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儒家肯定"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在处理义利关系的时候,儒家主张"见得思义""以义制利""以义克利",行"义"获"利";其"义利"观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进步都大有裨益。儒家学说十分关切人民的现实生活。在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中,"义"排在第二位。荀子说:"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依照儒家的"义利"观念,"义"与"利"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一定会面临且必须处理的现实问题。肯定义利兼有,是儒家人物辨析"义""利"问题的基本前提,在处理"义""利"关系的时候,如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的发展不仅仅是社会历史的演进,而且还是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一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对生态环境的蚕食.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的背后隐藏的是基本价值的危机,即道德法则与生态法则的失衡.为了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重新认识到了以"自然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为核心的儒家"普遍和谐"观念在现代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类明的发展不仅仅是社会历史的演进,还是人与自然变化的过程。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背后隐藏的是基本价值的危机,即道德法则与生态法则的失衡。为了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重新认识到了以“自然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为核心的儒家“普通和谐”观念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的性质容易确认 ,是敌我矛盾 ,必须高压严打。但是 ,他们借口民族权利和民族发展 ,混淆国家、民族和宗教的界限 ,总是不择手段地煽动宗教狂热 ,为其分裂活动铺垫心理基础 ,增加了反分裂斗争的难度。出于战略主动和持久功效之动机 ,就应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的研究和教育“内化”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中 ,发挥法治观念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中的作用。分裂主义提出的重要问题1 分裂主义利用民族宗教问题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 ,民族分裂势力对新疆进行渗透、破坏和分裂颠覆活动 ,…  相似文献   

5.
高晓波 《世纪桥》2014,(8):36-37
新儒家主义的当代使命是构建中国社会主体文化,加强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当代新儒学主义在构建中国社会主体文化中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助推构建社会主体文化的步伐;第二,加强新时期的民族主义,构建国家层面"政治文化",以新儒学重建社会主体文化。  相似文献   

6.
"文化激进"中的"保守"--胡适文化思想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是中国近代文化激进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术界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其文化思想中的激进色彩,而其文化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往往被忽视.胡适一生致力于国学研究,其功绩是任何一位文化保守者都难以比拟的.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其文化思想有所转变,注意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总之,其文化思想是复杂的,从总体上看,属于文化激进的范畴,但其中也不乏保守的内容和倾向.这种激进与保守的统一,正反映了近代社会转型的复杂.  相似文献   

7.
章胜 《理论学刊》2004,(9):46-47
波普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明确提出的“开放社会”的观念,通过对人的理性局限性的哲学论证,揭示了社会政治问题上“乌托邦社会工程”作为“封闭社会”的内在局限性,进而对其倡导的“开放社会”提出了实行“零星社会工程”的建议。波普对“开放社会”的诠释是以批判历史主义为基本特征的。其理论既建立在关于人的理性局限性的哲学论证基础上,又以西方文明的理性结构作为讨论背景,因而,辨证地对待波普的理论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兰西县有许多党员流动到各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都江堰市委组织部坚持以竺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理念和改革的精神,不断推进组织部的自身建设,致力于服务广大党员、知识分子和干部,把组织部建成了名副其实的境员之家”、吓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推动了组织工作的创新和发展。理念建家”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健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的要求,以健家就是建干部、建人才”的理念,一手抓机制,一手抓办实事,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了党与干部、党与人才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新的理念指导下,都江堰市委组织部建立了组工干部联系知识分子制度、组工干部联系乡镇…  相似文献   

10.
[开栏语]基础理论与应用理会是理论研究的两大组成部分,伴随着理去研先的发展,基础理格的研究领城愈益拓宽,研究的方法不断更新,研究的问题更为深入。基于此,我们从今年起开设“基础理论研究“栏目。我们企盼着,通过这一个小小的窗口,能够较及时而广泛地反映和介绍当前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和进展状况,并造比出良好的理论研究与学术争鸣气氛,为基础理论研究的繁荣与发展克尽一份职责。当代社会中的非当代性因素即传统在当代社会中起什么作用这一问题,在“五·四”时期和本世纪80年代至今,都是国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这两个时期所展…  相似文献   

