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韩国科学技术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韩国为促进其经济的发展,首先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出“科技立国、超日赶美”的口号,不断增加科技投资,大力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使整个科技水平迅速提高。目前,韩国的科技水平在某些领域,位居“中等发达国家”的领先地位,个别的甚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韩国经济的腾飞,在面向21世纪的振兴经济大潮中,科学技术必将推动韩国经济进入一个崭新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2.
韩国的未来蓝图和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的未来蓝图和目标金镇炫一、大转变的时代我们的确面对着大转变的时代。目前我们面前进行的转变,既不是一种政权层次,也不是一种世纪层次上的转变,而是人类文明史的全球性大转变。50年的冷战时代已结束,霸权国家的时代已结束,20世纪即将逝去,250年的产业...  相似文献   

3.
苏联兴亡是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本文通过苏联兴亡进程中的具体历史事实,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代精神和本国国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社会主国家必须始终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和体制创新,坚持对外开放和吸取人类历史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及不断加强执政的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并且不断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遇到了新的挑战,九一一事件与一系列反恐战争、全球金融危机、日益极化的美国、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力相对下降,都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美国的信心。形形色色的"美国衰落论"再度升温,甚至连一向信心满满的美国主流学界都弥漫着一种悲观气氛,世界上更是掀起了一波唱衰美国的热潮,美国遭遇到了新一轮的民主困惑。不过,美国式民主的困惑绝不是美国的衰落,而是美国民主在全球化中的反应,本质上是民主的全球化困惑。因此,美国学界关于民主困惑的讨论的重心并不是否定或放弃民主制度,而是竭力寻求美国式民主制度改革的思路;所谓的"美国衰落论"更是无从谈起,讨论它在本质上是着眼于全球化时代的民主重建。长期来看,民主的困惑将是全球化时代美国政治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除非美国民主制度实现大规模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阿根廷小说家、诗人、评论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是20世纪后半期拉丁美洲乃至世界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他敢于打破现有文学的旧框框,宣称要与最普遍的现实性大众小说断绝关系,进行所谓幻想文学的文学体裁可能性的实验。这不是对经验世界或历史世界,而是对关于观念性、思想性、虚构性世界的文学讨论,对韩国和中国的文坛或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博尔赫斯才开始正式受到韩国和中国文坛的关注,在他的影响下,韩中作家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迷宫式叙事"和"迷宫式时间",展现出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在韩国被视为国家发展的主要手段,因此受到政府与社会的重视。尤其是自叨世纪60年代以来,历届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并在人力资源开发、产业技术革命以及科研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等方面,不断加大投人。此外,在科技发展中,民间力量的比重也越来越加大。经过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努力,韩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韩国人的科学意识也有相应的提高。 本文首先考察韩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并分析科技传播中的政府行为与在市场体制下的技术传播过程以及影响科技传播…  相似文献   

7.
李晓钒 《当代韩国》2022,(2):81-100
作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在韩国的翻译和传播已有百年历史,受韩国社会变革实践的需要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的影响,大致经历了“四起三落”。通过对《宣言》在韩国传播的历史考证,我们可以看到,韩国进步人士从20世纪20年代起为争取民族解放到80年代末为争取民主化再到90年代末直至今日为探求资本主义社会变革进而探寻民主自由解放之路,大多围绕一个主题即对民主、自由、平等的追求,而马克思主义在韩国社会变革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思想解放作用。探讨《宣言》在韩国的翻译和传播历程不仅对理清马克思主义在韩国的传播史、丰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更对我们把握世界趋势继而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引起韩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韩国大众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通过分析《朝鲜日报》2012年涉华报道发现,韩国媒体中所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是经济上迅速崛起、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角色、人权发展上比较滞后及各种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的超级大国;同时,韩国媒体对中国表现出爱恨交织、敏感焦虑和羡慕嫉妒的情感特点。  相似文献   

9.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2,(16):90-90
韩国游客的意思是,他们喜欢张家界,来瞻仰的是中国,而不是耶路撒冷,要了解的不是"哈利路亚",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道教三十六洞天福地……  相似文献   

10.
(上接夏季号)2.中枢伙伴外交①面向未来的、积极主动的韩国外交的目标核心就是韩国在东北亚地区要起到履行“中枢伙伴”(pivotal partner)的作用。受中国、俄罗斯、日本以及美国左右的东北亚安全防卫环境中,追求的不是被动的缓冲作用或中立的地位,而是与周边的强大国家一道,在解决东北亚地区内的主要问题方面,使韩国成为一个能够担当积极作用的角色———中枢伙伴而进行构筑外交作用的努力。韩国充当中枢伙伴作用的意义在于,韩国如果缺少同任何一个周边强大国家的合作,就难以设定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构图,解决地区内部的重要焦点问题也很困难。…  相似文献   

