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1997,(28)
全球要闻(6月30日-7月6日)美韩朝举行高级官员会谈美国、朝鲜和韩国的高级官员6月30日在纽约举行会谈,讨论美韩两国总统1996年4月提出的关于尽快举行朝鲜半岛四方和谈的倡议。美、朝、韩的高级官员今年3月曾就举行四方和谈问题在纽约举行了会谈,但没有...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7,(30)
全球要闻(7月14日———20日)奥尔布赖特结束欧洲之行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7月14日结束对捷克的访问,从而完成她自11日开始的斯洛文尼亚、俄罗斯、立陶宛和捷克之行。奥尔布赖特此行与美国总统克林顿13日结束的对西班牙、波兰、罗马尼亚和丹麦四国的8天访...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9,(41)
巴要求以取消扩建定居点决定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9月28日要求以色列政府取消扩建犹太人定居点的决定,以确保巴以和平进程和最终地位谈判免于破裂。巴以是从9月13日开始正式宣告启动巴勒斯坦最终地位谈判的。美叙讨论恢复叙以和谈问题美国总统克林顿9月29日同正在华盛顿访问的叙利亚外长沙雷就叙利亚与以色列重开和谈问题进行了讨论。美国正在加紧做以色列和叙利亚的工作,寻找可能恢复和谈的新途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举行联合年会为期3天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9年联合年会9月30日在华盛顿闭幕。在年会开始之前,西方…  相似文献   

4.
汉城专电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参加了东京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后,于7月10日至11日对韩国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正式工作访问。克林顿访韩是有关各方正在加紧围绕解决朝鲜核问题之际进行的,因而受到国际舆论的关注。访问期间,克林顿同韩国总统金泳三就朝鲜核问题、地区形势以及双边关系举行了会谈。两国总统把朝鲜核问题作为会谈的主要议  相似文献   

5.
巴以美和谈死结难解怀成波华府会谈胎死腹中巴以和谈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撤军的范围问题。为此在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斡旋下,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伦敦分别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举行会谈,讨论美国为打破巴以持续...  相似文献   

6.
在克林顿主持下的巴勒斯 坦和以色列“戴维营和 谈”刚一结束,克林顿就 耐不住性子,表演了他的“公正”三 部曲。 7月25日在和谈结束后不到两小时,克林顿就刻意抬高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和相应贬低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在和谈中所起的作用。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则为克林顿“点睛”说,阿拉法特“一直不愿为和平多走一步”。克林顿的话遭到了美国前总统卡特的批评:“称赞一方,谴责一方一向是政治手段。但这使得将来难以安排需要双方都信任的斡旋者的谈判。”阿拉伯国家的舆论则直截了当地指出,美国已“不再适合做中东和平的调解人”。这…  相似文献   

7.
中东和谈已经进入最后攻坚 阶段。回顾近年来中东和谈 的艰辛历程,可谓几起几落,艰难挪步。和谈在整个内塔尼亚胡执政时期基本陷于停滞;巴拉克上台后,中东和谈重新启动,后又重陷僵局;3月21日,巴以和谈在美国华盛顿恢复;3月 26日,克林顿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会晤;3月29日在华盛顿结束的巴以谈判进行的非常艰难。尽管多数人仍对和谈前景表示乐观,认为和谈趋势总体看好,但人们也应考虑到,谈判各方尤其巴以间的根本分歧太深太大,且集中于最终地位谈判中解决而求毕其功于一役,美国等谈判各方以外因素的影响有其局限,所以…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1,(18)
●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7届会议18日举行唱名表决,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动议,决定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议案不予审议和表决。这是美国在日内瓦人权会议上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第10次遭到失败。 ●日本首相森喜朗18日下午在首相官邸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向公众宣布辞职。 ●朝鲜政府机关报《民主朝鲜报》18日发表评论指出,美国从韩国撤军是在朝鲜半岛实现裁军和消除军事对抗的先决条件,朝鲜把要求美军从韩国撤走作为其对美政策中的最重要问题。 ●印度边境保安部队18日在孟加拉国…  相似文献   

