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恒足 《前线》2013,(4):87-87
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带一幅画拜访齐白石,请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艾青听后,赶紧收起了这幅画,回应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您换。”齐白石见换画无望,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艾青带来的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艾青走后,齐白石整天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儿子发现父亲一直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描红”。  相似文献   

2.
《天津支部生活》2010,(4):55-55
你“跳槽”了吗?在眼下,这是一句很平常、很普通的话,意思也很明白,那就是,你有没有炒老板的“鱿鱼”?你是不是还在原来的地方工作?殊不知,在明清时,“跳槽”一词却是青楼用语,含有狎邪之意,相当不雅。  相似文献   

3.
在下小时候听大人讲过一个故事,至今仍印象颇深:某甲拿着刚吃了一口的鸭蛋大叫:“怪了,怪了,以前吃的鸭蛋都是淡的,今天怎么是咸的?”坐在旁边的某乙说:“你真是少见多怪,连这等简单的事儿都不懂,……”某甲忙催问“那你说为什么是咸的?”乙更是得意了,“不是...  相似文献   

4.
尚霞 《党建文汇》2006,(4):52-52
某企业的一名销售人员兢兢业业地工作,并取得了不小的业绩。年终,总经理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由于本年度你工作业绩突出,公司决定奖励你10万元!”业务员非常高兴,谢过总经理后拉门要走,总经理突然说道:“回来,我问你一件事。今年你有几天在家陪你妻子?”该业务员回答说:“今年我在家不超过10天。”  相似文献   

5.
吴群 《党建文汇》2008,(6):54-54
“王老师,你考上公务员花了不少钱吧?” “考试很公正,不用花钱的。” “不花钱?你上面肯定有人!”  相似文献   

6.
遭遇突发事件该怎么办?有了烦心事该向谁诉说……别着急,有困难,可以找“市长”:只要你拨打“市长公开电话”63854444,或轻轻一点鼠标,给“市长信箱”发一封“伊妹儿”,就会有人——甚至可能是市长——帮助你。  相似文献   

7.
论“好处”     
论“好处”“好处”可意会不可言传,玄之又玄。你想办事吗?对不起,先得看有没有“好处”。没有“好处”不办事。你磨破嘴,跑断腿也无济于事。你说你条件够了,够条件的人不止你一个,僧多米少,对不起,轮不到你;你说你告,那就告去,告还得有“好处”,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8.
日,去某镇党委办公室为一份新闻稿件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属实”,执掌公章者问我这稿件“老板”看过么?我莫名其妙至极,“老板”?老板是谁?他见我连老板是谁都不知道,仿佛见到了外星来客,随即客气地说:“是咱书记嘛,你先请他看一下我再给你办”。我方才明白,“老板”者书记也,心里咯噔一下,若骨鲠在喉,既无法下咽又无法吐出。我们伟大的党从诞生之日起,便以解放天下无产者为己任,凡为此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一切仁人志士,不论国家与肤色皆视为“同志”,“同志”者,志同道合者也。在战火纷飞、漫长而艰苦的岁月里,许多人为获得…  相似文献   

9.
“你的老板最近让你做什么?”问这句话的人不是打工仔,而是某高校的一位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而非老师,这是当前各高校研究生们为导师打工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三种人”的对话元明一天,两位大学时的同学相聚,戴眼镜的对穿西装的说:“如今培养年轻干部你是尖子,这回有戏了吧?”“唉,你老兄还是那么呆头呆脑,书生气十足。现世而今俺们那一块是用‘三种人’。什么尖子锤子的,别做梦啦。”“喂,我说你有没有搞错啊,‘...  相似文献   

11.
孟庆荣 《党课》2009,(5):72-75
曾经有媒体这样采访普通群众:“假如你有权,你会不会腐败?”没想到大多数人的回答竟然是,“我可不是圣人,那是说不准的事,说不定我也可能成为腐败分子”“大腐败可能不会搞,小腐败也会弄一点,吃点、喝点、捞点算什么啊”“先捞他一笔,弄他个无后顾之忧”“你捞我也捞,大家一起捞,法不责众”“周围的人都腐败,你不腐败行吗?  相似文献   

