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面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的蓝色旗帜,旗帜中间乡有彩色图案,中央为一只鹰,鹰的上方为一只北极熊,这就是杭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缴获的美军王牌部队“北极熊团”的团旗。原志愿军27军238团团长阎川野直接参加了这场漂亮的歼灭战,他说,此战是整个抗美援朝时期唯一成建制地全歼美军一个加强步兵团的歼灭战。 1950年 11月,“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发起所谓“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企图一举将我志愿军逐出朝鲜。 战场东线之敌美军第10军团,于 1950年 11月中旬分三路北…  相似文献   

2.
黄继光烈士的英雄事迹曾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长,作为当时黄继先所在连——志愿军第15军135团6 连的连长万福来,至今仍深深地怀念着战友黄继光。 1952年10月14日,以美国为首的16国“联合军”投入6万余人,发动了以上甘岭地区为主要目标的“金化攻势”。面对十倍于我的敌人,面对美军精良的武器装备,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击退了敌人900余次的疯狂进攻,固守阵地43天,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黄继光当时是我们连队的通信员。10月19日晚、部队在对上甘岭597.9高地之敌发起攻击的战斗中,我们连队在敌…  相似文献   

3.
佚名 《党政论坛》2013,(20):47-47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之所以在激战中还能互相照顾、彼此不分,是因为他们是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战友。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安慰。  相似文献   

4.
魏巍  陈辉 《瞭望》2000,(42)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朝鲜战场上激动的 情况下从心里跳出来的,从情感的浪潮中蹦出来的。我能写出《谁是最 可爱的人》,最基本的原因是我们战士的英雄气概,他们的英雄事迹是这样的伟大,这样的感人,把我完全感动了。由于感受深刻,下笔时十分顺畅,一气呵成,一天多就完成了。 1950年12月中旬,我和新华社的同志一同赴朝鲜碧潼战俘营调查美军战俘情况。在志愿军里我目睹了许多惊天动地和感人肺腑的事情,于是,我要求留下来进行了3个月的战地采访。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志愿军38军112师担负穿…  相似文献   

5.
<正>"把一束鲜花献上。我带来你们战友的怀念,更带来后人的敬仰。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像:烈士们以宝贵的生命铺平通往胜利的道路。用那血肉之躯,把密集的弹雨阻挡。在雪山草地,他们让出最后一点救命的青稞,牺牲前还给战友留下身上仅有的军装。面对死亡是那样的平静。他们面带微笑.因为他们看见胜利的曙光。他们视死如归.因为他们怀有崇高的理想。"这是年届60的梁宁宁以一个普通红军战士子弟的身份,沿  相似文献   

6.
<正>"刘老庄战斗,是哥哥和81名战友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悲壮战歌。我会一直在这片土地上,永远为大哥和他的战友守灵,陪着他们一辈子!"望着林木葱茏的烈士陵园,70岁的李爱云佝偻着背,清理着四周杂草,嘴里念念有词:"哥哥们,我又来看你们了。"哥哥,就是于1943年3月18日为国捐躯的刘老庄连指导员李云鹏。妹妹,就是1969年怀着对英雄哥哥的无比敬仰之情,只身从老家徐州来到刘老庄插队落户,后一直扎根在淮阴大地的李爱云。期间,组织为了照顾她,推举她到南京军区参军、到复旦  相似文献   

7.
成普 《各界》2011,(2):73-75
1950年9月中国决定出兵朝鲜,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为此,中央军委决定由军委总参谋部的作战、军务、通信、情报、机要、翻译等部门选调干部组织一个志愿军彭总作战指挥所,随彭入朝作战,命我为指挥所的负责人。这是因为1949年6月党中央由香山进入北京城内办公后,军委总参谋部要在中南海成立作战室,命我为作战幸主任,为中央军委指挥全国解放战争提供参谋服务。  相似文献   

8.
我的伯父     
赵秀娟 《侨园》2014,(5):44-44
随着四野挺进东北,我的家乡在1949年春天就解放了,那年,我的伯父23岁,是两个女儿的父亲。他胸戴红花随部队打锦州、战天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大江南北,大军一路南下,红旗一直插到海南岛的五指山上,我的伯父用万泉河水喂饮战马。风华正茂的伯父并没有因全国解放而解甲归田,当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伯父和战友们又雄赳赳趟过结了冰茬的鸭绿江去抵御外强。  相似文献   

9.
1952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周年国庆日.这一天的早晨,当东方的第一缕阳光照到韩国济州道木寨浦由美军看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虏营操场上的时候,被关押在这里的一千多名中国志愿军战俘们忽然集合起来,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  相似文献   

10.
新 世纪第一个中秋佳节和国庆节双节相逢 ,这在历法上要十九年才会有一次。两节同日 ,难得而可贵 ,更加显得祥和欢乐。长假七天 ,必要的合家团聚 ,适当的走亲访友之外 ,我不想轧闹猛去旅游 ,也不会跳舞打麻将 ,就充分利用这个好机会 ,把喧嚣关在门外 ,将杂事丢到脑后 ,安安静静地读点书 ,实在是其乐无穷也。文朋书友题赠给我的书 ,不但必读而且要先读。今年国庆、中秋前夕 ,我欣喜地收到了桂国强同志寄来他的新作《张华声与803战友们》。这是一本报告文学集 ,写的是以张华声为代表的上海公安干警们的光辉业绩。我被他们“人民乃父母 ,稳…  相似文献   