9.
国际要闻     
《瞭望》1996,(22)
曼德拉改组南非内阁 南非总统曼德拉5月13日宣布改组内阁,任命4名非国大组织成员为新部长,他们将在国民党的4名部长6月30日退出内阁后接任。 韩美日就朝鲜问题举行政策协调会议 韩国、美国、日本三国高级官员5月13日至14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会议,协调三国对朝关系的立场。会议主要议程包括朝鲜对“四方会谈”的态度、三国对朝鲜提供援助和进行经济交流的问题。“四方会谈”是韩美两国总统4月16日提出的。 法国总统首访英国 法国总统希拉克5月14日访问英国。希拉克希望英国1999年正式加入欧洲货币联盟,他还与梅杰就疯牛病、欧洲建设等问题举行了会谈,这是法国总统12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9,(26)
朝韩海军发生交火事件6月15日上午,韩国和朝鲜军舰在朝鲜西海岸有争议的海域的对峙中发生交火,一艘朝鲜鱼雷艇被击沉。韩国武装部队已进人最高戒备状态,朝鲜方面则宣布暂时限制或者停上韩国人员访问平壤和同朝鲜的其他接触。美国方面认为朝鲜半岛形势因交火事件而骤然紧张,从16日开始向半岛附近水域增派了战舰和战机。姆贝基就任南非新总统南非现任副总统、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主席塔博·姆贝基就任南非新一任总统,就职仪式和现任总统曼德拉的告别政坛仪式6月16日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举行。姆贝基现年57岁,是1994年南…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1,(7)
●为期一周的世界经济论坛第31届年会1月30日在瑞士东部城市达沃斯闭幕。来自各大洲的政界领导人和企业界负责人、专家和学者等约3000人就经济全球化和缩小南北差距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在负责审理洛克比案件的苏格兰法官1月31日宣布对2名利比亚嫌疑人的判决后,利比亚政府随即作出反应,要求立即彻底解除联合国对其实施的国际制裁,并赔偿制裁造成的经济损失。●朝鲜和韩国红十字会代表1月31日在朝鲜金刚山就北南离散家属团聚和通讯事宜达成了6点协议。双方同意今年2月26日至28日分别在平壤和汉城进行第三次北南离散家属团聚。●美国联…  相似文献   

12.
汉城专电 6月1日至4日,韩国总统金泳三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这是他作为总统对俄罗斯进行的首次访问,也是他继去年11月访问美国、今年3月访问日本和中国之后,完成其4强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环。 韩国于1990年9月同前苏联建交,1992年,同俄罗斯签署了《大韩民国与俄罗斯联邦基本关系条约》。由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与朝鲜有特殊的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关系,根据朝俄友好合作和互相援助条约,朝鲜在受到外来侵略时,俄罗斯自动介入。俄罗斯在发展同韩国关系的同时,也维持着同朝鲜的关系,推  相似文献   

13.
国际要闻     
《瞭望》1996,(39)
巴以和谈指导委员会复会 中断会谈半年多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和谈指导委员会9月9日在杰里科举行会议。双方就恢复与和谈有关的其他委员会的工作达成一致,但是希伯伦以军重新部署问题仍未解决。这是以色列新政府组成后巴以和谈指导委员会的首次会议。 非洲国家解除对布隆迪制裁 协调非洲有关国家对布隆迪实施经济制裁的委员会9月9日在坦桑尼亚开会决定,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解除对布隆迪的制裁。根据该决定,参与对布隆迪制裁的各国将  相似文献   

14.
六月廿九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三周内的第二次中东之行以失败告终,因为她没有说服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同意在7月15日召开巴美以三方峰会。克林顿总统在听取奥尔布赖特的汇报后宣布,他将在巴以举行新一轮谈判后决定是否发起三方峰会。此间分析家认为,尽管奥尔布赖特白跑一趟,但是举行三方峰会的大门并没有彻底关闭,巴以和谈取得突破特别是部分解决最终地位诸问题的希望仍然存在。 美巴以峰会何以如此重要?去年8月,三方酝酿《沙姆沙伊赫备忘录》时曾商定,巴以在最终地位谈判启动5个月并取得基本一致后,克林顿…  相似文献   