12.
2009年5月,为了出版新书《蚁族》,廉思找了8家出版社。当时,他信誓旦旦地对一位编辑说:“这书肯定会火。”但对方说:“你以为你是易中天还是于丹?”后来他自己垫了3万元出版费,《蚁族》才得见天日。  相似文献   

13.
“书记,我的身份证掉了,想补办一个?”“没问题,我先帮你垫钱办上,办好了交给你!”  相似文献   

14.
汪代华 《党建》2009,(3):51-51
编辑同志:“尽快是几月几号?有关部门是哪个部门?得力措施是什么措施?老百姓找你办事,你这样的答复人家能满意吗?这是不负责任、不讲效率的表现!”日前,王峰土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亮在乡镇现场办公会时,对一些干部喜欢用的“模糊语言”提出了尖锐批评。  相似文献   

15.
薛峰 《当代党员》2014,(8):30-30
网友“西风烈”想开一间时尚小吃店。“招牌要时尚,要有个性Lo—go。”他琢磨着。想了三天,“西风烈”都没找到好创意。于是,他向朋友求教。“你不如找威客网站帮忙。”“威客?”“就是网站聚集了一批专业服务供应商,针对你的服务需求提供相关服务。”“西风烈”心里一亮。那天夜里,他找到了猪八戒网。点开网站首页,“西风烈”就惊呼出声。  相似文献   

16.
深夜,张副县长正做着甜甜的美梦,突然被长时间冷落的夫人推醒,张副县长还以为有什么急事,迷迷瞪瞪地急忙爬起来问夫人有何事?只见夫人板着面孔,没好气地问:“五年前你从家里拿走两万元说去投资,但到现在也不见经济效益,是不是在外泡妞花了,你今晚必须给我讲清楚,不然我就和你没完。”张副县长一听问那两万元,再看看夫人那威逼的样子,揉了揉那双睡眼,笑嘻嘻地对夫人说:“我的确是‘投资’了,别胡思乱想。”夫人追问道:“你投到哪个企业去了,我怎么没听说有分红?”张副县长笑咪咪地用指头捐了一下夫人的脑门儿说:“你呀真…  相似文献   

17.
“今天你被‘人肉’了吗?今天你‘人肉’别人了吗?”在当下的互联网世界,“人肉搜索”正热得发烫。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金堂县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面对党旗问三问”活动,具体内容是普通党员问:“在党旗下,昨天,你说了什么?今天,你做了什么?明天,你将留下什么?”干部党员问:“入党为了什么?在职干了什么?为民做了什么?”使不少党员干部在“面对党旗问三问”活动中重新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受到群众的广泛称赞 时下,一些党员和党员干部在抓经济建设时,忽视了思想建设。比如在工作作风上,有的党员干部“公仆”意识淡薄,叶群众提出的问题敷衍搪塞,常常是说得…  相似文献   

19.
《讽刺与幽默》刊登了一幅令人深思的漫画:气氛庄重的“全乡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台上,五名乡党委委员正襟危坐,而画外音却极不协调——下面请我们老板,张乡长作工作报告!乡长咋成了老板?画中已有妙解。不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互相称谓确实是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同志”之声越来越少,不能不让人心忧!现在,在一些公共场所,很难听到以“同志”相称了,倒常听到“先生,欢迎光顾!”、“老板,您要什么?”之类听起来很别扭的称呼。据《文汇报》报道,“老板”在沪上风行,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20.
湘中飞舟 《党课》2010,(2):72-73
记者在采访一位德高望重、成就辉煌的为政者时问道:“你在领导岗位上取得如此成就,有何秘诀?”对方笑曰:“《论语》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