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几天,有个朋友讲起这样一件事。某自行车厂的一位党支部书记找一位青年工人谈话,那位青年工人不服气地说:“我问你个问题,你若能答上来,我就服你。你说说,一辆自行车的前后轮共有多少根车条?”那位书记没答上来,显得很尴尬。当然,这位青工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要求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天上知一半,地上全知道”,未免有点儿强人所难。尽管是自行车厂的书记,不知道有多少根车条也不等于就没有做思想工作的资格。关键还是要看人家的道理讲得对不对。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则故事:西汉时候,有一天,汉文帝在召见群臣以后,向右丞相周勒提出了一个问题:“全国一年要判决多少案件?”周勃说:“不知道。”汉文帝又问:“全国一年要进多少钱粮?”周勃又支吾着回答不出,满脸羞愧,急得汗流泱背。汉文帝转而又向左丞相陈平。陈平回答说:“皇上买了解这些情况,请询问具体管理这些事的官员。”文帝问:“那么到底去问谁呢“’陈平说:“是上要知道全国一年判决多少案件,可以问廷尉(中央司法官);关于钱粮的事,可以问票内史(中央主管钱粮的官)”。文帝紧接着又问:“按照你说的,各个方面的事都有…  相似文献   

3.
一位高僧问一年轻人:“你的理想是什么?”年轻人答:“成为人上人。’:高僧听后对他说:“你这不是理想,是欲望!”  相似文献   

4.
狴月 《党政论坛》2011,(22):44-44
2011年5月,有记者这样问一群山里孩子:“你们心中的好人是什么样的?”孩子们齐声答:“万叔叔!”再问:“你们最爱的人是准?”孩子们又齐声答:“万叔叔!”  相似文献   

5.
关于团结     
安替 《党政论坛》2013,(6):12-12
李瑞环一次访问香港,一位记者问:“您刚才在讲话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这是不是指香港;人不够团结?”李瑞环答:“如果!我祝你身体健康,是不是指你身;体不健康呢?”听到这一回答,许多记者禁不住鼓起掌来。  相似文献   

6.
一个乡派出所曾因侦破案件数量居全县前列,以善打硬仗恶仗,侦破大案要案誉满全县,被誉为“侦破英雄”。近两年来,这个派出所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走村串户开展法制教育,依靠村民进行群防群治,结果辖区内安定少事,无案可破。 看了这则新闻,我想起了扁鹊三兄弟比医术。一次,魏文侯问扁鹊他们兄弟三人谁的医术高,扁鹊说是兄长。魏文侯很是奇怪:既如此,他们怎么反不如你出名?扁鹊回答说:大哥治病,能从人的神情中看出征兆,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家;二哥治病,能从人的毛发间看出病象,不等发作就治好了,故名不出乡里;只…  相似文献   

7.
加密生命     
若按70岁计算,人生也不过两万五千多天,可是我还是要“计算”: 去年春节,有一位朋友问我一个问题,并要求我不假思索地答出。他说:“人的一生有没有5万天?” 我说肯定有吧。我想,5万元钱一天就可挣回,一天也可花掉。人的一生岂能没有5万天?可朋友说:“否。”  相似文献   

8.
有记者到某乡采访,问及中央 为减轻农民负担制定的《条例》,一 个村的几百户农民,竟然十之八九 不知道是咋回事,甚至对当地的一 些政策也是一问三不知。为何?村民 直言:现在乡里、村里一年到头不正 儿八经地开个会,上面的政策哪能 知晓? 其实,这种农村“会荒”不是个别现象。笔者在基层挂职中了解到,有的乡镇多年不曾并开过群众大会, 有大会堂也是常年闲置,甚至出租或改作他用。这样,一些农村就难免成为上级政策的盲区,但有的乡村基层干部却这样辩解:“开什么会?群众就烦开会!” 事实到底怎么样呢?许多农民说,乡村干部们…  相似文献   

9.
于晓玲 《党政论坛》2011,(14):22-22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说他在孔子的故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来孔子家里拜访,孔子的徒弟拦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那人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的徒弟很不以为然地说:“当然是四季了!这个连小孩子都知道,还用问先生?  相似文献   

10.
1956年3月,我从河内中国军事顾问团回到北京不久,总参谋部干部局决定调我给张云逸大将当秘书。6月中旬,我到南池子18号向张云逸报到。张云逸对我说:“我年龄大了,已不担任多少实际工作,是半工作半养老了,欢迎你来帮助我做点事情。””我这里还有管理员、副官、公务员、司机等七八个工作人员。”说到这里,张云逸若有所思地说:“组织上安排这么多同志来帮助我工作,照顾我的生活,还有一个警卫班,我几次提出减些人,这么多人给国家增加多少开支啊;我心里很是不安……我们还有个党支部,我与韩碧(张云逸夫人)同志都在支部过组织生…  相似文献   

11.
管仲举代     
管仲卧病,齐桓公前去探望,忧心忡忡地说:“先生病成这样了,这可怎么办呢!先生一旦不测,我该把国事托付给谁呢?”管仲问:“您打算托付给谁?”桓公答道:“只能是鲍叔牙。”管仲说:“这恐怕不行。鲍叔牙为人清雅,品格高尚,的确是一位贤良方正之士。但他有个不足,对于不如他和他所看不起的人,不怎么亲近;一旦听到别人的过错,长时间会记在心上,不大能容人之短。让他这样的人身居相位,处理起问题来,免不了上下都会得罪人。这样一来,他就干不长久了。”桓公问:“那么谁合适呢?”管仲说:“如果非要让我推荐的话,我看隰朋可…  相似文献   