11.
儒家家庭伦理是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整合纽带。从先秦双向度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有别"到后来的汉代单向度的"三纲五常",儒家家庭伦理的变化折射出了"家国一体化"的社会结构。儒家家庭伦理建构的"家国一体化"社会结构塑造了社会整合规范。伦理乃是一种社会关系,正是在"家国一体化"的基础上,以亲亲和尊尊为核心导向的儒家家庭伦理,得以从家推延至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2.
张英 《世纪桥》2011,(3):50-51
儒家生死观与佛教思想相互影响。儒家以佛教的生死业报轮回说为补充,充当其道德教化的新佐证,既为个体“行善从德”提供了功利性依据,又为现实社会“义命不符”提供了前世因缘,佛教蕴的注重个人行为责任思想与儒家相契合。同时儒家又影响佛教,使儒家道德规范成为佛教所接受和倡导的准则。  相似文献   

13.
"沙漠"与前期京派--文化生态学视野中的《骆驼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理论学刊》2004,(6):120-121
20世纪 30年代初的北京文坛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经历了一段”沙漠”期 ,京派的第一份期刊———《骆驼草》正是在这种独特的背景下创刊 ,本文以此为切入点 ,对《骆驼草》与北京的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动态考察 ,完整地勾画出前期京派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14.
传统法文化观念与现代法治理念的"二元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霞 《理论学刊》2004,(4):102-104
法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分支,它表现为与法律有关的文化观念、文化心理、价值取向、制度表现、文化符号等。现代文化学之父、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在《文化与个人》中将文化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两大结构[1]。按克鲁克洪的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15.
先秦儒家的仁礼和谐型与墨家的兼爱和谐型两大社会和谐思想理论对什么是和谐社会、建立一个怎样的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建设和谐社会、怎样构建和谐社会诸问题上提出了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的系列思想观点,其一系列同异点上包含了不少可以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汲取的有益的因子。  相似文献   

16.
儒家文化中最普及而又不与外来文化重复的是君子之道、礼仪之道、中庸之道,这些智慧都对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中,儒家传统文化以君子之道提升文化的号召力,以礼仪之道提升文化的凝聚力,以中庸之道提升文化的包容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要利用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凝炼儒家精华,汇集创意因素;赋予时代精神,把握科技力量;加强文化的传播,升级话语体系,使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文化软实力,为中国当代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文化建设愈来愈受到各地领导的重视,这是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不过,在文化建设当中,也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首先,在某些地方,上文化项目仅仅是为了赢得上级领导首肯或者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而与老百姓的文化需要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其次,有的文化项目仓促上马,而实际上缺少品位与档次,几乎没有文化含量。某些人造景观还有某些“西游记宫”、“十八层地狱”就属于此列。第三,有的地方在文化建设中只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了人的文化素质提高这一根本,比如高水准的大剧院建立起来了,但观众中则是随地吐痰者有之,粗声…  相似文献   

18.
钟谟智 《探索》2003,(6):90-92
近年来在国外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热"有其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它是西方社会一些有识之士在认识上觉醒的体现,同时也是资本主义深刻的精神文化危机的结果,更是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9.
许大海 《理论学刊》2005,(2):113-114
希腊神话构架了西方文明的经线,"阴阳五行"说则承载着中华文明网格上的纬线,经纬交织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日神"精神和"阴阳五行"说作为两种不同文化的代表,造就了两种艺术设计的不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以德治国"内含着对儒家"德治"理念的合理概括与理论提升,体现着道德对政治的人文、情感观照."德治"是传统政治文化中最光辉的部分,其主体系指统治者或管理者阶层,其内容则包括以德正己、以德利民、以德养廉、以德立公等.若以西方近代法学为参照,儒家的"德治"不属于"人治"的范畴,故"以德治国"与现代民主、法治并非相悖,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建构一个道德、民主、法治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