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傅丽华 《今日民族》2012,(10):43-45
父亲是山东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受组织派遣,来到沧源佤族自治县阿佤山寨工作队,被称为“南下干部”。父亲那时风华正茂,充满着对边疆的无限向往,他怀揣梦想走进了苍莽的阿佤山。母亲是沧源佤族,当年是沧源县班洪乡班莫村的“寨花”。父亲的寻梦包括追求母亲,  相似文献   

2.
民族贫困山区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去年,围绕如何实现我省民族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调研课题,我们分别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双江、沧源、西盟、孟连、峨山、西畴、现山、中甸、德钦和宾川10个民族贫困山区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总的感到,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省第五次党代会以来,云南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少数民族贫困山区脱贫步伐加快。─—粮食生产稳步发展。1990~1994年,10个县中有8个县实现了粮食年年增产。其中沧源、西畴两县自1988年以来连续7年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3.
解放40多年来,特别是沧源侃族自治县建立30年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沧源洞山的科技事业也和其它各项事业一样,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科技推广和服务机构日益健全。1956年后,沧源相继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水工队、气象站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沧源佤族自治县建立30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了科技管理和指导机构,全县的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93年底,全县已建有卫生防疫、农、林、牧、水电、地震观测、城建、环保等专业科…  相似文献   

4.
1958年、1959年,丽江专区各族人民高举三大法宝,获得了連續两年的大跃进。以农业的粮食生产来說,1959年在1958年的大增产的基础上增产26.3%,有四个县增产30%以上,总产量比1957年翻了一番多;每人平均粮食1.185斤,有两个县每人粮食达到1.500多斤。从許多县許多公社两年的連續跃进的事实中,我們感觸最深的是:敢不敢树雄心、立壮志。丽江专区的特点,根据文献記載是:“地瘠民貧”、“民智不开”。是的,大部  相似文献   

5.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云南的重大任务。提高劳动者素质,打牢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进步的根基,是示范区建设的具体举措。2013年开始,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主动作为,积极联合省科协在沧源县勐角乡、澜沧县竹塘乡、腾冲县猴桥镇、福贡县匹河乡、贡山县独龙江乡探索边境民族地区双语科普工作的有效模式。2014年6月,国家民委和中国科协确定将临沧市沧源县勐角乡、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作为国家民委和中国科协的“边境民族地区双语科普试点”单位。通过近2年来的探索,云南省边境民族地区双语科普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沧源,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边陲,中缅边境中段。在24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佤、傣、拉祜、彝、汉等20多种民族1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93%,主体民族佤族占总人口85%,是知名的“阿佤山区”。自古以来,沧源是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门户之一,明末清初逐渐成为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支道。历史上,这里曾经发生过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前进的步伐,沧源县也走过了自己五十年的光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199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32…  相似文献   

7.
2001年4月12日,数百名怒气冲冲的棉农冲进了河南省通许县县委大院,强烈要求“查办卖假种子坑农害农的张书智”,给广大棉农一个“说法儿”。正在召开的县委工作会议被迫中断。县委、县政府立即成立了以县纪委书记为组长的调查组,对这起“棉种风波”进行调查处理。但是,时过不久,张书智却一纸诉状将通许县农业局推上了被告席,开始了他又一次的“告官”历程,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发人深思的官司…… 万般无奈民告官 张书智这个名字,在通许县可谓无人不知,但人们对他的看法却大相径庭。有人说他是“能人”,也有人说他是“刁民”。 今年39岁的张书智,是通许县厉庄乡代庄村农民。他高中毕业返乡后,刻苦自学农业科技知识,积极推广农业技术,传播农业科技信息。1984年,他成立了通许县第一家民营科技推广机构——通许县科技信息中心,并先后与全国500多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联系,引进新技术、新品种150多项,推广国家级科研成果和星火计划项目50多项,建立了上有专家教授,下有推广员和实验田的农业科普网络,受益群众30多万人。为此,他荣获了“全国农村青年星火科技带头人”、“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河南省新长征突击手”等多项荣誉称号,并被河南农业大学聘...  相似文献   

8.
<正> 最近,我们调套了几个县、市的45个农业科技典型。这些典型,虽然在自然条件、经营形式、生产项目上各不相同,但他们用一系列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共同回答了当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l、粮食增产的潜力大不大?近几年大力推广杂交稻和杂交苞谷等优良晶种,推广水稻两段育秧、半早式耕作、苞谷地膜覆盖和红苕“优、健、高”等新的栽培技术,粮食产量都获得大幅度增产,确的甚至成倍增产。通山县大路乡洞口罗村一组130亩和阳新县白沙村港西组103亩水田,由于采用两段育秧和早、晚杂连作,早稻平均单产在l060斤以上,比全区平均水平692斤高53.2%;  相似文献   