15.
韩国总统金大中 3月 9日结束了对美国的访问。这次访问是在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即将回访韩国和俄罗斯总统刚结束访韩后进行的,它无疑会对朝鲜半岛的和平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备受关注。 布什当选总统后,一再强调美国将“在严格互惠的基础上”与朝鲜发展关系,他在就职演说中称朝鲜是“世界和平之敌”,并多次声明美国将实施耗资 600亿美元的“国家导弹防御”计划,以免美国及其盟友遭到像朝鲜、伊拉克和伊朗这样“无赖国家”的导弹袭击。这些言论使金大中深表忧虑,两次与布什通电话,要求尽早举行韩美首脑会晤,并于 2月初分别派韩国外…  相似文献   

16.
根据以色列的“黎明曙光”计划,以军撤离黎巴嫩南部的时限是今年7月7日。因局势急剧恶化,以军于5月24日全部提前撤到以黎边界以方一侧。22年的军事占领已经失控 身兼国防部长的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因黎巴嫩南部以色列控制的“安全区”的局势不断恶化而坐立不安。他顾不得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召唤”,没有前往华盛顿就以巴最终地位谈判举行会谈,而是在5月23日下午,在特拉维夫的国防部召开安全内阁举行紧急会议,讨论南黎局势。24日凌晨,巴拉克经过反复考虑;向国防军总参谋长穆法兹下达了以色列国防军自南黎“安全区”全部、…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0,(50)
●以色列总理巴拉克 11月 28日表示,他支持反对党有关“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的议案。这意味着以色列将提前举行总理和议会选举。 ●韩国和朝鲜的军方代表 11月 28日在板门 店举行了第一次军事事务级会谈,讨论有关修复通过非军事区的“京义线” (汉城至新义州 )铁路和铺设汶山至开城的公路所涉及的军事保障问题。 ●荷兰议会下院 11月 28日以 104票对 40票率先通过了一项“安乐死”法案。这项法案仍需明年提交议会上院批准后才能生效。 ●联合国发言人 11月 29日说,安南秘书长和伊拉克常驻联合国代表哈桑决定,双方将从明年 1月开…  相似文献   

18.
浩荣 《瞭望》2001,(39)
为期3天的韩朝第五次部长级会谈9月18日在汉城结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这次会谈是朝鲜方面主动提议的,并得到了韩国方面的积极响应。今年以来,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特别是美国布什政府走马上任后对朝鲜持强硬态度,美朝会谈中断,韩朝关系也受到严重影响。原定于3月份举行的第五次韩朝部长级会谈因  相似文献   

19.
克林顿亚洲之行的战略考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1月15日和16日亚 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 议将在文莱举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文莱会议后,将访问越南。这将是越战后美国在任总统第一次出访越南。此前,有关克林顿将访问朝鲜的消息也流传甚广,10月份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访美时,曾邀请克林顿访问平壤,随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朝,意在为克林顿访问朝鲜“修桥铺路”。但白宫11月4日宣布,克林顿这次亚洲之行将不包括朝鲜。虽然克林顿此次决定不去朝鲜,但其有意访问朝鲜的风声,和首访越南,都足已使克林顿在卸任之前的亚洲之行,备受舆论关注。…  相似文献   

20.
于当前中东严峻逼人的形势和有关各方的共同推动,2000年12月19日至23日,以色列外长本·阿米和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分别代表以巴双方在美国华盛顿的博林空军基地,进行了和谈恢复后的首轮会谈,尽管谈判没有达成任何书面协议,但双方尤其以色列在会谈中,从5个月前的戴维营谈判的基础上相互进一步有所让步。鉴于巴以根本分歧严重、以色列国内剧烈动荡的政局、时间紧迫、美国总统交接班、巴以冲突仍在进行及巴方面临的本国和阿拉伯方面的巨大压力等不利因素,预计巴以和谈前景依然是严峻的,对巴以和谈近期出现突破不应过于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