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休”,顾名思义就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休息,含饴弄孙,养花伺草,欢度晚年。这些老同志工作了一辈子,本该好好休息了,但值得敬佩的是一部分老领导,人虽然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精神却未“退”下来,退而不休,仍然一如既往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操心劳神,在教育下一代的岗位上作出了令人赞叹的成绩。这与极少数党员干部不愿退、不让退,退下来牢骚满腹,甚至有的虽然身在岗位,但是思想早已“退休”的人相比,形成多么鲜明的反差!.人的衰老与退休是客观规律,无论哪一位领导干部总有一大都会从岗位上退下来。但是,一个人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更需“政策公开”辽宁刘发友现在不少农村实行了“村务公开”制度,这是很让人欣喜的,但是“政策”不公开的问题却也相当普遍:有的地方不但不主动宣传国家的农村政策和有关文件精神,甚至农民找上门来也不给看。这就不能不让人忧虑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政策公开”是落...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10,(16):27-27
地球上有两个极:南极和北极,这是人们知道的。但除此之外,地球上还有其他一些很极端的地方,有的地方最热,有的地方最冷,有的地方最高,有的地方最低,不一而足。以下是十个地球的“极点”。  相似文献   

4.
精简下来的机关干部何处去?这是当前全国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精减机构、分流人员的过程中,个别地方在自我“消肿”、裁减冗员中却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倾向,使机关裁员步入了误区。误区之一:硬性“摊派”。一些党政机关将裁减下来的冗员,一律安置到企业,似乎企业是个巨大的“蓄水池”、“安置办”。这种将机关卸下来的“包袱”让企业背的做法,无形中加重了企业的负担。特别是无一技之长,只会“吃斋”,不会“念经”的人到企业之后,成了企业的累赘。由于来自上级的压力,企业又不得不接纳,使企业左右为难。误区之二:拿钱卖“干部”…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抓好抓坏、抓紧抓松、抓与不抓,无不与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当前,我们一些地方和基层单位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偏向,应当引起注意。一是时“紧”时“松”。不少地方和基层单位抓思想政治工作,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紧起来不要”。有的甚至连蹲点调查、办点示范、找职工群众交心谈心这些直接帮助基层抓工作的传统有效方法也扔了,光靠开会,下文件,定指标,搞督查考核,抓总结表彰,致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抑或“风平浪静”。  相似文献   

6.
上海华东师大法政学院薛俊全: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党的建设实践中的作用和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在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做法,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着有意无意将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弱化甚而庸俗化的现象。诸如:一是将先进性“招牌化”。把履行共产党员最基本的工作职责及对一个共产党员的起码要求当作“先进性”,甚至连最基本的工作规则和纪律都说成“先进性”。如有的机关单位颁布规定,严禁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听音乐;有的地方政府出台文件,禁止党员干部用公款进行个人应酬;把遵守纪律不搞腐败也说成“先进性”,有的党员法官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江西吉安县组织万福镇塘东、井村等村40多名农民,到外地参观农业开发示范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好做法。当农民了解到“田埂经济”是优化结构、奔向富裕的新路子时,无不为之眼前一亮。他们回去后念起了“田埂经济”的真经,在村里的园田化区搞千亩“田埂经济”试验,将田埂扩宽至15米,种上果蔬经济作物。近些年来,许多地方的县乡经常组织“官员”们天南海北地四处参观取经。有的虽取回“真经”,可回去后让“歪嘴和尚”给念歪了,没有发挥出“真经”的效应;有的却取回“歪经”,不切合本地实际,依样画葫芦后劳民伤财;有的压根就…  相似文献   

8.
强扭的瓜儿不甜江苏徐瑞明“我们今年的工资还没拿得全,却要集资4000元入股,钱从哪儿来呀!”这是笔者近日在某企业采访时听到的职工的埋怨声。据了解,时下有的地方和改制企业在动员职工投资入股时,有强迫职工入股的现象,甚至提出“干部无股莫言官,职工无股莫上...  相似文献   

