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意识形态权力、军事权力是现代权力网络的四大维度。在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权力运作的特点突出表现为集中化与局部化—扩散化的运作类型、科层化的组织型态、可持续性财政体制和市场化与货币化同步的制度安排以及内部规训、内部靖绥与反思性监控的运作机制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权力普遍存在于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之中,它有多种形式.权力既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国家的产生是权力集中的结果.自产生以来,国家从众多的权力组织中脱颖而出,逐渐发展成为最主要的"权力集装器".随着权力集中与分散的辩证发展,国家得以产生并不断演进.本文试图以欧洲和中国为例,梳理出权力集散的辩证发展和国家演进的脉络,以求更好地理解权力集散的性质和国家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3.
政府权威是政府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权力性因素逐步减少,导致政府的权力性权威明显弱化。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尤其需要加强政府权威。政府权威由政府权力性权威和非权力性权威构成,在其权力性权威弱化的情况下加强政府权威,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大力强化政府的非权力性权威。  相似文献   

4.
赵建伟 《传承》2009,(22):124-125
民主不是绝对的,极端的民主会导致无政府主义,会危及国家权威;国家权威的作用在于保持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冲突,从而产生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使社会朝着统一的理想、目标和方向迈进,然而,否定民主的国家权威却会导致专制主义。对于民主和国家权威之间的关系,我们只有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一更大的背景来考察,才能对二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达到协调二者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民主不是绝对的,极端的民主会导致无政府主义,会危及国家权威;国家权威的作用在于保持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冲突,从而产生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使社会朝着统一的理想、目标和方向迈进,然而,否定民主的国家权威却会导致专制主义.对于民主和国家权威之间的关系,我们只有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一更大的背景来考察,才能对二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达到协调二者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童中贤 《桂海论丛》2003,19(3):14-16
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是属于人民的 ,具有人民性。与人民性对立的国家权力是其对自身本质的异化。不同的社会形态 ,国家权力的人民性表现是各不相同的 ,当然 ,完全一点表现都没有或完全百分之百地表现也是不存在的。在实际生活中 ,人民的力量必须足以约束国家权力 ,使国家权力沿着服务人民权利 ,维护、促进而不是损害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向运行  相似文献   

7.
8.
9.
国际制度作为规定国家权利与义务的集合,在当今国家间关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在国家利益的界定中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以物质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权力因素,国家因权力因素的变化而不遵从国际制度的情形时有发生,表现为因总体权力结构的变迁导致的对国际制度的违背,总体权力结构不变而国家间相对权力变迁导致的对国际制度的违背,及某些问题领域权力结构变迁导致的对其他领域国际制度的违背.  相似文献   

10.
合法社会权力包含良性社会权力和不良社会权力,良性社会权力在公民权利阵营里帮助制约国家权力,不良社会权力反而侵害其他公民权利。国家权力应培育和支持良性社会权力,而当不良社会权力侵害其他公民权利时,国家权力应勇于且善于制止,努力实现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国家(modern nation-state)是广大后发国家政治发展的目标指向。社会转型时期,如何通过“国家政权建设(State—making)”,构建现代国家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东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以杜赞奇的解说为观察点,通过对“权力的文化网络”这一诠释“国家政权建设”新范式的分析,试图把握当代中国现代国家成长的些许条件。  相似文献   

12.
论合法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动态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法社会权力包含良性社会权力和不良社会权力,良性社会权力在公民权利阵营里帮助制约国家权力,不良社会权力反而侵害其他公民权利。国家权力应培育和支持良性社会权力,而当不良社会权力侵害其他公民权利时,国家权力应勇于且善于制止,努力实现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充分发挥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 ,对于保证国家政权的长治久安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国家权力监督的必要性1945年7月 ,毛泽东针对黄炎培希望中共能找到一条跳出历代政权“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周期率的新路 ,指出 :“我们已经找到了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新路 ,那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民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此言 ,是毛泽东对“国家权力必须接受监督、制约”这一从古至今人类政治思想成果和治国经验的肯定认可 ,又是对民主监督是国家政权稳固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幽兰 《湖湘论坛》2002,15(3):11-11,80
江总书记在2000年初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顾名思义,“以德治国”就是运用道德的力量、发挥道德的作用来治理国家。为什么呢本文认为,道德也可以形成为一种力量,它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可以起到约束国家权力的作用。切实强化道德权力对国家权力的约束,对弥补法律的功能缺陷,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相互促进有重要意义。一关于什么是权力,政治学、社会学、法学上都有不同的定义。但从一般意义上讲,权力是指一种能力,是主体能以自己的强大支配客体服从自己意志的一种能力。通常,人们将权力仅仅理解为政治上…  相似文献   

15.
警察权力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警察权力是国家赋予警察为履行维护社会秩序职能而依法实行的强制力量。警察权力属于国家权力的范畴,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权力来源于法律的授权,警察权力法定是现代国家逐步走向法治、民主、文明的标志。警察权力是国家的强制之权,是国家强制力的具体体现,是国家管理权力中最严厉的权力。警察权力的核心是刑事侦查权和社会治安管理权。警察权力是现代国家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其他行政管理职能得以行使的保障。警察权力与人权并不冲突,警察机关依法、正确行使警察权力的最终目的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警察权力与警察权威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6.
茆素琼 《前沿》2006,(1):10-12
随着中国执政党执政理念的现代化,其政治权威也发生着转型,即由传统型政治权威向法理型政治权威转变,这是中国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要求,也是其执政能力提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论权威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权威主义作为中国现代化事业制度层面过渡性的推动力,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需要和现实要求,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持。以权威的力量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护变革中的政治秩序并不与我们朝着民主化方向的努力相矛盾。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离不开权威的作用,但为了适应中国的具体国情和追求美好的人类文明社会的终极目标,权威主义的含义和具体实现途径均应有所创新。中国现代化的当务之急是从稳定政府权威出发,创造条件有步骤地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主过渡。  相似文献   

18.
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 ,国际上有些学者提出了对中国国家权威结构的新的分析范式 ,其核心论点是 ,随着改革的深入 ,中国的国家权威正经历着一场碎裂化的过程。国家权威碎裂化在现实的政治行政过程中有种种表现 ,较集中地表现为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 ,行政过程中执法者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追逐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以及非正式规则的盛行等方面。克服国家权威碎裂化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 ,制度整合、政策整合、权力整合 ,职能整合 ,以及利益整合对于有效防止国家权威的碎裂化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政工干部需要权威,这是由高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任务决定的。权威的形成是权力性影响力及非权力性影响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整个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呈现新特点的时期,学生政工干部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学生政工干部强化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陈柏峰 《求索》2022,(1):98-106
《送法下乡》的理论视角是现代国家建构。这一视角至今仍可被用于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基层法治发展。送法下乡是现代国家建构的序幕。随着现代性的深入,乡土中国发生变迁,村庄社会呈现出结构混乱局面,迎法下乡需求凸显。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令人瞩目的成就,使迎法下乡在物质层面成为可能。建设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公共法律服务下乡等现代国家建构在法治维度的重要工作持续推进,则为民众知法用法提供了巨大便利。此外,关涉基层的法治规划、立法与法律实施,也都是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这些领域成就斐然。而上述一切,都建立在我国优越的国家体制和强大的国家能力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