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指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必须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纵观建省办经济特区初期的"十万人才下海南",以及探索建设自贸区、自贸港时期的"百万人才进海南",海南人才发展始终绕不开总量不大、结构矛盾等问题。对此,本刊记者就上述问题对中国人事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强调"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建设海南自贸港,关键在于人才。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全面开局之际,海南人才工作部门将勇担使命、抢抓机遇、实干创新,坚决贯彻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部署要求,加快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战略,推动全省人才事业超常规发展,广聚四方英才,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制约海南发展十分关键的因素。习总书记要求,“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构建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5月6日,省委书记刘赐贵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刘赐贵强调,要充分发挥海南优势。加快构建符合海南实际、具有海南特色的人才发展机制,让各类各层次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在引才用才上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范例。5月14日,省长沈晓明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时强调,人才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定性因素,要以满腔的热情和细致的工作,把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细化、实化。本刊今起开设《人才战略》栏目,为我省“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更好落地实施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必须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关键支撑.海南省始终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上大胆创新,努力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使海南成为人才荟萃之岛、技术创新之岛.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必须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并要求"坚持五湖四海广揽人才,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有突破",为海南人才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如何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6.
正事业因人才而兴,民生因就业而稳。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的新历史时期,省人力资源开发局勇立潮头,扛起担当,在人才服务、就业脱贫、就业服务、创业帮扶等方面,锐意创新、积极作为,从归国博士的人才身份认定到贫困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到农村创业者的指导帮扶,省人力资源开发局努力将公共人才就业服务覆盖到每  相似文献   

7.
<正>人才的国际化程度,是衡量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省委书记刘赐贵多次强调,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不能光打自己的"小算盘",更要着眼大局、服务全国,做到"两个注重",即招商更加注重引进外资,引才更加注重引进国际人才。  相似文献   

8.
政从正出,财自才来,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则应具备“十才”意识: 重才之识当代经济、文化和一切社会事业发展的竞争愈来愈演化为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载体是人才,现代生产需要人才,现代管理需要人才,现代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同样需要人才,没有高素质的人才是难以搞好我们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正加强人才培养,必须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所总结的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遵循这一人才事业发展规律,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为培养德才兼备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作出积极贡献。好的环境能够造就人才成就事业,坏的环境则会埋没人才败坏事业。  相似文献   

10.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为世界人才发展提供机遇。必须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揭示了我国发展与全球引才、用才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了我国全球引才的目标方向,为做好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1.
袁浩 《今日海南》2010,(12):25-25
海南要建设好国际旅游岛,人才工作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今年8月底举行的海南省人才工作会议上,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卫留成在讲话中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以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功夫抓好人才工作,为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实现海南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更加可靠的人才支撑。时过数月,  相似文献   

12.
正说到海南口腔医疗事业的发展,少不了提及两套"车":车坚本、车道闯父子俩。海南建省之初,他们登岛创业,近30年与海南同风雨,共命运,从1994年设立在汇通大厦1000平米的小医院跃升为3万余平米的现代化三级口腔专科医院,填补了海南民营医疗,尤其是口腔医疗领域的多项空白,改变了这一领域长期以来医技、科研、人才、服务、管理的落后局面。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结合共青团的实际,在团内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必须做到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服务党政工作大局之“实”;求青年成长成才规律之“真”,务团结教育服务青年之“实”;求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规律之“真”、务新世纪新阶段共青团事业发展之“实”;求社会主义市场经一起来,把握想问题、办事情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尊重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规…  相似文献   

14.
黄凯 《创造》2023,(4):79-8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山市结合工作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柔性引才工作上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发挥好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创新工作机制,做活柔性引才文章。  相似文献   

15.
正海南因改革开放而兴,在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海南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海南水务事业在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同样烙下"改革、发展、法治"的时代印记。改革改革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不变的主旋律,同样也贯穿  相似文献   

16.
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室)主任工作思路要有超前性顾正伟办公室工作是因领导机关或领导工作的需求而产生、而存在、而发展的。先有领导管理活动而后才有办公室的辅助管理活动。因此,尽管办公室服务对象是多层次的,但服务的重点则是领导的管理活动。就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而言...  相似文献   

17.
张宁 《群众》2014,(11):60-61
<正>"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江苏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努力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加快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才强省提升,人才已成为全省发展强有力的后盾和支撑。优化环境栽引凤之桐"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但创新的事业,不一定能呼唤来创新的人才。只有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作为人才工作的  相似文献   

18.
某企业以优厚待遇从高校引进两名专业技术人才然,而这两位人才工作不久却,因企业结构调整转产而,失去了用武之地可。当这两人向企业提出调走时,企业负责人却以合同没到期为由拒,绝他们离厂并,决定让他们从事行政工作。这家企业能以优厚待遇引进人才表,明企业负责人是有求才之心的但。问题是求,才更要用才。当引进的人才难尽其用时要,么创造机会为他们提供用武之地要,么鼓励并支持他们寻找新的合适岗位而,不能将人才囚“起”来既,不发挥他们的作用又,不让他们流动这,对企业和人才双方都是没有益处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才流…  相似文献   

19.
正乡村人才振兴,既要做好引才工作,也要做好育才工作,更要做好用才工作。只有做到精细育才和精准用才,最大程度激发乡村人才活力,发挥好乡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才能激起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推进广西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人才振兴的组织之基。要着力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德清县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探索人才柔性流动方式,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以智力服务为核心,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逐渐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柔性引才方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