9.
备课卡片     
“星火财神”——杨建秋 1979年杨建秋高考落榜后,为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研究成功了一整套柿树丰产管理技术。从1982年开始,在家乡内丘县西阳寨村进行示范推广,当年柿子总产由8万斤提高到26万斤,增收5万多元。从1983年到1986年,他应临城和赞皇两县的聘请,在两县山区大面积普及推广柿树丰产管理技术,累计为两县山区增产柿子果品1000多万斤,增收500多万元。他  相似文献   

10.
周翔宇  吉龙华 《创造》2023,(1):68-7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抗疫工作时指出:“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而这正是对沧源抗击疫情人民战争的真实写照。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窗口,与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接壤,国境线长147.083公里。自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双重压力,沧源县委、县政府针对边境、民族自治县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1.
何晓萍 《浙江人事》2008,(12):39-40
孙利祥,杭州市种子总站站长兼党支部书记,推广研究员。多年来,他一直在种子战线上默默地耕耘和奉献着,先后引进、筛选、推广了一大批农作物新品种,为杭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都市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6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技论文16篇,参与编写专业书籍、著作4本;并享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2.
沧源县是一个集“山、少、边、穷”为一体的民族自治县,由于历史原因,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滞后,社会保障工作难度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佤族木鼓舞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佤族的木鼓首次搬上舞台是在1978年举行的“云南民族舞蹈调演”上。由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工队创作表演的集体舞蹈《木鼓声声向北京》将象征着幸福、吉祥的木鼓敬献给首都北京,该节目由此获得了云南省1976年10月至1978年12月优秀节目创作三等奖;并在1980年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上荣获成绩优良奖。1984年,沧源县文工队再次以木鼓为题材创作了男性集体舞蹈《拉木鼓》,并在当年在昆明举行的“云南省民族舞蹈会演”中荣获了编导二等奖,作曲、创作三等奖和集体表演奖。木鼓文化成为了佤族文艺创作的一个视点…  相似文献   

14.
佤族人口约二十四万(一九七四年),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澜沧、耿马、双江和镇康等县。其中以西盟和沧源两县为主要居住区。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佤族社会的历史发展很不平衡。解放前,有的地区已踏入封建社会;有的地区却仍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本文根据一九六四年我们在滇西调查的资料并参考云南民族调查组的材料,着重从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发展以及从血缘部落过渡到地域公社,财产差别、阶级冲突炸毁  相似文献   

15.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沧源科技园区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使客户近悦远来,生根开花。许多入驻园区的企业虽然在别处建造了生产基地,但注册地仍坚持留在沧源科技园。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思想提出的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实现共同致富的重大战略举措。禁毒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禁毒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一、临沧地区在禁毒斗争中的量要位置及主要做法 临沧地区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国境线长290余公里,辖区八县中有沧源、耿马、镇康三县与缅甸掸邦北部接壤,境外一侧是世界最大的毒源地…  相似文献   

17.
粮食生产怎样突破徘徊,登上一个新台阶,是当前人们议论的“热点”。固安县是全省仅有的两个粮食连续10年增产的县之一,他们如何保持连续十年增产的,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该县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今年41岁的罗岩祖是西盟佤族自治县翁嘎科乡人,七十年代初参加工作以来,他当过农科员,又先后任过县农科站副站长、县农牧局局长等职,1991年,他调任西盟县民委主任。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佤族干部,罗岩祖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佤山的土地上,为了让阿佤人早日过上好生活,他作了许多不懈的耕耘。西盟是一个边疆民族特困县,由于历史和自然地理的原因,交通闭塞,科技文化落后。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作粗放,生产力落后,群众生活还处于贫困之中。1981年,罗岩祖同志走上了县农牧局的主要领导岗位上,作为有专业知识的一个领导干…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临沧地区和沧源县文教部门上报的线索,我馆特派出工作人员前往沧源调查新发现的古代崖画。调查组自七月中旬开始工作,历时半个多月,所到之处,都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大力协助,地区、县文教局还派了专人配合工作,使调查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沧源崖画是1965年初首次发现的。当时《人民日报》曾发表消息,报道这次发现,引起了国内外  相似文献   

20.
张能秋 《人大论坛》2014,(11):38-38
憨厚、勤劳、执着,这是岑巩县十五届人大代表、注溪镇哨坪村党支部书记杨代军给人的印象。他担任县人大代表三年来,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为选民代言,对工作任劳任怨,他依靠科技指导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从一名土生土长的“杨讲师”出国当上“洋教授”,把致富的种子撒向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