12.
散木 《各界》2011,(2):70-72
话说毛泽东1965年11月视察各地,到了江苏南京,忽然想起什么,便问起:“你们这里有个南京大学的党委书记,1957年大鸣大放时吓昏了,现在到哪里去了?”有人回答:“下放几年后,现在图书馆工作。”毛接着说:“这些人,要看他的变化怎样。当时党内就是不布置,只对党委书记打招呼。但像清华有个党委书记就不能打招呼,他和右派的人搞到一起去了。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9,(27)
问:流动人口在计划生育方面有哪些合法权益?答:流动人口在计划生育方面的合法权益有:凭合法生育证明在现住地生育子女的权益;获得避孕节育有关的服务的权益;提交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有效证明后不必回乡参加避孕节有检查的权益;独身子女的父母有获取奖励的权益;由用工单位或者常住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交付或者报销节育手术费的权益问:流动人口在计划生育方面有哪些应尽的义务?答:流动人口在计划生育方面应尽的义务有:离开常住户籍所在地前领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到达现居住地…  相似文献   

14.
“你现在是什么级?”献筹交错之间,久别重逢之时,免不了受到这样的询问;领取福利之机,安排座次之前,又免不了遭遇这样的尴尬。“级”本义是台阶,“拾级而上”也就是沿着台阶向上攀登。可是这含义一旦引申到官场,引申到生活,一旦变成了尊卑序列,变成了价值符号,那景观就“气象万千”了。级别,级别,有“级”就有“别”。一个“级”字,害多少单相思?诱多少寒窗读?引多少龙虎斗?白多少少年头?“妆罢低头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是用委婉手段要级别:“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是用“哀兵政策”闹待遇。在…  相似文献   

15.
佚名 《党政论坛》2011,(16):18-18
一 一天,一只兔子在山洞前写文章,一只狼走了过来,问:“兔子啊,你在干什么?”答日:“写文章。”问:“什么题目?”答日:“《浅谈兔子是怎样吃掉狼的》。”狼哈哈大笑,表示不信,于是兔子把狼领进山洞。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写文童。  相似文献   

16.
一个乡镇有多少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如果有人出题考我,凭我过去在乡下工作的经验,顶多说是十来个。然而我是大大的错了。前不久去农村采访,先是听农民说现在乡镇一级副职以上的领导是如何如何多,以为听错了,实际一考察,使我大吃一惊:一般的是二十多个,个别的镇竟多达三十多位。 官员越来越多,费用越来越大,老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这几乎已成为一种公害。“精兵简政”、“能上能下”讲了多年,但在有的地方,“兵”越来越少,“官”却越来越多。现在有些地方精简机构,撤乡并镇,这本是件好事,农民们指望在并镇中也能并掉一些官,…  相似文献   

17.
最 近见到两条新闻,一条是“领 导干部不下基层就上报纸”。 说某市把干部下基层作为转变作风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每个书记、县长每月下基层多少天,都要在本市的报纸上公布;下得多的就是“作风扎实”,下得少的就是“作风漂浮”。另一条是“一看到车子开进厂门就紧张”。说目前一些企业非常害怕领导下基层,有一家食品公司,半天就来了三投省市的“下基层”者。结果本公司的工作计划被打乱,6个领导全得出面接待。所以这家公司的一位经理说:“我们最苦恼的就是接待各级政府官员,一看到车子进门就紧张!” 一个想下基层,一个怕下基层…  相似文献   

18.
唐宣宗李忱,在位十四年,克乌节俭,苑花求治,在沉闷的中唐政治上撩起了几许微澜,史称“小太宗”。《资治通鉴》里记载了他的几则小事:他的爱女万寿公主嫁给起居即郑颢.他说:“吾欲以俭约化天下,当自亲者始。”因此恳切叮嘱公主在夫家恭执妇礼,如百姓家法,毋搞特殊化,并为举行了简朴婚礼。有一次他得知郑颢弟弟郑颔得了重病,遣它使视疾,回宫后问“公主现在于什么?”使者答“在慈恩寺看戏”,宣宗大怒,立即派人把公主召进宫里,训斥道:“岂有小叔病重,不往省视,而自在观戏乎!”并且感叹:“怪不得上大夫家多不愿与我家为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香港流行一则笑话:一位香港人去北京旅游,到饭馆吃饭点菜。他很有礼貌地问一位漂亮的女服务员:“小姐,水饺一碗要多少钱?”没想到却被对方打了一巴掌。原来这位香港客人的粤式普通话太不灵光,被那位女服务员错听成为:“小姐,睡觉一晚上要多少钱?”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因为据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的1991年香港人口普查的结果,香港567万多人口中,表示懂得说普通的只占18%,而88.7%的香港居民家中惯用的语言是广东话。因此,对初到香港的  相似文献   

20.
攀几门穷亲如何?陕西刘慧奎常言道:“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然而,近来在辽阳市,这句话却被人们改为“穷在深山有人问,困顿之际有远亲”。何故?原来,辽阳市1000多名副县长以上领导干部纷纷与穷乡僻壤的贫困户“攀”上了亲戚,短短几个月,这些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