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的政府与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争议问题。关于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之争,随着此次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成为争论焦点。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政府与市场相脱节,在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无度使用。无论是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已见成效的措施,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都表明,市场和政府的作用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而决不可时立起来。  相似文献   

2.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俄罗斯与中国有着不同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却无一例外的强化了政府的力量。政府在危机中扮演了双重角色,一方面要弥补自身缺位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拯救市场,直接承担了化解危机的责任,政府角色在危机后如何调整深受关注。危机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启示,从全球来看,应当提倡政府的政治责任优于市场理性,看得见的手要从微观经济中逐步撤出,各国都要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西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在政策取向上选择了以效率为主的价值取向、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功能取向和以强制性和混合型为主的工具取向。这对于弱化金融危机的影响,使经济尽快复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使社会公平问题更加突出,政府的社会职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生程度不同的扭曲。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会涉及到诸多的行为转换,政府政策取向的转换尤为重要。政府政策必须实现以效率为主的价值取向向以公平为主的价值取向转换,实现以经济功能取向为主向以社会功能取向为主的转换,实现以强制性和混合型政策工具取向为主向以自愿性政策工具取向为主转换,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要从根本上实现政府政策取向的转换,必须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经历了两年左右的大调整。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何时到来,可能是两年、三年亦或八年、十年甚至更久。在这一被称为后金融危机时期的阶段,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人们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潜力和未来的力量高度关注,也引起对这些区域的新一轮争夺。在此背景下,我国及时调整对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重要领域的话语权和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力。云南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面向的恰恰就是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其建设关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格局的形成,将会极大影响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既是一场灾难,更是一笔财富。它再一次证明市场经济体制都必须有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这两只手调节,并提醒我们警惕中国威胁论,慎提中国模式论。对于美国来说,市场的问题在于缺乏政府的有效监管;对中国来说,恰在于监管太死、创新不够和监管不科学。  相似文献   

6.
任何理论都不具有万能的适应性,政府干预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理论也非万能良药。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没有终极的模式,政府与市场皆不完美,属于不完善事务之间的选择。金融危机只是给了一个将市场至上主义者所造成的极端局面拉回正常轨道的契机,我们必须学会在变动中寻求政府与市场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2009年下半年我国一些地区劳资事件集中爆发。在分析影响劳动关系变化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总结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并从就业形势、就业质量、就业稳定性三个纬度挖掘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但世界各国还没有从危机中完全走出来。金融危机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持续产生影响。金融危机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型国家的主体是企业,民营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活力决定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通过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产业特征和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创新面临的问题,最后从民营企业自身角度提出解决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必须进行反思和研究。新自由主义下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反对政府的调控干预,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显示出了缺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应该从社会发展的具体需要出发,可以从公民社会、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角度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为政府和市场确立合适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0.
邓集文 《行政论坛》2009,16(6):20-24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出口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产生负面影响。政府适时适当干预市场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种策略选择,具体策略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在政府干预时选择发挥市场作用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另一策略,具体策略是推进生产要素、自然垄断行业、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总括而言,在市场与政府的组合间选择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无疑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但政府也存在政府失效的问题,转型期政府与市场的界限不能完全予以确定,然而政府由无限政府逐渐向有限政府转变,会减少政府失效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金融危机击破了市场万能论的神话,各国政府纷纷救市.事实上,政府对经济危机的发生负有责任,即政府的某些言行助长了经济泡沫的形成,政府任其了某些行业泡沫的形成,对基于垂直型国际分工的国际贸易格局带来的恶果听之任之.因此,政府需要规制市场行为,即对金融市场的规制应该有新的思路,对经济"大鳄"操控资本市场或房地产市场的行为必须加以限制,对借贷行为不能放任.政府干预市场的政治理由有三:维护社会稳定,提振社会信心,维持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韩国1987年以来的政治民主化转型为背景,通过观察NGO与政府关系的变迁过程,探讨民主化进程中NGO的状况及其对政治民主化、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塑造功能,以期为准确理解和把握韩国民主政治的转型与发展以及NGO的功能和价值提供新的解读视角和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郊区化进程中无序蔓延的表现特征主要有:加速度、低密度蔓延;拼贴式、破碎性蔓延;蛙跳式、跃迁性蔓延;非配套、非同步性蔓延;功利化、矛盾伴生性蔓延等。其带来的潜在隐患主要包括:对我国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生态安全以及城市健康运行造成的隐患。应对中国城市郊区化进程中无序蔓延的政府策略主要有:政府角色的转变;政府引导方向的转变;政府规划编制的转型;政府推进城市拓展模式的转型;政府郊区建设、管理与保护的转变等。  相似文献   

15.
危机事件中的政府形象和政府危机公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9.11”事件标志着政府危机时代的到来。危机对于政府的形象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政府在危机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公众的审视,对政府自身的形象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政府形象产生“挤出效应”。从而,政府危机公关应运而生。危机事件的特点和政府公共职能的特性决定了政府危机公关的特征。政府危机公关是建立在法律、技术、管理和社会4个支持平台上,在危机的预备期、冲击期、恢复期3个阶段从信息、行为、心理3个方面全面展开危机公关。  相似文献   

16.
中外党政关系比较与中国党政关系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是中国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关系。本文从中外比较的角度,剖析了苏共在处理党政关系上的教训,介绍了西方一些政党在处理党与国家政权关系上的有益做法,回顾了我们党处理党政关系的历史,提出建构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中国特色党政关系的一些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化时代,各国政府管理改革的趋向之一就是运用信息通讯技术使政府绩效最大化、最优化."电子化政府"的提出和建构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一个鲜明例子.政府管理在网络化时代应具有的特点是科学化、信息化、公开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加入WTO的临近 ,国内政府和理论界对加入WTO后给我国带来的影响研究日多。但总的说来 ,各级政府对加入WTO后可能带来的风险、面临的挑战还重视不够 ,各种研究多侧重于经济对策方面 ,系统分析加入WTO后对我国政治体制尤其是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加入WTO实质就是加入经济全球化。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就要求政府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 ,承诺按照国际规则和惯例办事 ,遵守多边贸易规则。所以 ,除各产业的应对措施外 ,我们更应在体制方面 ,尤其是政府管理体制方面探讨与国际接…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与市场:尚未结束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是各国政府管理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20世纪思想理论界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20世纪末,在政府和市场的较量中,市场重新获胜,而政府在不断退缩.更有人认为,在21世纪,由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冲击,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下降.本文在评述国外新近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社会的新现象,质疑了上述观点,指出政府在新世纪里不仅不会衰退,而且还有重新崛起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指政府与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普通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状态决定了政府角色的基本特征。一般来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与社会是一体化的,政府是万能的、权力是无限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社会是二元化的结构,政府的能力和作用是有限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小政府大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