央。决定走的人再由组织局编队。中央政府党团书记是洛甫,总工会委员长是刘少奇,党团书记是陈云,这些单位的留人名单,是分别由他们决定的。部队留人由总政治部决定,如邓小平随军长征就是总政治部决定的。我负责管的是苏区中央局  相似文献   

10.
有一种裙子叫“迷你裙”,因其短而露,充满诱惑力。如今,有一种干部叫“迷你型”干部,因其甜而媚,而充满魅力。他们有的唯领导马首是瞻,恪守“多栽花,少栽刺”的信条,对领导曲意逢迎,让领导忘乎所以;有的先是慷国家之慨,以吃、请、送等手段拉拢、腐蚀领导,继而挖空心思,设置陷阱,使领导与其同流合污,被其所用;有的在领导面前温良恭顺,领导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即使明明知道执行的是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决策,也决  相似文献   

11.
随着部队职能任务的不断拓展和军事训练转变的扎实推进,部队执行野外驻训、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多样化任务日渐增多,动、散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增强动散条件下党员干部管理的工作实效,必须要在持续深入地管好干部的学习、工作、生活上下功夫。管学习,确保形散神聚。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是一项根本性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部队动散,领导力量薄弱,党员干部处于各种情形的动散状态,管学习的标准要更高、要求更严。  相似文献   

12.
解疑释惑     
《军队党的生活》2008,(4):47-47
我们这里是典型的"小散远直"单位,点多线长、任务繁重、人员分散,如何才能搞好党支部建设? (北京军区某仓库王均波)"小远散直"单位在基层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在未来作战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能否抓好"小散远直"单位建设,既是对各级党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军队党的生活》2008,(10):47-47
南京军区某通信总站担负苏北皖北地区国防通信维护保障任务,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明显。在抓小散远直单位基层党支部建设中,他们全面贯彻党支部工作条例和小散远直单位建设意见,针对特点,把握关键,总结出一些经验,并在南京军区进行了推广。本期刊出这篇经验材料,希望对其他小散远直单位党支部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军队党的生活》2011,(11):47-47
赵耕,71834部队部队长。任职4年多来,他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踏踏实实做人、干干净净为官、兢兢业业干事,始终以进取之心对待事业,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以关爱之心对待官兵,以苛求之心对待自己,树立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部队连续3年被集团军表彰为“抓基层先进单位”,党委被军区表彰为“抓基层先进一线指挥部”;他个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和“全军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5.
《军队党的生活》2010,(1):63-63
他5年来接续前人努力,安心塞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大事把方向.抓中心促全面,抓班子带部队,抓基层打基础,把部队带入沈阳军区先进行列,该部被四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被沈阳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正规化管理先进单位”、武器装备“三化”管理先进单位,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6.
抓落实是领导干部最重要、最关键的职责之一是否愿意抓,真正抓,反映的是工作作风问题;是否懂得抓、善于抓,反映的则是领导方法问题。作风问题不可忽视,方法问题也至关重要。现实中,有的领导同志特别是“一把手”认为抓落实就是事必躬亲,大包大揽,于是事无巨细来一个“亲自动手”,习惯于当“保姆”,一杆子插到底,错把“以身作则”变成“事  相似文献   

17.
一是思想认识转变难。一些民间组织的业务主管部门认为:民间组织的规模普遍较小,党员不多,加之又有党员所在单位的党组织管理,抓与不抓问题不大,没有必要在民间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有的部门领导认为抓党的建设是党委部门的事,因而不愿花精力去抓此项工作。一些民间组织中  相似文献   

18.
《军队党的生活》2010,(6):76-77
2007年以来,我们以军区大抓风气建设为契机,针对部分官兵存在的庸俗交往问题,广泛持续大抓了“开展绿色交往、纯洁部队风气”活动,打造“绿色交往”理念,规范交往行为,为官兵撑起了一片“绿色天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装甲旅被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达标单位”,被军区评为“基层建设标兵旅”、“基层风气建设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  相似文献   

19.
近闻某村选举村主任,出人意料的是平时爱管“闲事”,敢于“唱红脸”的抓计划生育的专干得票最多,被选为村主任;而平时专做“老好人”,遇事绕着走抓工业的村副主任,却因得票寥寥落选了。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唱红脸”者照样得民心! 目前,社会上流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什么都能得罪,就是不能得罪人”之风,“好好者”不乏其人,“批评难”随  相似文献   

20.
【问题一】“有组织、缺地位”。不少基层单位的团支部在参与基层全面建设中出现了意识淡化、功能退化、作用弱化的现象。认识到不了位,部分单位存在领导机关忽视、党支部漠视、自身轻视的问题。认为团支部有个组织就行了,抓基层主要是把党支部建设好,抓不抓团支部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