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特区一开始就是作为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试验场而设立的,随着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的"试验场"作用应逐步发展到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宣示了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决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下称中央12号文件),在继往开来的历史关头对海南改革开放描绘了新的蓝图。海南水务系统学习贯彻中央12号文件精神,最根本的是学习领会并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3.
在长江经济带湖北段设立经济特区的设想张泓1、十四年改革开放无疑使中国的经济实力迈上了崭新的台阶。但是,十四年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实践中应引起注意的问题是,沿海与内地的关系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经济特区,保税区均设在沿海,内地虽有一些开发区,但终因开放...  相似文献   

4.
正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宣示了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决心。党中央赋予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新使命:要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下称中央12号文件),在继往开来的历史关头对海南改革开放描绘了蓝图。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2008,(5):8-10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作为我们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特区的诞生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而且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历史重任。海南经济大特区虽然晚后十年出生,  相似文献   

6.
《今日海南》2009,(1):F0002-F0002,I0001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之际,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海南未来,力求在促进海南又好又快发展上有新思路,在体制创新上有新突破,在对外开放上有新举措。  相似文献   

7.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一个以经济特区为基地,沿海、沿边、沿江地带并正在走向全方位、立体化的格局。 一是建立经济特区。在国土上划出一块地方实行有别于国内的特殊政策,采取减免关税及其他优惠办法,吸引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  相似文献   

8.
1997年4月28日,海南省哲学学会在海南省委党校举行“海南如何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小型理论研讨会,到会理事就这一中心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海南特区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经济特区的第一标志,没有对外开放就无所谓经济特区,具有较高的开放度是海南经济特区的显著特点,又是海南再创新和再发展的支撑点,开放把海南推上了时代发展的快车。自建省办大特区以来,海南全省工农业生产待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87年的55.88亿元上升到1996年的383亿元。对外开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特区从设立、开发到逐步壮大,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经过15年艰苦的探索与奋斗,经济特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推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充分发挥了“窗口”、“试验田”、“排头兵”的作用。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作出的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英明正确的。由于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经济特区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久前,江泽民总书记对经济特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经济特区要为加快建立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积极探索和创造更好的经验;经济特区要通过深化改革和…  相似文献   

10.
自从一九八○年开始,我国先後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市举办四个经济特区已经四年了。社会主义的国家为什么要举办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这是许多关心中国的读者经常提出的疑问。  相似文献   

11.
梁宏  杨丹娜 《重庆行政》2010,12(4):98-101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在过去的30年里,深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很多。开拓率先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无疑是其中最具特色的。深圳“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地闯和试;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大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2.
正潮起海之南,改革再出发。"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国内国际大局、着眼于新时代、着眼于未来,充分肯定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功绩,深刻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的宝贵经验,对经济特区改革发展提出新要求,宣布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改革开放的步伐较大,目前已形成了市场经济很活跃的经济特区、技术开发区以及沿海开放带。西部地区则受地理条件和通讯、交通运输不便的制约,对外开放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把我国黄河流域和内陆腹地的广大地区同欧亚两大洲的许多  相似文献   

14.
朱华友 《今日海南》2006,(11):27-28
《江泽民文选》集中体现了江泽民同志的对外开放和特区建设思想,尤其是经济特区建设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邓小平关于特区建设的理论。——要把发展经济特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1992年以后,我国全面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全国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随着原来只有经济特区才有的某些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在内地不少地区逐步推行,围绕经济特区的争论开始增加,有些人认为经济特区已经不“特”了,经济特区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有些人认为经济特区即使办,前景也未必美好。对此,江泽民同志多次提…  相似文献   

15.
陈雷刚 《传承》2012,(9):4-7
杨尚昆在广东实际工作大约两年。两年中,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广东为阵地,勇于探索,锐意进取,争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他解决广东历史遗留问题,培养广东地方干部;解放思想,实施农业生产改革,提倡农业现代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推广"清远经验";一心一意谋求改革开放之道,推动试办经济特区,支持经济特区的发展;主政广州,力主改革"破冰"先走一步,建设祖国南大门等,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和心血,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新时期广东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和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我国改革开放走出稳健的第一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毛宗城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这项政策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但是根据中国国情实际,中国政府采取了首先以沿海地区为重点,逐步向内地梯度推进的步骤。八十年代,中国形成了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组成的沿海开放地带。经济特...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40年前,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30年前,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海南建省、办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开启了建省办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乘着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18.
一、经济特区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社会主义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是加快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新路子和有效途径。18年来经济特区依靠中央给予的带有“含金量”的特殊的、优惠的政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改革,促进了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19.
正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4月的海南已然是春风和煦、枝头添绿。今年这个4月,我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迎来了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30年来,海口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海南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历史使命,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砥砺奋进中阔步前行,谱写了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省会城市改革开放的恢弘华章。  相似文献   

20.
赵白鸽 《新东方》2008,(11):11-12
创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立足全局谋一域、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海南,就如同改革开放全局中搏弈一枚关键的棋子。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省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省肩负着改革开放试验场和开创大特区事业的双重使命。同时,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基础薄弱、资源短缺的省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