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历史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裂变与生长,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女作家们追随新时期"人的自觉"的文学潮流,用她们柔韧的笔触,剖析和抚慰着一代女性所遭受的灵魂伤痛,塑造了大批多姿多彩、血肉丰满的青年女性形象.这些年轻女性以一种超越观察、超越困境与假恶丑的理想活跃在人生舞台上.灵与肉、情与爱、事业与家庭、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与失望,构成了她们漂泊、流浪的心态,由此她们踏上了一条找寻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女性创作的一个明显趋向是,从探讨女性的社会价值定位和女性情感实现,到以女性的人生体验来确认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女性创作的关注点由社会意义向文化意义的转移,其实是女性现实主题创作走向深入的自然趋势.取文化价值视角,追求人文主义理想,是人们对现实问题的认识走向深入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3.
爱情是从古至今永恒不变的话题,《红楼梦》中林黛玉在大观园的理想环境中,表现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成为世代流传的佳话。她坚贞不贰的爱情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成为女性追求的理想爱情。而现代女性生活在既进步、繁荣,有时又略显浮躁、喧闹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种种压力和竞争,在现实和理想发生冲突时,她们对爱情的选择是怎样的呢?本文主要是通过林黛玉和现代女性对爱情的执着和要求上,同时通过面临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时,她们的选择来分析她们爱情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随着历史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裂变与生长,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女作家们追随新时期“人的自觉”的文学潮流,用她们柔韧的笔触,剖析和抚慰着一代女性所遭受的灵魂伤痛,塑造了大批多姿多彩、血肉丰满的青年女性形象。这些年轻女性以一种超越观察、超越困境与假恶丑的理想活跃在人生舞台上。灵与肉、情与爱、事业与家庭、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与失望,构成了她们漂泊、流浪的心态,由此她们踏上了一条找寻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历史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裂变与生长.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女作家们追随新时期“人的自觉”的文学潮流,用她们柔韧的笔触。剖析和抚慰着一代女性所遭受的灵魂伤痛.塑造了大批多姿多彩、血肉丰满的青年女性形象。这些年轻女性以一种超越观察、超越困境与假恶丑的理想活跃在人生舞台上。灵与肉、情与爱、事业与家庭、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与失望.构成了她们漂泊、流浪的心态,由此她们踏上了一条找寻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男女平等的现实与理想之间尚存在很大差距.中国的妇女解放更多地是依靠外力,而缺乏女性的自觉.从中国女性史的角度看,中国经历和正在经历一个由性别独尊到性别趋同再到性别差异的过程.男女平等在当前中国,仍然只是目标,而非现实.  相似文献   

7.
"与时俱进"作为现代思想观念,蕴涵着两个哲学内涵.一是现代实学观,蕴涵着与时俱进的运行轨迹."与时俱进"体现着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论精髓.离开实践的运行轨道,与时俱进就没有方向和准绳;二是现代人学观,蕴涵着与时俱进的理想追求.现代人学是以人的现实活动和从事着现实活动的人为出发点,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建构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探究和阐释,从而形成关于人的生存和人的生活方式变迁的系统性深层理念,并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作家的主要作品入手,分析得出在其创作过程中,海明威确实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他的作品不仅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而且也真实地反映了作家及"迷惘的一代"男性对理想女性的梦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9.
女性学学科性质界定的不清晰是制约女性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关键,在进一步明确女性学的学科性质、女性学的研究对象、女性学的基本问题等女性学学科发展中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的基础上,要批判性地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创新女性学研究方法,完善女性学研究方法体系;儒家文化的思维方法为女性学研究方法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儒家文化的思维方式超越了现代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局限性,部分地解决了方法论意义上的性别壁垒问题,实现了不同性别经验的一定层面的可通约性;女性学研究方法存在着历史和现实两个向度,这两个向度是统一的,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有性别意识的"人本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在非洲和平进程中,妇女成为实现和平的非暴力力量,女性在建设和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了自身的安全。梳理布隆迪和利比里亚两国内战对妇女的影响、妇女在结束内战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战后重建中妇女的角色与面临的挑战,可以发现,布隆迪和利比里亚妇女既是两国内战的主要受害者,也是当地实现和平与建设和平的决定性力量:布隆迪妇女发展存在"社会性别主流化已成为现实"和"社会性别不平等"之间的巨大差距;利比里亚则仍然处于由战争到和平的过渡期,精英女性参与决策与妇女低代表性并存;发展问题是两国和两国妇女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将社会性别平等纳入发展主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社会经济体制、就业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用人单位受利益驱动、女大学生择业观念等微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必须要继续加强和推进文化建设,以农民的现实需求和农村的具体实践为中心,改革农村文化建设领导机制与文化体制,进一步做好农村农家书屋、文化站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以及农村文化建设其他文体工作。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工农互动的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的综合性农村变革,既具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又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难题。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建立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扎实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几地社会医疗保障现状及土地医疗保障能力的抽样调查与分析,揭示了西部农村土地在有效防范农民医疗风险方面能力有限,且有逐渐弱化趋势的问题。且就该问题从国家制度缺失、财政投入不足、医疗救助手段的匮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反思。指出在当前甘肃农村,正确认识土地医疗保障能力,将对广大农户参加合作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甘肃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同时,就如何建设适合甘肃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的新机制,笔者从模式类型的选择、资金筹集与管理、非正式安排、地方立法安排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要站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大局的高度,充分理解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意义;第二,要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去指导城乡发展的一切工作;第三,要找准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载体——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伦理为本位的传统的马锡五审判方式虽已显现出一些弊端,并在司法改革中遭到摒弃,但笔者认为,目前“城乡二元化”生态结构的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的农村,马锡五审判方式不仅有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而且仍在发挥着重要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村委会组织法》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得以贯彻执行,我国农村村民的自治权利怎样才能得到切实保障?新时期村民自治权益保障要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说自治,村委会需要更多自主权;二、要权利,不以“一票”论民主;三、话“两委”,村民亟需监督权;四、动真格,村务公开贵在真实。  相似文献   

18.
孝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的内涵渊源、合理的内核成份。弘扬孝文化在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农村家庭养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诸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功能,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农民的社会秩序意识直接关系到推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事业。而法制等正式的秩序手段在向农村社区大举进驻的过程中,能否达到其理想状态?与原有的秩序手段之间的关系怎样?正式秩序该如何应对所出现的情况?文中以湖南省城步县农村为例,在对实证材料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转型时期农村社区的社会秩序具有明显的复合性,即正式秩序的“形式理性”与农民的“实用理性”存在着一定差距,最后,提出了有关将正式秩序与非正式的民间秩序有机结合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路径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村容整洁的必由之路,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开展村庄整治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条可行路子。总结各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成功经验,所谓村庄整治,就是立足于村庄已有房屋、设施和自然条件,通过政府帮扶与农民自主参与相结合的形式,突出乡土特色和传统文化,分期分批有序地改造、整治和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以低成本、低资源消耗、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