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的思想文化成果,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现实意义。马克思说过,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产生的必然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质内涵。同时从意识形态的建设方面来谈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要求。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宣传思想战线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扎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抓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是我们党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我们要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3.
金鹏 《前沿》2012,(22):43-44
2007年,我们党在召开十七大时,就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任务.应推动该价值体系大众化作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中的重要任务来抓.而实现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在实际上就是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也就是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民众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不仅是政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也是增强新时期党执政合法性的行之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吴新莉 《世纪行》2007,(12):40-41
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抓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是我们党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及其应对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我国意识形态构成主体及其地位、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客体和意识形态传播的路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从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新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力求在引领的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增强引领的导向性、主动性、科学性、层次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6.
李俊 《传承》2010,(36):66-6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重新构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显得十分紧迫。因此,针对当前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纷繁复杂的现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健康发展、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永在 《理论月刊》2008,2(2):13-15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则是社会意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阐述了社会意识形态特点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及其二者的辩证关系,详细地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科学论断,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志愿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报告中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志愿服务放在一个部分进行表述.表明党和国家已经把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到了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和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高度.志愿服务活动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导向,适合中国的国情,与中国的主导文化和意识形态相融合,才能在中国得到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成为信仰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志愿服务活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信仰的重要中介.必须坚定不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社会志愿服务的全过程,才能使中国的志愿服务担负起配合党和政府的改革政策、发挥其经济服务与社会支持功能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蔡华东  陈书华 《政策》2007,(6):45-4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任务,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不断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党报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不遗余力地传播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在引领社会思潮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视角审视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秋迎 《前沿》2010,(7):141-14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科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双重作用,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不断赋予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色、实践特点和时代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全家悦 《前沿》2012,(14):29-31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文化价值集中体现在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包容性和普适性,连续性和创造性,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增强党的合法性基础。现在我们党逐步由以往"政党的强势主张"乃至"意识形态化的规定"的方式,过渡到现在寻求"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的文化价值规定方式。这一规定方式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根本方向是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主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2.
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社会共同价值理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承载媒介,要注重构建核心价值理念的社会引领地位。要注重加强全社会尤其是重点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还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机制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理论领域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  相似文献   

13.
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社会共同价值理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承载媒介,要注重构建核心价值理念的社会引领地位。要注重加强全社会尤其是重点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还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机制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理论领域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它的产生与发展源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责任担当,需要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15.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反映着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即对一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引领本国社会成员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在二十四个字的基本要求中,都能从儒家文化中找到丰厚资源或元素。我们既要从儒家文化中汲取智慧,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同时要发挥儒家文化的育人作用,推动当代国民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规约性与青年价值观的偏离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一个核心价值体系,它规约和引导着社会多元文化价值体系,对青年个体价值和青年社会价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主导作用。青年群体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规约下具有自身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一方面青年价值观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和样式,另一方面青年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偏离性。  相似文献   

17.
苏雪芹 《前沿》2013,(4):12-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是引领社会思潮、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和谐民族关系的精神纽带。促进民族地区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价值认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对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继强 《前沿》2014,(3):4-6
目前网络因其开放、便捷、隐匿等特性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激荡的新领域。在改革的黄金期和矛盾的凸显期并存时,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获得新的传播机遇,同时又遭遇新的挑战。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之利,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健康发展,应坚持网络内容建设的主旋律和舆论导向的正向性,同时对不同的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又应有力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爱英  姜正国 《求索》2010,(2):52-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概括了我党思想文化建设的历程和经验,标志着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也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阐明了我党思想政治理论创新的基本内容和前进方向,对思想政治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实质与精神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或核心地位的价值观的系统性存在,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基石和支柱,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其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其社会性质的特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