11.
一、序言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急剧变化。如下这些变化都是过去难以预料的事情:东西方冷战体制崩溃了,过去仅对单纯商品贸易秩序起到规定作用的关贸总协定已被包括贸易、投资以及服务贸易在内的世界贸易体制所代替,小区域贸易协定纷纷出现。在这些现象面前,可以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混沌的世界。这种急剧变化也预示着,21世纪必将出现一个以过去的模式难以说明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及经济合作结构。综合考虑这种状况,可以说韩中经济合作关系也正迎来一个新的局面。同为亚洲国家,韩中两国应对此共同有所准备。  相似文献   

12.
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于1992年商定,共同举办“中韩论坛”。已经举办的六次“中韩论坛”,为推动双方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我们在这里举行“论坛”第七次会议的时候,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门槛。各主要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回顾本世纪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寻求下一世纪的最佳定位和前进目标。一些著名的政界人士、经济学家和战略思想家撰写了有力度和有影响的著作,从不同角度提出了21世纪的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的预测和构想。我们共同举办的这次研讨会,其主题是《韩中两国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与友好合作》,相信通过交流与讨论,将能够从战略的高度,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提出积极的、建设性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面积为990万平方公顷,人口约为4525万人,人口密度居世界前列。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工业飞速发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强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导致了农业的相对萎缩。为解决这些问题,韩国开始推进机械化以代替人力和畜力。韩国农机化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在亚洲韩国是继日本之后,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国家韩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2~1970年),是农业机械化起始…  相似文献   

14.
日本教育投资多元化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教育--时代的需要投资多元化,实现经济增长,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和方法还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  相似文献   

15.
“帕斯卡尔是那些注定要被人们一代代重新研究的作家中的一个,改变的并不是他,而是我们。并不是我们对他的知识增加了,而是我们的世界和对他的态度变化了。”——T·S·艾略特  相似文献   

16.
韩国科技发展战略述要●辛欣40多年前,韩国还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而现在,它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跻身于世界工业化国家之列。这一切得益于韩国的“科技立国”战略;这一战略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推进科技进步上,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促进...  相似文献   

17.
1.教育改革既是对新文明的最佳对应战略,又是国家发展的大计 如今这个时代并不单纯是时间界限产生变化 的世纪转换期。实际上时间的界限如何划分,从某种程度上看只是一种习惯而已。“21世纪”是按照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时间划分的。那么,重要的并不是那种单纯的时间界限变化,而是历史的内容,我们生活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我们张大双眼看一看世界变化的形势,就会感觉到这种变化并不是什么新变化。因此,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们对这一重大变化,在以其深邃的目光进行洞察的同时,正努力用新的语言对该现象进行描述。“知识信息化”、“全球化”等新的词汇便因此而诞生了。  相似文献   

18.
韩国国防部于2005年9月发表了<国防改革2020规划>.它的核心内容是,"到2020年把韩军目前以数量为主的兵力集约型军队体制转换成以信息和技术为主的技术集约型体制".韩国国防部长尹光雄在发表该<规划>时把此次国防改革定义为,"以信息科技为基础,在增进团结和战斗力发展这样一个合成目标下,通过把革新和改善结合在一起,推进整个国防系统发展的一项综合性工程".韩军声称,此次改革是韩军建军以来首次将伴随防御战略根本性变化的划时代改革.根据这一方案,韩国国防部于2006年正式启动了建立实时战场管理及指挥控制系统,引进尖端武器系统等工作.现将韩军国防改革的由来、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 2 0 0 3年 11月到韩国考察期间 ,我们对韩国的教育体制、韩国的政治和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我们认为韩国教育及道德教育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一 政府和人民普遍重视教育韩国国土狭小 ,人口稠密 ,9 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拥有 4 30 0多万人口 ,资源贫乏 ,产业基本上两头在外。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韩国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 ,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跻身于世界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行列。究其原因 ,除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5 0年代建…  相似文献   

20.
试析社会转型时期的韩国公民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60年代前的韩国的是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人均GNP仅80余美元,属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列,但自1962年起,韩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经济快速起飞,人均国民收入至1991年增至5253美元,90年代后半期以来,更达一万美元以上,在短短30多年里增加了一百多倍,一跃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其国民生产总值在1995年已居世界第11位。韩国作为一个后发型的东方国家,其经济现代化的成功,被国际学术界誉为“韩国模式”。这一模式自80~90年代以来随着韩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转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