11.
1、云山战斗 作战时间: 1950年 11月 1日至3日 作战地点:云山地区 参战兵力:志愿军第39军,炮兵第26、29团和第25团第2营,高射炮兵第1团;美骑兵第1师第8团、南朝鲜第1师第12团。 作战结果:志愿军攻占云山,歼灭美骑兵第1师第8团大部、南朝鲜第1师第12团一部,共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缴获飞机4架、击落3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炮119门。云山战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军在朝鲜战场的第一次交战,志愿军第39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了高度现代化装备的美国王牌…  相似文献   

12.
张东亮 《侨园》2014,(1):32-34
60多年前,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上,22岁的志愿军战士袁国光收到一位女大学生的来信。此后一对年轻人通过书信相互鼓励,建立了深厚感情。在上甘岭战役中他英勇作战,荣立战功,“西子姑娘”在崇拜之余和他约定,走下战场后在杭州见面。不料后来因种种原因,他们却失去了联络。2013年10月下旬,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组听说此事后,最终促成了一对失散半个多世纪的老人在北京重逢。  相似文献   

13.
三年前的那个春天,他从山青水秀的湘西走来;三年后的这个秋天,他却将生命永恒在深圳这块热土上。陈建刚,这位苗族人民的好儿子,这位普通的刑警,年轻的共产党员,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用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时代壮歌。前不久,公安部追授陈建刚同志为二级英模。人们永远不会忘记1997年10月20日这一天。陈建刚和他的战友经过了十多天的艰苦排查,终于找到了一件命案的线索。他顾不上连日劳累过度,顾不上连续几天严重腹泻,拔下输液的针头,便和战友匆匆踏上了去三水的征途。他给妻子的电话也浓缩得仅有一句话:“我出发去三水了,明天回…  相似文献   

14.
“向我开炮”,是战斗故事影片《英雄儿女》中志愿军战士王成激动人心的呼喊。为了战斗的胜利,身负重伤的他身背发报机,站在前沿阵地上,完全不顾个人安危,指挥我方炮兵向敌军阵地开炮。其大智大勇大德的英雄形象激励了几代人。  相似文献   

15.
我从学校毕业,走上宣传工作岗位,至今已有20年。尽管我的岗位在宣传部、党委工作部和办公室等多个部门间不断变动,但一直没有脱离宣传工作这一行,现已成为公司资格最老的宣传干部。无论比我先到还是后来的人都纷纷提拔、改行,但我还是“执着”于宣传工作,耐得清贫、寂寞,不分“八小时”内外,也不分节假日,“爬格子”、冲洗照片。只要拿起笔、  相似文献   

16.
有战争就会有战俘。志愿军归俘有6000多人。在山西运城一个普通的宅院中,笔者见到了吴成德,一个八旬的老人.他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级别最高的战俘、也是志愿军归俘——原志愿军第3兵团第60军第180师代政委、政治部主任。岁月沧桑,老人的额头、脸上留下了一道道皱纹,还有留在心里的那一道道永远抹不去的印痕。1950年10月16日夜,几十万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走上了抗  相似文献   

17.
今年在我85岁高龄时,迎来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日,真是可喜可贺,心情十分激动!同时,我的心情也十分沉重,深切缅怀那些牺牲的战友。这些天来,我抚摸着在长征途中身上留的伤疤,回忆长征的经历,百感交集;忆起那一幕幕战斗场景和战友间亲密真挚的革命情谊,感慨万千!长征,是  相似文献   

18.
我是1972年从公社团委专职副书记的岗位上应征入伍的。在部队时期曾任连队文书、团报道员、新闻干事、宣传股副股长等职。1984年兵转工之后,在中铁十二局集团一公司党委宣传部一干就是18年,直到现在也没挪过窝。从部队时起,我就曾被列为团职领导的“第三梯队”。到企业这些年自己也一直被列为处级领导干部苗子培养。在我周围的战友和同事中也曾记不清有多少次宣传我将被提拔重用的“小道消息”。可不知怎的这年复一年的传言就像天上的云一般,总是被风刮得无影无踪。 经济收入上的差异也使我感到窘迫。在企业,行政或技术干部…  相似文献   

19.
郑挚 《瞭望》2000,(43)
汪洋,1920年生,陕西横山县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立下赫赫战功。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116师师长, 39军参谋长。他经历了抗美援朝的全过程,参加了1-5次战役和临津江两岸阵地防御战、西海岸防御作战等。1964年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授予他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二级国旗勋章。 志愿军入朝后的首次战役是云山战役,汪洋率领的116师参加了主攻,并在战役中首次遭遇了美军。年届80的汪老,回忆起这次战役,依然豪情满怀。 我39军渡江后到云…  相似文献   

20.
北风 《侨园》2011,(12):18-19
多年来我一直有个梦想,亲眼见识令人难忘的抗美援朝真实史料.前几天,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有幸在丹东参观了抗美援朝纪念馆.那天上午,我们来到海拔200米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外.在抬阶而上过程中,我有意数了数,共计1014个台阶.据纪念馆工作人员解释,这个数字代表了当年志愿军在朝鲜抗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1014个日日夜夜.整个纪念馆庄严肃穆,陈列了大量实物和照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年志愿军在朝鲜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艰苦作战的非凡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