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袁真艳 《群众》2023,(18):16-17
实体经济是江苏的“看家本领”,更是县域经济的“命脉所系”。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希望江苏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多年来,“产业立县(区)、工业强县(区)”一直是江苏县域经济的发展主基调,如今,各工业强县(区)更是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积极作为。作为传统工业县区,泰州市海陵区以争做服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县域先锋为目标,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根基,  相似文献   

2.
战炤磊 《群众》2023,(18):10-11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强化区域创新,引领产业科学布局,是落实强省之要的重要抓手。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规律和现实诉求,优化创新生态,补齐创新短板,持续推动产业科学布局,助力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强调,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江苏素有重视实业的传统,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当前,必须深刻认识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新变化,采取有力举措,切实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要做强实体经济,就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构建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产业体  相似文献   

4.
正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工业,核心是制造业。工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推进创新创业的重要驱动。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进行的十九大后的首次调研时强调,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省委在推进经济发展高质量的部署中特别提出,要把实体经济作为构建符合发展规律、体现江苏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环境,弘扬工匠精神,把江苏加快建成具有国际  相似文献   

5.
郁冰滢 《群众》2022,(2):22-24
实体企业要赢得市场竞争,不仅要研发技术做强产品,也要善用网络的力量,为产品插上电商的翅膀。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江苏发展的看家本领,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产业电商作为链接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新兴业态,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堵点,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方面可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更是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6.
程德斌 《群众》2023,(15):20-21
<正>江苏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10个具有牵引性的重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其中第2个就是聚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始终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着眼增强产业竞争力和话语权、提升产业安全和韧性、拓展产业覆盖面和价值端,下大力气强链补链延链。近年来江苏不断锤炼制造业“看家本领”,2022年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达89.1、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37%,均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7.
龚晓琴 《群众》2023,(21):32-33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其中第二个是“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招商引资是厚植产业根基、做强产业链条的必由之路,是做大总量规模、实现跨越赶超的必由之路。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近年来坚持“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理念不动摇,发挥台资集聚优势,坚守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9,(23)
<正>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江苏经济发展,2013年初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将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三大重点任务之一,2014年底视察江苏时提出要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2017年底视察江苏时强调要坚守实体经济,推动创新发展。江苏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富美高"的嘱托,不断深入思想解放、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池宇 《群众》2022,(1):34-35
<正>省委书记吴政隆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作为主攻方向。全省工信系统将紧紧抓住发展数字经济的机遇,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主线,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全面建强数字经济。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强调,"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中央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作出战略部署,这对江苏是一个重大机遇,也是应该挑起的重担。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我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基础。江苏是制造业大省,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和  相似文献   

11.
王正宇 《群众》2018,(1):26-26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指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这是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精准把脉.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理当在加快建设实体经济方面有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12.
吴国玖 《群众》2022,(16):12-13
<正>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是强省之基、兴省之本。同时,江苏自然资源禀赋好,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风景秀美。对于江苏的发展而言,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一直寄予厚望,在2013年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地抓产业结构调整;在2017年视察江苏时指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  相似文献   

13.
周伟 《群众》2023,(18):6-7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亲临江苏考察,两次对江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为我们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以《决定》的形式,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作出全面部署,并要求扎实推进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实现江苏制造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明确了奋斗指向、提供了路径指南。  相似文献   

14.
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历史和实践表明,实体强,则经济强;实体兴,则百姓富。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正是靠实业富民、靠实业强省、靠实业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之基的理念,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切实把发展实体经济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努力提升浙江实体经济的发展层次和水平,不断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戚湧 《群众》2022,(4):42-43
<正>产才融合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产业向高端迈进的必然。省委书记吴政隆在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围绕数字经济重点领域、产业园区主战场、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更深层次推进产才融合发展,以人才链的“强”,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产业链的“优”。这为江苏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对接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导向。江苏要围绕产才融合做文章,寻找有效抓手,探索实施路径,致力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的生动局面。当前,江苏聚焦制造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16.
沈剑荣 《群众》2023,(21):4-5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重大任务。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提出,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此后,江苏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对全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了系统部署。10月23日,  相似文献   

17.
苏群 《群众》2022,(11):18-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江苏工作作出重要讲话指示,为江苏发展擘画蓝图、指引航向。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明确提出要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迈上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相似文献   

18.
骆敏舟 《群众》2023,(16):45-4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抢占数字经济这一关键赛道,努力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数实融合第一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江苏作为经济大省,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应主动承担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重大责任,聚焦数实融合,以数字技术的新引擎驱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聚力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经济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但广西工业经济总量  相似文献   

20.
常发轩 《群众》2023,(14):13-1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要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