9.
朝鲜宣布再次发射卫星引起国际舆论哗然。有的认为这是朝鲜为了“影响”韩国的总统选举,为自己“支持”的总统傍盘人加分;有的认为这是南月鲜向刚冈蚴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施压”,迫使其改变对朝敌视政策,坐下来与朝鲜对话:有的认为这是朝鲜为纪念己故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一周年,同时为新领导人金正恩创建业绩。这些说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后一种看法或许比较接近朝鲜的实际。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5,(39)
数年前,外国记者就惊诧于中国马路上跑的都是外国车,国内亦沸扬过一阵.终于,中央纪委惩治“马路上的腐败”展开了行动,把领导干部从进口高级轿车中“拉”出来,此举也许令少数领导者愤懑,却赢得了广大老百姓的赞许.大部分领导干部很爽快地与豪华车一刀两断,但还有些人留恋着豪华车的舒适、气派,迟迟不肯“挥剑斩情丝”.中央纪委曾要求在今年6月底以前把更换下来的超标车处理完毕,可直到现在,有的地方依然封存现望,而且封存数百辆的省不是个别;有的车虽然调换却一直不办过户手续;有的违反中央纪委的规定转为公务用车,对上级的督促检查摆出一大堆客观理由.  相似文献   

11.
湖北襄樊市樊城区委宣传部周德超:笔者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很多工作试点都选在富裕的地方或单位,有的富裕单位被确定的试点竟多达十余种,如文明创建工作试点、治安模范小区试点、党员教育试点、思想政治工作试点、普法试点等等,而条件差一些的单位则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造成试点工作“嫌贫爱富”的原因之一,就是经济实力强的单位,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相对少,工作开展起来省事、方便。顺利,也容易干出成绩;原因之二,个别人愿意到富裕单位搞试点,是想从中捞点个人好处。确定试点应该讲究代表性和典型性。事实上富裕单位数量较…  相似文献   

12.
一个乡镇有多少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如果有人出题考我,凭我过去在乡下工作的经验,顶多说是十来个。然而我是大大的错了。前不久去农村采访,先是听农民说现在乡镇一级副职以上的领导是如何如何多,以为听错了,实际一考察,使我大吃一惊:一般的是二十多个,个别的镇竟多达三十多位。 官员越来越多,费用越来越大,老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这几乎已成为一种公害。“精兵简政”、“能上能下”讲了多年,但在有的地方,“兵”越来越少,“官”却越来越多。现在有些地方精简机构,撤乡并镇,这本是件好事,农民们指望在并镇中也能并掉一些官,…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安远县选派县直单位干部下乡蹲点扶贫,变过去的单项指派为如今的双项选择,让农民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意愿,直接到机关单位“选兵点将”,被相中的干部蹲得下来,扶得出色,群众很满意。派干部下乡扶贫是件好事,可以把先进的观念、技术和信息带给农民。很多事实证明,这种扶贫方法行之有效。但有些地方的下乡蹲点却变了味。有的搞起了“拉郎配”,单位谁清闲谁下乡,挂名而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有干部轮流下乡接受“锻炼”的,至于专业对口不对口,技术过关不过关,有无农村工作经验倒不计较,成固可喜,败亦欣然。这种走过场的蹲点扶贫,扰民…  相似文献   

14.
时下,各级法院的案件“执行难”问题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群众的极大关注,法院系统也定下目标:在2000年底前实现执行工作良性循环。笔者发现,“执行难”问题不仅存在于法院工作,一些地方的政务中也司空见惯地存在“执行难”。 一些地方或部门,决策定了,文件发了,会议开了,指示作了,目标明了,任务下了,基层很难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执行和落实。主要表现有:有的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有的擅自变通,变形走样;有的弄虚作假,蒙混过关;有的阳奉阴违,按兵不动。这既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又贻误了党的工作。 江泽民同志曾…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之声不绝于耳。的确,思想大解放,带来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思想不解放,就谈不上改革发展。但是,笔者发现,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有的领导把“解放思想”当成口头禅,随大流,跟着喊;有的把“解放思想”看成一种口号或政治表态,认为不提这个口号或不表这个态,就是保守、落后;有的也讲“解放思想”,其实只是照抄照搬上级文件,根本没有什么解放了的“思想”。如此等等,只要稍作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同志本来就没有“思想”——上级怎么说,他就忘么讲,文件上怎么写,他…  相似文献   

