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伟新 《党建》2022,(11):41-43
<正>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纵贯“两个五年”、衔接“两个百年”、统筹“两个大局”,生动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兴盛气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活力,必将凝聚起全党全国上下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将"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100年来,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有效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引领时代发展潮流。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我们党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的理论自觉。10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在世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中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在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格局中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00年来,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坚持以改革开放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以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以大国担当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自我革命锻造引领时代的伟大政党。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下简称第四卷),生动记录和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领导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第四卷围绕“三大时代课题”,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体现了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何勋 《先锋》2022,(12):31-33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宏大精深,深刻阐释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特别是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为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青羊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落实“三个做优做强”,推进“人文青羊·航空新城”加快成势,努力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成效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和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5.
干部队伍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推动力量,现代化的发展也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干部队伍建设作出明确规定,从党的八大到二十大报告,干部队伍建设相继经历了“四个现代化”进程中初步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面展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深入推进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继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必须要坚持政策和实际相统一,统筹担当意识和斗争精神,注重干部队伍建设一体化推进。  相似文献   

6.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大国外交的核心逻辑。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大国外交的核心逻辑,需要从多维度多层面系统把握。走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理论基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渊源、“两个大局”现实观照、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经验系统总结的四重逻辑体系,建构了理论—历史—现实—实践“四位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图式,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特色,向世界生动诠释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对西方侵略掠夺、殖民扩张型现代化之路的全面超越。  相似文献   

7.
新征程上,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厘清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多重逻辑关联,主要体现在必然目标、本质要求和发展动能三个层面。回顾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历程,深刻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主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方略,一是统筹共建与共享,在全民族共同参与中推进共同富裕;二是统筹物质与精神,在对美好生活向往中推进共同富裕;三是统筹生产与生态,在全方位协调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四是统筹和平与发展,在全方位协调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这些实践的顺利展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关键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要确保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两个确立”。“两个确立”为全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战略思维。我国古人就提出,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毛泽东也曾说过:"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如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次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彰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高超战略思维。从世界视域看,战略思维要求增强全球意识,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审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明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刚刚胜利闭幕的全国两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明确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充分体现了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河北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燕赵大地展现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1.
黄承伟 《新视野》2023,(3):67-7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方略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战略任务;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走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野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逻辑需要从理论维度、推进路径、要素保障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守住“两条底线”,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三个乡村”,扎实推进“三个现代化”,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12.
孟丽 《奋斗》2023,(8):44-4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表明了全面推进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的决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法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系统阐释。“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既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新时代实践需要的切实回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求主要体现为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三个层面。新征程上,要把握好系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着力点,这其中尤其要统筹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各方面关系和各方面利益,统筹处理好将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系,系统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本质要求,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统筹起来考虑,从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强调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党要善于领导经济,要善于引导经济,其中也包括更好地引领民营经济发展。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引领,对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三个倍增”有重要的作用。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努力实现“三个倍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15.
“以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置性论题。中国式现代化面对复杂矛盾的化解诉求、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要求以及世界现代化困局的应对需求,为“以社会革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内在革命性特征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革命的成功实践,为“以社会革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可能性。新时代以社会革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以党的自我革命筑牢政治根基、以革命精神锻造斗争意志、以人民团结凝聚主体力量、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发展效能,唯其如此,才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冯刚  王莹 《前线》2023,(4):4-7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对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发展作出了创新性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宏观构建中注重协调发展,在坚守人民立场中彰显人类情怀,在立足现实中把握未来趋势,在坚持中国特色中顺应世界潮流。深刻理解、科学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源流和内在特质,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出了新的历史时期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宣言书。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现实路径,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党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突破,成功拓展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自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来,学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一论题,对其形成逻辑、基本内涵与遵循、重要意义、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与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对中国式现代化又进行了系统阐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指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百余年奋斗创造的重大成果,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逻辑和深刻的理论逻辑,而且具有合乎规律性的实践逻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要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理路、特色意蕴及实践路径,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比较中西方现代化的差异,呈现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能够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属性,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价值逻辑,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资本至上”逻辑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美美与共”的中华文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超越了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强国必霸”的历史定律。中国式现代化以“五大文明”协同推进,重塑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物本主义的局限性。中国式现代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格局,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征服自然”范式的狭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