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读书?从阅读对于个人成长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个人精神的发育。从阅读对于日常工作来说,其指导作用是其他活动无法替代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形势下,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的论断,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领导干部的工作创新,即指领导干部在实施领导工作中,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提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在科技日益发展和工作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创新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尤为重要,不愿创新、不会创新的领导干部将被历史所淘汰。领导干部要想在工作中创新,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学习,以知识…  相似文献   

3.
孙阳 《奋斗》2001,(11):33-33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论断深刻地阐述了创新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至关重要性,也是对我们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可以说,具不具备创新的素质和能力,能不能在领导工作中坚持创新,事关领导干部能否真正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事关领导干部本职工作的成败。  相似文献   

4.
通过学习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笔者感触颇深:每个干部实际上都是一本“打开的书”,看你如何让职工群众读懂这本“书”。领导干部这本“书”,拥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就是这个单位职工群众的“必读书”。职工群众多半从领导的讲话、决策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读出领导干部思想境界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和形象的好坏。不管你愿意与否,职工群众都要阅读你。这也是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的区别。而且,领导干部的职位越高,他那本“书”的读者面就越大。反过来讲,领导干部的一个败笔,有时也能把人引向歧途,或使一个…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这是党中央一再强调的一个重要精神。领导干部讲政治,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保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顺利实现党的“三步走”的战略方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深刻领会这个精神,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互、正确理解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经济是基础,离开经济的政治是空头政治。政治对经济又有反作用,离开政治的经济,就会偏离正确运行的轨道。~句话…  相似文献   

6.
价值观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甚至前途命运。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既是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的竞争,更是民族凝聚力的竞争。领导干部是社会的重要阶层,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低、精神状态如何,能否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自己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能否始终保持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我们党能否一如继往地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那么,当代领导干部应具有…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要做艰苦奋斗的模范余国琦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决反对奢侈浪费,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第八次全体会议上论述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对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谆谆之嘱。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坚决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做艰苦奋斗的模范。领导干部要做艰...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跨世纪领导干部正处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面临着大量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跨世纪领导干部应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呢?一、增强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意识是提高跨世纪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前提。增强跨世纪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创新意识与政治意识的关系。跨世纪领导干部必…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6,(1)
习近平十分重视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担当精神大到关系着历史的转折、世事的危难和民族的兴衰,小到关系着行业的发展、单位的荣誉、个人的成败。领导干部能否担当,往往取决于自身的修养、能力和学识,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智慧、魄力、胆识方方面面的鲜明体现。因此,领导干部担当精神的自我塑造从加强修养、加强实践、加强学习三个层次来实现领导干部的自觉担当、勇于担当和睿智担当。  相似文献   

10.
一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步的源泉。无论从基本素质、时代要求还是国内外现实局势出发,创新都是每个基层领导干部的必然选择,创新能力是基层领导干部必不可少的能力素养。1.创新能力是基层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对于广大基层领导干部来说,他们所要面对的是一  相似文献   

11.
道德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领导干部从政,有个从政道德问题。我认为,应当提出从政道德这个概念,这是指领导者在其运用公共权力对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管理和领导的活动时,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其核心是...  相似文献   

12.
吕昕  郭洪升 《世纪桥》2009,(13):26-27
党的十六大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提出了提高和增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依法执政的能力”的客观要求。提高和增强这“五种能力”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的过程;也必然是一个号召人、发动人、说服人、鼓舞人和塑造领导干部良好形象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表达是一种素质,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效果,反映出领导干部能力的高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和增强领导干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稳定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队伍的思考李祥成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受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低、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的制约,在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其中领导干部队伍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在狠抓改革、发展、稳定的同时.把党史工作作为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和领导干部素质.增强执政能力的一条治本措施.不仅实现了党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而且还促进了全县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一、把党史作为提高领导干部执政素质的必修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事关党的兴衰,政权的巩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而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素质应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题中应有之  相似文献   

15.
张兴祖 《企业党建》2012,(12):28-29
当前,玉门油田正处在建设“双百”油田这样一个新阶段,能否实现关键在人.核心是要有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能带头发扬和践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更好地服务油田发展的领导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6.
道德水准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高度。领导干部的政德状况则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标尺。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从总体上说,我省干部队伍的政德状况是积极的,向上的。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前,在干部队伍政德上,尤其是在一些特殊领域和群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滑坡。这些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失德问题尤为突出,表现在有的滥用权力、以权谋私;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7):4-4
职务犯罪确实使我们的损失很大。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我很以为然。我们国家培养一个领导干部比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花费要多得多,而更多的还是我们倾注的精神和精力。但是,一着不慎毁于一旦。不管你以前做了多少有益的工作,功罪不可相抵。如果搞不好,领导干部的岗位就真会变成高危职业。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思维作为从宏观整体和长远发展层面来认识和把握事物个局的辩证思维,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治国安邦之道,它凝结着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立、生存、建设与发展的全部智慧。新时期,领导干部必须提高战略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理想信念对人的精神世界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20字”好干部标准中,把“信念坚定”放在了第一位,“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的第一位标准,是不是好干部首先看这一条。”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为官从政过程中,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根本性、决定性问题就是理想信念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朱开宝 《党课》2011,(10):66-68
思考力是万力之源。从一定程度上说,思考力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乎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思考力的修炼和养成,对领导干部从事领导工作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各级领导干部,通过不断修炼思考力,自觉做到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精于思考,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才能思路更清晰、视野更开阔、胸襟更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