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点摘编     
《毛泽东研究》2023,(2):123-126
<正>毛泽东关于“不怕鬼”的论述唐正芒、王娟在《党的文献》2022年第6期撰文指出,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不怕鬼”的论述,并指导编辑出版了《不怕鬼的故事》一书。围绕“不怕鬼”,毛泽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刻,讲清了“鬼”是什么、为什么不要怕“鬼”、如何对“鬼”进行斗争等问题。在毛泽东看来,世界上“确实存在着许多类似鬼的东西”。一是国际上一切帝国主义及国内外反动派;  相似文献   

2.
无法骂倒     
以漫骂逞英雄,似乎是一种老手段了。拉开嗓门儿骂一通,从祖宗三代一直骂到曾孙重孙,既不要论据,也不要论证,信马由缰,骂到哪里算哪里:文坛么,中国可曾有过文坛?鲁迅?鲁迅是谁?我从来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不过是几块老骨头罢了。茅盾?茅盾有什么作品?《子夜》,...  相似文献   

3.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心中的梦想,因为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该剧剧情平淡却温暖感人;配乐炉火纯青,引人入胜;人性光辉生动饱满。  相似文献   

4.
不要怕犯错误,就怕没有勇气改正错误──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思考邓启清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近五十个地方谈到人乃至政党犯错误的问题,内容十分丰富,分析非常透彻。我认为,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说来,大...  相似文献   

5.
对材料要去伪存真靳树鹏我曾写过一篇短文──《传记作品三忌》,指出吴晓所著《陈独秀一家人》一书中的若干错误和不妥之处。吴晓写了答辩文章,也刊登在《库望》周刊上,认为找的批评是“不实之词”。但究竟什么是“实”?即以关于毛泽东因《每周评论》上发表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09,(24):13-13
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要等病了再去治。已经晚了,要在未病之前就要搞好预防。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不怕大灾大难,怕的是忘乎所以。面对洪灾、朝鲜战争,中国人都能团结起来对抗。但是,中国人就怕忘乎所以。比如说国防现代化是必要的,但是否美国人有什么,我们就要有什么?苏联垮掉的原因之一就是与美国搞军备竞赛。如果中国被美国拖进一场军备竞赛,那结果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贡献张英杰1邓小平在谈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时说:“思想路线是什么?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坚持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51页)邓小平的实事求是的...  相似文献   

9.
伍德 《党政论坛》2009,(12):56-56
什么力量在推动世界前进?绝不仅仅是金钱+政治,那些绝妙的想法是秘密的“幕后推手”。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发表了将引领世界向未知方向前进的10个观念。  相似文献   

10.
谈谈毛泽东著作简约凝炼的文风特色于牧毛泽东在1948年所写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一文中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报告文字每次一千字左右为限,除特殊情况外,至多不要超过两千...  相似文献   

11.
李喆 《党政论坛》2011,(18):54-54
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早已家喻户晓,是毛泽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诗词之一。几十年来,《清平乐·六盘山》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并把这首词作为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特别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这首词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指挥红军翻越六盘山时写的。其实,《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的最初形式,并不是现在人们诵读的样式,而是以自由体歌谣一一《长征谣》的形式出现的。  相似文献   

12.
<正>(1949年10月9日)杨开智先生: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毛泽东十月九日毛泽东还致信湖南省委第一副书记王首道,指出:"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当毛泽东得知杨开智、李崇德夫妇服从组织安排,工作较出色,又于1950年4月13日写信给他们说:"你们在省政府工作,甚好,望积极努力,表现成绩。"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4,(12):29-29
1.不怕封锁——毛泽东说: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美国在1950年12月3日宣布对新中国实行全面封锁禁运。面临美国的封锁,毛泽东的态度一是反对,二是不怕。早在1949年8月评论美国白皮书时,毛泽东就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合作社性质的理论认识王占阳1.一般认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已经确认,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合作社,就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这种观点的史料根据是:(1)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说:"这种社会主义因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半个世纪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学习和时局》的报告,特别提醒全党同志不要因为骄傲而吃了大亏。当时,正值明朝灭亡300周年。郭沫若先生发表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其时,黄炎培先生访问延安深有感慨地对毛泽东同志说,我生六十多年来,亲眼看到的朝代兴替都没有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个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同志回答说:一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靠民生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个周期率,这是毛泽东同志总结历史经验提出的重要的反腐防变思想。…  相似文献   

16.
真正原创型的文化创新,需要有古希腊哲学家从一滴水中发现世界的本源,或从把火中追究到事物背后那个本质的东西的那种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仰望天空,激起对神秘之天穷究的热情。战国时屈原作《天问》,追究灭是什么?天有几重?灭之上是什么?天的形状是什么?天安放存那里?以及天的颜色等等,唐柳宗元作《天对》,对屈原的《天问》作出回应的解释,直到南宋陆九渊少年时问他的父亲:“天地何所穷际?”父亲笑而不答,陆九渊“遂深思至忘寝食”。这种“思而弗得,弗措也”的术追究到底决不罢休的精神,是一种原创精神。无论是自然科学的创新,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都应该具备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丁毅 《党政论坛》2013,(22):10-11
《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政治、军事智慧的长篇历史小说,毛泽东早年到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时就喜读此书,三国故事从此“在毛泽东生命中扎下了根”。后来,毛泽东在一些论著、讲演、谈话中屡屡提及此书,可以看出他从中汲取到不少有益的养分。这部小说是否影响到他的诗词创作呢?  相似文献   

18.
敢与怕     
有着远大理想和执着追求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不怕妖魔鬼怪;不怕外来压力,正七。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但是,作为共产党员、人民公仆,如果胆大妄为,无所顾忌,屯会犯错误,栽跟头。邓小平同志的胆子是够大的。他一向主张改革要敢闯、敢冒。但是他屯提倡要有点怕。他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说:“共卢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且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瓦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言简意赅,极富哲理!在我们党内,有着大批既不乏胆识又怕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彭…  相似文献   

19.
《中共党史研究》第4期刊载于光远“难忘党的八大”一文。于光远说,这次代表大会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强调科学。1956年9月10日这一天,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讲话。这次讲话没有收入《毛泽东选集》。我出席了会议,而且作了详细笔记,对其中某些话记得特别清楚。在这次讲话中毛泽东讲:“现在是搞建设,搞建设对于我们是比较新的事情。早几年在中央范围内就谈过。我们希望建设中所犯的错误,不要像革命中所犯的错误那么多、时间那么长。我们搞建设,是不是还要走那个老路,是不是还要经过十四年,也要栽那么多筋…  相似文献   

20.
承受力     
文明的车轮把人类从沉重驮载到轻松已是毋庸置疑了。回望那旷远的时空长廊,留在你视野中的帕提农神庙、古埃及金字塔、古代中国的万里长城等古建筑告诉你的是什么?震撼你的又是什么?是征服,是力量,是厚重也是沉重。在没有机械设备的情况下,人类是怎样将巨石不可理喻地砌筑上去?帕提农神庙的墙体本来已经厚重得可以了,却还要用更加厚重的大理石贴上,是防御吗?还是炫耀?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类已经不迷恋这种对沉重的征服,而渴望摆脱,于是将建筑飞毯般薄薄立起?不要繁琐的雕饰要简洁的线条,使用钢筋使用各种轻质的建筑材料已经无法满足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