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35年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历史先河。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历次"三中全会"均聚焦改革。十二届三中全会主题是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十三届三中全会主题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十四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农村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七届三中全会主题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从回顾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六次"三中全会"的特点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的改革,而且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为推进中国改革  相似文献   

2.
莫翔 《探索》2011,(2):159-164
社会主义是中国改革不能突破的制度边界,制度边界的确立,既确定了中国改革的方向,也形成了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原体制资源的保护线;通过在中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为中国经济改革建立了社会稳定与安全的防线;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说取得了成就,其实质在于作为个人、家庭和企业的"经济人"有了最基本的经济自由;迟滞的政治改革是中国改革的难题所在;在社会全面转型趋势中的中国改革,却面临着改革的选择——"改革"与"变革"。  相似文献   

3.
经济转轨路径选择的初始条件约束--中俄改革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芬华 《求实》2003,(3):38-40
不同的初始条件决定了中俄不同的改革模式.非理论指导特征,第一行动集团的二元目标约束以及较为单一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决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模式.而古典理论指导下的俄罗斯体制转轨,却走出了一条激进改革道路.中国改革的渐进模式决定了改革战略的框架和实施时序,也保证了改革过程中的政治局势和经济发展态势的稳定,因此发挥了制度创新在中国的比较优势,从而取得了显著的改革绩效.研究改革路径选择的条件约束,对中国经济体制的"体制内"改革来讲,具有重要的史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曾芳芳 《求实》2006,(Z2):249-250
一、当前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尤其是在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之后,我国农村金融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在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在农业发展面临转型与升级、农村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农村金融体系中仍存在许多不利因素,成为制约"三农"问题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四题姚鸿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也对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研究农村经济改革、发展问题,已是当务之急。一、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就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土地政策,在这期间虽然也出现过波折,但是不能否认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打破原有的人民公社时期体制,把中国的土地政策推进到了改革阶段,从包产到户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发展与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进步与社会的稳定,对当下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20年了。在这20年里,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不仅原有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僵化计划经济体制,在相当程度上已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经济的年均发展速度,比改革前提高了60%;人均生活水平,每年...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可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既不在农村内地,也不在城市中心,而且在靠近城市的农村地带。这个地带,既易于接受城市经济的辐射影响,又不像城市那样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领导人如果有胆有识,率先改革,就会出现飞速发展,就会出现奇迹。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大邱庄位于天津西南30公里,距天津机场45公里,离天津港60公里,紧靠京沪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总面积9平方公里。当年这个村庄的负责人就说,"农民光靠啃土颗粒会永远受穷,就是过去的地主也只有兼营工商业才能致富。"因此,他们率先办起乡镇企业,发展极快,闻名全国,其经济实力有中华第一村之称。笔者在1988年"中国经济开放与社会结构变迁"研讨会上,曾论述了这个村的社区结构变迁,本文着重分析大邱庄社会阶层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历来是广大农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由于原有财务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一些村财务管理混乱,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影响了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随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深化,建立一套与新的税费制度相适应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宁杭  兆康 《唯实》2008,(11):7-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创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又为深化农村改革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伟大实践和成功经验,为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集体合作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