16.
笔者到一些贫困县乡采访时经常看到,有的地方修公路,往往是首先只修够一辆车通行的,车辆要让车,得先找地方停下来。没过多久觉得这路适应不了车流量增大的形势了,于是重新修,把路拓宽一点。再过一些日子觉得路还是窄了,又重修……又如有的城镇在规划时,把街道设计成小巷模样;过两年觉得窄了,便拆掉两边的建筑将街道加宽一些;再过几年觉得还是窄了,又再拆再加宽……如此反复折腾,不仅浪费了资金和人力,也给群众带来了不便。 有的地方、有的决策者在搞基础建设时总不“一步到位”,一是认为有建设就不错了,不必“要求过高”;…  相似文献   

17.
党校是锤炼党性的地方,党员干部在党校学习,也是一个修身立德的过程。但有的学员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心思不在课堂上,热衷于利用在党校学习的机会找关系、跑门子……党校学员在校“活动”频繁,学习势必受到影响,浪费了宝贵进修时间。而党校校风学风是党风的缩影,如果党校校风不正、学风不浓,危害性就不仅仅局限于党校校园内了。因此,党校不能成为不正之风的“放大器”,要率先成为不正风气的“净化器”,绝不能让不良风气在党校内存在。  相似文献   

18.
默言 《瞭望》1999,(33)
近日,某县人民医院67户购房户联合反映,他们每户平均花了约10万元到一房产开发商手里买房,开发商在房屋建造过程中擅作主张,取消防震墙,致使房子多处出现裂缝,但该县工程质量监督站今年29检验后,定为“暂定合格”、‘“同意交付使平”,引起购房户的不安与不满。众所周知,无论什么产品,质量合格就是合格,不合格就是不合格,在这个问题上,马虎不得,含糊不得,不存在第三种模棱两可的检测结果,而现在却有\将”暂定”和“合格”“‘巧妙”组合了一下,就“创造”出了第三种质量检验结果。表面看,这只是一个又字游戏,实质上却反…  相似文献   

19.
足迹深深     
人生路上,既不会天天都是阳光普照,也不会处处都像一马平川。高高低低,坎坎坎坷,坑坑洼洼,深深浅浅……不管你是谁,都得从这条路上走过。就在这高低坎坷之处,却有一个相似户十分惊人的的重复出现了数千年,有的人一马当先,攀崖而上,到处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有的人步履维艰,望峰息心,几乎就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有的人遇难而退,甚至想往回跑,结果成了他人前进的绊脚石……面对前人留下的不同足迹,你将如何选择?多一份自信吧——有了这,就多一份攀崖而上的勇毅;多一份坚强吧——有了它,就多一位不倦的旅人;多一份热情吧——…  相似文献   

20.
易杳 《瞭望》2000,(14)
学生过重的负担不仅仅是课业负担,还包括心理负担,后者主要来自家长。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有意无意给孩子施加不少压力。“减负”在推行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一边是社会大张旗鼓地呼吁“减负”,一边却在有的地方出现了教辅资料畅销、家庭教师抢手、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比以往更为火爆的现象。也有一些老师对本来就犹疑不决的家长打招呼:“减负”只对学校不对家长,希望家长给孩子增加作业。 看来学生“减负”也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只依靠教育部门一个积极性,而应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学生家长的广泛配合。然而恰恰是广大家长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一种更为复杂、微妙甚至矛盾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