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得新 《求知》2002,(6):30-30
1.农民增收遇到困难。随着农产品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的逆转,我国农业发展遇到新问题,突出表现是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徘徊不前。即便是在广东这样经济发达的省份,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尚不到l%。在一些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下降更多,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越拉越大。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了一个低迷时期,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速已连续4年下降。  相似文献   

2.
来势与趋向     
我国现行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是在解放初期农村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形成的。它以国家对农产品采用行政手段进行实物分配为基本特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我国农村商品生产大发展,流通渠道不畅,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十分突出,原先那种农产品流通体制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如何改革农村流通体制,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本刊发表的这一组文章回答了这个问题。它是一些有识之士在系统调查研究基础上写成的。  相似文献   

3.
农村改革20年来,在党的一系列正确的农村政策指引下,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确实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人们也不难发现,在这20年的历程中,也总有一些似曾相识的矛盾和问题,每隔几年就会爆发一次,严重地阻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农产品的卖难,尤其是“卖粮难”就属于这类矛盾和问顾中的一个血刑_反复出现的“卖粮难”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已3次发生比较大范围的“卖粮难”。第一次是在1984年,这一年的粮食总产量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但粮食的市场价格却大幅…  相似文献   

4.
广泛农业保护政策的反证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中央决定除了对粮食这一特殊商品另有规定外,其它农产品“要根据各类农产品的不同特点和供求状况,采取相应的方式和步骤,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最近,国务院决定放开棉花市场。由此引发了一些人的不同意见,他们提出应对我国农业实行广泛的保护政策,其中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理由便是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实行广泛的农业保护政策,并使本国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产量显…  相似文献   

5.
外国农产品抢滩中国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农产品抢滩中国市场石庆伟,曾华国记者近日在东北、华北和华南等地调查发现,许多农产区在饱尝“卖难”之苦的同时,一些品种的外国农产品却通过正常或非正常渠道,大举抢占国内市场,使基础脆弱的我国农业面临严峻形势。“洋货”抢滩设点来势猛记者在沈阳、北京、长...  相似文献   

6.
一、我省农业已率先进入发展新阶段,以粮食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卖难标志着我省农业已由长期短缺经济逐步转变为剩余经济  以农产品的社会供求状况为标准,我省农业发展可划分为两大阶段。1984年以前是农业短缺经济时期,以1984年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卖粮难为信号,我省农业逐步进入了剩余经济阶段。对我省农业形势的这一基本认识,主要依据四点。其一,我省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跨跃式增长,大大超过了人口的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达到600亿斤,比1984年翻了一番,每增加100亿斤所用的时…  相似文献   

7.
"农超对接"是由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向超市、菜市场和社区便利店直供鲜活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市场畅通渠道、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现代流通方式连通广阔农村,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惠及农民和消费者。推进"农超对接"工作,有利于推动我市鲜活农产品销售,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相似文献   

8.
一、农村市场化程度低 ,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症结经过 2 0年的改革开放 ,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 ,近两年来 ,农村经济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农业发展缓慢 ,农民收入增长处于停滞状态 ,农产品结构不合理 ,“大路货”多 ,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少 ,农产品不仅“卖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且价格低 ,效益差 ,农业产业化水平很低 ,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加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新的情况和矛盾 :一是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不灵 ,信号失真 ,市场流通不畅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分散决策 ,很难适应…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3,(7)
我国农业生产连续几年取得丰收,从目前来看,1993年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好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农产品价格放开后,流通渠道不畅,农副产品卖难、打白条的现象严重,农民负担过重,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及开发区的建设大量挤占良田和耕地,是1993年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调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2,(27)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我国将要实现对外开放农产品市场的主要承诺:在过渡期内逐步增加粮食、棉花、食糖类等主要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量;对重要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约束国内支持等。这些承诺的实现,无疑将使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雪上加霜”。当谈到中国农业问题时,江泽民总书记多次讲到,“我常常睡不着觉”。朱镕基总理也坦言,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最大的担心是农业问题”。过去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持续下降,已明显低于现时生产能力,199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最高峰,为51230万吨,2001年下降为45000万吨,已低于1993年的水平,平均每年减少1245万吨,累计下降12.2%。从本刊记者来自小麦、玉米、大豆、蔗糖主产区的报道看,形势是严峻的。  相似文献   

11.
连续两年的大丰收有喜也有忧。粮食一增产就出现销售不畅,给产区和农民传递出“粮食过剩”的信号,把我国粮食流通体制中的矛盾暴露无遗:粮价不顺影响市场稳定;粮食市场发育不全,阻碍了粮食正常流通;政府调控能力不足,粮食“买难”“卖难”交替出现;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改革滞后,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大幅增加使其难以为继。为了建立我国粮食供给的稳定增长机制,前不久,国务院作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国家粮食储备局体改法规司副司长王林贵同志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有关改革的框架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4,(8):29-29
2004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要点: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对发展山西订单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订单农业是农产品供需双方根据收益测算产生意向并签订一定形式的收购期货契约 ,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重要内容。目前 ,山西订单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提高认识 ,增强责任 ,妥善处理订购双方利益关系 ,坚持依法管理 ,积极做好订单风险防范 ,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乡镇企业报》1994年1月7日报道,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刘江部长指出:今年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着重抓好以下六件事。 一、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建设。从今年起,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以粮食购销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包括对粮食实行“保量放价”、建立保护价以及相应的风险基金和储备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吉林农民在现阶段,进市场仍以个体、分散、自发为主,采取产销直接见面的初级形式。要更好地引导农民进人真正的市场,除了建立一支农民经纪人队伍,形成健全的农产品运销体系外,还需要从市场本身外做更多事情。一是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搞好农产品及其加工转化产品的市场无形资产的开发和运作。因为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并非完全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属性,在很大积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吉林省一部分产品具有较好的品质,但至今不能成为市场的热销产品,比如大米。二是加快工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突破工…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什么是龙头企业所谓“龙头企业”是指专门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企业,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在生产形式上实行专业化;二是在经营体制上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三是具有一定的联系和带动作用。为了追求规模化经营与利润最大化,他们把周边的农民组织起来,成为企业的生产者。这样便将分散经营的、小规模生产的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形成包括生产、加工和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条,使农民成为产加销整个产业链条上平均利润的分享者。农民和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联,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  相似文献   

17.
试谈政府引导农民进入市场问题孟建国年来困扰农村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大战”和“卖难”交近信息替出现,扑朔迷离,难于把握。一些大宗农产品,一度身价昂贵,各方客商竟用抬价抢购,“大战”烽烟四起;一时间又一落千丈,贱如敝履,农民叫苦不迭。玉米、油菜、苹果...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战略性结构调整新阶段之际,我们迎来了加入WTO之后的第一年。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落等情况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甚至出现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增收困难,是在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期出现  相似文献   

19.
作为粮食主产区省份,黑龙江省自1998年至今,始终执行国家"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粮改"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杜绝了屡禁不止的打白条现象,遏制了国有粮企大幅度亏损的局面。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国家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对我省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使我省"粮改"在国家"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框架的约束下举步维艰,至今尚未建立起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既能与国际接轨、又适合省情的粮食流通新体制。因此,我省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20.
张凯 《行政论坛》2002,(5):63-65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十大问题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健全科教支撑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加快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培育融资市场;加快农业的信息化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