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瞭望》2001,(37)
8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教育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助学贷款有关政策措施,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此次出台的新政策,为提高助学贷款的可操作性、鼓励商业银行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积极性出了很多新招。 建立学生信用档案 学生借钱不还是银行最担心的事,新规定提出不主动与见证人和贷款银行联系、提供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不守信用的学生要记录在案,将来纳入全国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人民银行副行长肖钢表示,各商业银行要  相似文献   

2.
《求知》2005,(2):43-45
新加坡重视发展教育,每年各学校都能获得政府庞大的财政补贴。目前,新加坡小学、中学和初级学院的发展费用95%来自政府。新加坡。74%~82%的大学经费,84%的理工学院经费也来自政府。  相似文献   

3.
阿克苏市部分棉企抗费的背后,是如何界定世行贷款获益者偿还责任,如何依法行政, 以及如何营造西部引资环境等诸多深层次问题“政府向世行贷款,还贷压力却让企业来扛。”阿克苏市天泉棉业公司总经理、温州商人李坚告诉记者。对李坚来说,从去年底至今的这几个月非常难过,按照阿克苏市“世行还贷准备金”的收费标准, 他的企业今年要交纳70多万元。为躲避政府的催款,李坚和其他十几个尚未交款的企业主整天东躲西藏,甚至还先后遭遇了联合检查组进驻、没收工商  相似文献   

4.
国家助学贷款因何陷入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数年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因违约率过高而陷入困境。此事在预料之中。因为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缺陷。走出困境需要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5.
对助学贷款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助学贷款业务开展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状况,笔者试图通过对助学贷款深入的再认识,澄清人们思想上的一些偏差,以促进助学贷款业务的广泛开展,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助学贷款是一件对教育、金融都有利的新生事物,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呵护和培育。在开始推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在所难免,片面谴责银行怕“风险”或少数学生不履约,都无助于把这件好事办好。关键是要找出症结所在,各方通力协作,使银行和贫困学生都能“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7.
新学年开始,中央财政贴息的 国家助学贷款,由去年京、 津、沪、渝等8个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范围,经办银行也由中国工商银行一家扩大到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4家,同时贷款手续有所简化,贷款规模有所扩大。这些出自国务院办公厅8月22日转发的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中的新鲜内容,终于使冷清多时的高校助学贷款一下子升了温。 在上海,全市高校在开学的20多天里,贷款学生已达到1.5万多人,实际贷款额超过了两亿元,国庆节过后,银行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表格在不少高校仍供不…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对实现高等教育平等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现有规范法律效力低且与我国相关法律相冲突,稳定性、可操作性以及风险防范机制等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必须尽快制定《国家助学贷款法》,规定国家助学贷款必须由政策性银行承办,同时设计灵活合理的还款期限和方式、加大违约处罚以及设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等制度。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好事为何不好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的最新统计,以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为发放对象的国家助学贷款,自从在8个城市进行试点,并于去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后,至今年5月底,全国高校共有16.9万名在校生签订了12.6亿元的贷款合同。其中已签贷款合同的人数仅占申请人数的31%,已签贷款合同金额仅占申请金额的37%。而以目前高校经济困难在校生近百万名计,国家助学贷款已经起到的资助作用就更显得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问题,应当转交指导思想,将道义上的信用贷款转变为法律上的信用贷款,以构建运行机制为基点,走质量优先的发展道路,坚持成本分担与能力支付相结合原则、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和管理有序化原则,并从加快立法、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灵活多样的助学贷款政策以及完善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四个方面入手,实现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为目的、于1999年新学年开始推出的总额为7亿元人民币的国家助学贷款,至今所贷无几。在天津,到1999年底实际只贷出 15万多元。如此好事,缘何多磨?问题的关键出在─—谁来为大学生“助学贷款”担保  相似文献   

1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阻滞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一项旨在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上学困难,深化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利民政策。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自2000年在全国实施以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助学贷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困难,学生要求贷款的数额和银行放贷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银行“惜贷”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必须对助学贷款政策加以创新,使之惠及更多贫家学子。  相似文献   

13.
罗玛  彭炎  孟祥栋  匡小平 《学理论》2010,(26):220-221
我国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过程中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问题。通过对江西部分高校的学生的研究,以抽样统计方法作为主要调查方式,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以得出基于学生的研究结论。认为,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是由银行、社会和学生三方面共同造成的,应从这三方面着手,对内外机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十年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严重的大学生借贷违约现象,却暴露出了大学生的贷款诚信问题.就当前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现状及大学生诚信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希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状况能有所改善,以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15.
王女士手里拿着广州市教委主任批的一张条子到广州的一家名牌小学为孩子联系上学时 ,被告之要填一份“自愿”捐资表 ,最低价码两万 ,也就是说 ,即使你有最硬的关系 ,要想择校上学 ,就得“自愿”捐助两万元。据了解 ,如果一般人的孩子要想上这所学校的话 ,至少要“自愿”捐助五六万元。城市中小学出现的“择校生”高收费现象 ,早已是老生常谈 ,每年各地政府都要下达文件三令五申不许择校 ,然而却收效甚微。近年来 ,随着有关教育产业化的话题升温 ,“择校风”也愈演愈烈 ,择校费水涨船高 ,但是在不少地方 ,为了掩人耳目 ,采取了越来越隐蔽的形…  相似文献   

16.
变味的便民     
孟微 《瞭望》2003,(51)
近日,有一个地方为宣传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法规而开通的热线,竟成了某些部门用来赢利的高价热线。 这条消息在令人气愤之余,也令人感到寒心。这条热线的服务对象是那些生活困难的市民,但如果他们要通过这条高价热线了解有关申请每月172元的低保金,要花费36元至72元不等的热线费外加市话的通话费。无法想像,困难群众能够消受这样的高价服务。  相似文献   

17.
办实事,是勤政爱民之举,凝聚民心大措,时下已成气候。但笔者发现有的地方和单位草率上马。结果因财力不足,大掏企业和群众的腰包,使企业应按不暇,群众叫苦不迭,办实事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办实事何以增强群众负担?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缺乏科学论证,盲目确定项目。二是资金使用不合理,有限资金没有用到刀刃上,有的甚至大肆挥霍,惊奥体之慨:三是有的基层干部把办实事当作往脸上贴金和赢得上级好评的资本。报喜不报忧。办实事变味的结果直接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加剧了干群矛盾,因此,务必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32)
从蚁族的视角计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负担率,得出大学生毕业即沦为蚁族由此导致过高的还款负担率,才是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问题的根本原因,继而从还款方式和还款期限两方面对改进现行还款机制的相应建议:灵活还款方式;延长还款期限。  相似文献   

19.
闻羽 《学理论》2013,(15):285-286
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开展以来,近千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于国家助学贷款而能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从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现状入手,主要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并着重分析了高校所应承担的具体职责,从而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飞虎 《理论探讨》2007,(6):170-172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落实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但由于制度设计的偏差,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挑战。主要是由于政府责任的缺失才导致国家助学贷款的尴尬局面,建议政府应担起国家助学贷款的责任,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从市场化模式到政策化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