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文华 《今日浙江》2009,(24):32-32
绍兴县以纺织块状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坚持纺织产业、轻纺市场、柯桥新县城三者联动,全力打造“国际性纺织制造中心、国际性纺织贸易中心、国际性纺织创意中心”,倾心尽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
程德斌 《群众》2023,(15):20-21
<正>江苏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10个具有牵引性的重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其中第2个就是聚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始终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着眼增强产业竞争力和话语权、提升产业安全和韧性、拓展产业覆盖面和价值端,下大力气强链补链延链。近年来江苏不断锤炼制造业“看家本领”,2022年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达89.1、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37%,均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3.
市人大代表、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欣日前提出书面意见《背水一战加速上海产业转型》,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表象背后更深层的原因——亟待转型的上海产业战略。这是一份高质量的书面意见,其分析背景和意义明晰、阐述问题精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建议客观实在,堪称书面意见“范本”之一。就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各方面政策措施、意见建议已多而具体,现扼要摘登袁欣的观点,吁请齐心协力、关注和推动更深层次问题的解决,真正将危机转化为上海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降蕴彰 《小康》2024,(3):25-28
<正>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要“实施‘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由此不难看出,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能推动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能为县域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县域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区域经济,涵盖了国民经济的一、二、三产业,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流通等各个经济活动环节,有相对完整的经济运行体系。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5.
陈晓东 《群众》2017,(13):39-40
近年来,如皋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决策部署,先后在集中高效审批、综合行政执法两大领域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形成了一批优秀创新改革成果。今年,作为南通集成化改革试点,如皋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向系统化、集成化方向推进,打通层级壁垒、部门壁垒,聚合创新成果,聚力集成改革,积极构建县域治理现代化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国家之间围绕产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作为现代化的核心,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决定大国兴衰的关键因素。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支撑。近年来,广西深入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全面推进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壮大特色服务产业,形成10个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6个千亿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和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但总体来看,广西传统工业占比高、新旧动能转换不畅、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工业化水平不高、支柱产业数量不多等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云龙 《中国发展》2013,13(3):80-83
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该文认为,铜陵市作为中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应准确把握国家政策机遇,针对产业转型的突出问题,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发展的实现途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州市郊区在加速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不断完善科技兴农体系,基本形成了“种养加、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相结合的新格局,加速了全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基本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体系先进的农业技术体系,可以把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在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劳动力不断减少的新形势下,以设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昔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和市委"两个全面"战略部署,把加快转型作为推动发展的主旋律,着力在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中走好昔阳强县之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为进一步贯彻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昔阳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这一难得的政策机遇,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力推进清洁能源绿色布局,全县清洁  相似文献   

11.
叶振宇 《人民论坛》2023,(20):55-59
县域经济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板块,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理论与实践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市场作用充分发挥与政府积极有为共同作用下产业实现动态转型升级的结果。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面向未来,地方政府宜率先从优势特色产业入手,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城市品质,改善营商环境,适时采取有效策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塑造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新业态。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7,(36)
正在固安县政府与华夏幸福合作的15年时间内,固安县财政收入从2002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80.9亿元,截至2017年6月底入驻企业近580家,项目签约投资额近1400亿元。作为中国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从最初深耕固安产业新城,到现在大厂、香河、嘉善、江门等一批可复制的产业新城进入成熟收获期,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在产业新城运营领域已发展成为行业内名副其  相似文献   

13.
<正>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什么要以实体经济为支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海安把科技创新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抓手,在构建县域创新体系方面进行了有效实践并积累了初步经验。海安构建县域创新体系取得初步成效结合县情实际,海安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创新驱动战略。截至2013年,连续五轮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居南通...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5,(4)
<正>根据省领导的要求,省政府参事室和省社科院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分别对海安、常熟、铜山三地"构筑县域经济科技创新体系"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本刊《科教人才》栏目第一期发表了他们撰写的《构建县域创新体系的海安探索》,这一期继续推出《构建县域创新体系的常熟经验》一文。十二五以来,常熟市将创新驱动战略作为全市六大战略中的第一战略,认真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加强政策扶持和工作推进,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其经验性的做法是:——企业研发目标定位于技术引领。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7,(23)
正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且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六个方面描述了新时代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路径。江苏作为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具备率先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势的省份,要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来引领经济行稳致远,既应从全方位把握六条路径,更应特别重视从  相似文献   

17.
<正>产业发展是强桂之基、富民之要。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强产业的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数里行间,且观广西产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2023年产业发展亮点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1%,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7%、3.2%、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3%、8.3%  相似文献   

18.
缺乏资源要素优势的浙江,要破解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瓶颈,只能推进传统经济体系向现代经济体系转型,改变发展方式,最终使"二三一"格局转变为"三二一"格局。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传统的高职院校发展模式已经无法跟上现代教育的脚步,在新时代理念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必然要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文章从高职院校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入手,详细分析了职业教育的复杂性、统一性和关联性特征,论述了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所需要的主要条件,探讨了当前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质量和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改革开放至今已近四十年,广东作为改革的排头兵在经济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居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然而,伴随着广东持续多年的快速发展,其在社会体系建设中的短板日渐凸显,有必要深入反思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寻求社会体系建设的创新之道。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对广东发展做出"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广东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担当,也为广东寻求社会体系建设的创新之道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此,探索构建适应广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社会体系显得非常必要。在我们看来,均衡的共享格局、有序的公民参与和社会稳定的治理体制共同构成了与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