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农业大省,全省8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共有4015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约14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4%。而1997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173万余人,仅占当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2%左右。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资中是一个有人口132万的丘陵大县,其中农业人口114万,有农村劳动力65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近40万人.2004年,全县劳务输出人数达2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6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965元.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中,该县狠抓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范明食 《新长征》2006,(8):50-51
通榆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总人口35万,其中农业人口25万,农村劳动力12.5万,富余劳动力达5万人,年新增劳动力1200人左右。自全省开展“一推双带”活动以来,通榆县农村劳动力不断摆脱土地束缚,跨地域跨行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了有组织地外出创业寻找出路的劳务输出热潮,劳务经济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取得了年转移剩余劳动力8万人(次)以上,直接经济收入2亿元以上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经济落后、收入较低的地区向经济发达、收入较高的地区转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的推动力量。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对贵州加快脱贫致富、发展经济、推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贵州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逐年增多。据省农调队调查测算,199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达715.2万人,比上年增加29.1万人,增长4.24%,剩余率达46.0%。据对29个  相似文献   

5.
开县是人口大县和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2002年末全县总人口151万,其中农业人口136万,而全县耕地面积只有100万亩,人均不足0.8亩,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达44万。近10年来,开县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积极探索劳动力转移的  相似文献   

6.
加快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积累了许多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但转移过程中,也出现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大,转移压力大。我国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基数大,增长快。据测算,我国目前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今后5-10年,每年还要新增农村劳动力约600万人。如果考虑到农业投入增加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会进一步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7.
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农村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人。即使20年保持年转移七八百万人的速度,到2020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仍不可能有根本缓解。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8.
图片报道     
清镇劳动力转移先培训后输出清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工作,坚持“先培训,后输出”,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目前,全市有农村富裕劳动力8.98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30.6%。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清镇市从1987年开始着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劳务输出工作,到2005年底,全市共有8.5万农民外出务工,约占农村富裕劳动力的94.6%。2005年至2006年7月,清镇市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63期,培训8633人次,每年均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7500多人,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20%以上。图为清镇市委组织部、人事局举办的农…  相似文献   

9.
彭勇 《当代贵州》2004,(6):24-25
贡献:托起致富增收新希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关键在农民增收;农民增收,核心在农民就业。我省目前农村人口约328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近86%,农业劳动力约2104万人。全省耕地2654亩,按种植业平均每3亩需要1个劳动力计算,有近1300万的农业劳动力可以从种植业转移出来。由于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进城务工成了农民的  相似文献   

10.
吉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农业人口在城市工作,并且在城镇永久居住、平等享受城镇居民各项公共服务而成为市民的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吉安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力度,为促进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2012年,全市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41.6%;新增城镇就业9.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1.95万人;发放创业贷款8.4亿元;工业园区定向培训4.29万人,创业培训0.86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7.21万人;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等等。但是,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吉安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不可避免地碰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探索吉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吉安市"四化"同步、"三产"共进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一个亟需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取得很大成就,仅1998年至2002年期间累计劳务输出482万人次,年均96.4万人次,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21%。然而,由于贵州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很艰巨。据2000年的统计,贵州农村劳动力总数1599.08万人,其中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1305.28万人,在二、三产业就业的267.6万人。全省现有耕地面积2765.22万亩,根据贵州目前的生产力水  相似文献   

12.
田嘉 《共产党人》2013,(6):38-39
正2012年以来,固原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开展与区内外用工企业对接,巩固和开拓转移就业基地,拓展就业岗位,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培育和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着力提升有组织转移就业的市场化水平,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基本情况(一)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目前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68.74万人,其中男性35.63万人,占51.83%;女性33.11万人,占48.17%。从业劳动力61.32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9.21%。其中男性32万人,占52.19%;女性29.32万人,占47.81%。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1999年,该县异地转移在外的劳动力寄回和带回人民币共计503640元,占当年人均纯收入的59.6%;2001年,在外劳动力寄回和带回人民币共计约7000万元;2002年该县邮局共收到在外人口寄回的9万余张汇票,人民币1.0258亿元,是当年该县地方财政收入的两倍多。 这是一组让人惊喜不已的数据。出去打工的青年很多都是村里的能工巧匠,是农村中脑子活、思想开  相似文献   

14.
高占国 《奋斗》2006,(9):14-15
近年来,黑龙江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缓解“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省共转移农村劳动力402万人,比上年增长10.6%;劳务收入达到129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农民人均劳务收入71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今年上半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40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其中,向省外转移102万人,向境外转移13.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52%。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5.
从1978年至1988年,我省有301.2万农业剩余劳动力发生了转移,平均每年达30.1万人。其中,在农村内部各业中转移的达226万人。但是到1989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速度放慢、规模缩小、回流大增等新情况。根据全省35个县105个乡的劳动力情况抽样定点调查,1989年我省农村由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有23.9万个,比1988年转出的减少39%,由第二、三产业转回农业的劳动力达7.5万个,比上年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农民的收入水平。贵州省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至1999年底,全省人口总量达3710.1万,居全国第16位。全省劳动力资源数为2354.6万,其中农村劳动力达1859.8万,占全省劳动力总数的79.0%,这是一支十分庞大的劳动力大军。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慢,  相似文献   

17.
海东地区现有总人口154万,其中农村人口132万,占全区总人口的85%;全区共有农村劳动力67.7万,占农村总人口的51.2%。面对农业人口比重大的实际,近年来,海东地区从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力度,劳务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市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务经济是指农村劳动力利用自身体力和智力以及有限资金在家庭以外就业或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活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湖南是一个中部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因此,深入研究农村劳务经济的现状、特征、问题及对策,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现状及特征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有3680多万人,其中未从业的劳动力资源780多万人,减去其中约150万学生(已进入劳动力年龄),实际剩余劳动力630万人,加上可从农林牧渔业中调出的富余劳动力,我省农村能转移的劳动力有160…  相似文献   

19.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小康社会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底荆门市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有87.37万人,剩余劳动力丰富。今后几年,全市每年将新增初高中毕业回乡劳动力5万人左右,农村劳动力处于新的供给高峰。农村劳动力如何转移,已成为我市当前及今后农民增收、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现结合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谈几点对策思考。一、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农村劳…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劳动力供给过剩,特别是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高达40%,这就决定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有1.35亿,占农村劳动力的30%,另外还有6000-7000万跨地区流动的农村民工,从事非农劳动的农民总数在二亿左右,约占农村劳动力的40%。农村至少还有一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安置。据有关部门预测,2001-2010年全国农村将新增劳动力6350万左右,每年增加630万,如果同期乡镇企业每年能解决500万个就业机会,那么十年累积还将出现1350万劳动力剩余。目前,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吸收潜力非常有限,大中城市下岗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重重。如何化解城乡就业矛盾,如何开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