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简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通常是指奉行以暴力活动制造特定的恐怖气氛达到政治目的的反人类、反社会、反政府的理论体系、思潮和主张。而将在该理论体系、思潮和主张控制下由“次国家团体”或其他非法地下组织有预谋地实施,并以无辜的群众或非战斗人员为主要目标,试图在一定范围内造成巨大社会影响,以达到其政治目的的暴力行为统称为“恐怖活动”。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是国家、阶级、民族、宗教间各种矛盾尖锐复杂、不可调和的特殊表现,是一种特殊的、严峻的社会现象,产生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真正根源是世界的强权政治、贫富不均和社会不公正。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主要类型为:邪教或宗教极端主义恐怖组织,民族或种族主义恐怖组织,政治恐怖组织和国家恐怖主义活动。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在行动上呈现以下特点:规模的相对有限性、巨大的间接破坏性、手段的血腥残忍性,以及国际化、专业化、高技术化、背景复杂化。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基本策略是:(一)建立国际反恐怖组织,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行动提供法律依据;(二)各国建立专门的反恐怖机构,实现情报资源共享,协调打击恐怖组织的统一行动;(三)加强反恐怖主义活动的基础工作;(四)用军事、经济、高新科技等手段打击恐怖组织;(五)标本兼治,铲除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温床。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2,(37)
当一个史无前例的强大国家受到史无前例的沉重一击之后,尤其当美国将其主要军事和外交行动集中在搜寻和惩罚反美国际恐怖主义及其相关势力之后,恐怖主义才受到前所未有的注意和产生了相应的冲击力。不管其他国家是否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也不论国际社会的多数成员是否同意把恐怖主义视为主要打击对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1,(39)
美国纽约和华盛顿遭一系列恐怖袭击后,美国政府即宣布向恐怖组织宣战,明确表示将使用一切手段打击恐怖袭击的肇事者。华盛顿时间9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发表讲话,明确提出,“我们将使用所掌握的任何手段——一切外交方法、情报工具、法律强制工具、金融影响以及战争所需的任何武器——来瓦解和击败全球的恐怖组织网络。”与此同时,美国一面加紧外交活动,以邀约更多的国家加入它的反恐怖战争行列之中,一面加紧调集和部署军事打击力量,21世纪第一场声势浩大、战争方式和形态也许与前此诸多战争迥然不同的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 恐怖主义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威胁,已经成为严重的国际公害。国际社会对伤害无辜生命的恐怖主义暴力行为,普遍表示强烈的谴责和反对,不少国家在强烈谴责恐怖袭击行为的同时,也表示了希望对恐怖主义采取打击行动应该有确凿证据和具体目标,在当前形势下,尤其需要保持冷静,慎重处理有关问题,千万要避免伤及无辜百姓。他们希望,国际社会应加强磋商与合作,打击恐怖主义行动应该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发挥联合国安理会的作用,一切行动都要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4.
冯晖 《理论导刊》2004,(8):62-64
一国际恐怖主义并非我们这个时代的专有名词,国际社会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努力控制国际恐怖主义。冷战结束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严重干扰和破坏着国家主权的基石,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国际社会为应对这一全球性威胁,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合作,但迄今所获成果依旧不甚显著,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存在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国际恐怖主义的一般性定义,有关国际恐怖主义的广义定义有100多种,比较集中的也有20多种。主要原因在于界定国际恐怖主义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往往根据各自的理解和利益对国际恐怖主义做出定义,…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1,(40)
美国针对阿富汗塔利班的反对恐怖主义的军事打击势所难免。国际社会在对美国的行动给予道义上的甚至是实质性的支持的同时,也主张美国的行动应得到联合国的授权,联合国应在全球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中起主导作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部分人士和组织呼吁美国的军事行动要谨慎从事,以避免伤及无辜,更不要走极端。  相似文献   

6.
网络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令人惊叹的。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网络都在打破原有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屏障。网络不仅仅是一种人们用以在网上结成电子共同体并促进该共同体之维系和发展的强有力的技术工具,它还成为人们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以及实现各自不同行动目标的一根有力的杠杆。网络的出现和网络化趋势的扩张,确实给人类交往活动与生存状况带来了质与量的飞跃,并使得人类主体的社会性和共同性得到了一种空前的延伸与发展。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它叉在同时以一种抽象的、被异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增加了人们行动环境的符号性和虚拟性。  相似文献   

7.
国家在场是国家对多民族边疆地区治理的一种技术实践,国家在场技术实践包括经济技术、政治技术、文化技术和符号技术,其中符号技术是现代国家最具特色的治边技术,四种技术通过垂直下沉的行政网络实现对多民族边疆地区的治理.国家在场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国家意识形态通过四种治理技术深入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四种治理技术是意识形态得以实现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军事和金融领域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 正在大张旗鼓、紧张激烈地进行。这是必要 的,而且整个行动越快越好,越早取得实效越好。 然而,如果仔细琢磨起来,其实这还是属于治标不治本,截流不断源的法子,终归不能取得斩草除根的效果。诚然,产生恐怖主义的原因很多,铲除恐怖  相似文献   

9.
网络经济的涵义、特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因特网(Internet)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地扩散到社会经济诸领域之中,网络开始超越一种单纯的信息技术成果的形式,成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换句话说,今天的网络,不仅连接了科技、信息与知识,更整合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资源、组织与行动,正在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和经济形态——网络经济。 一、网络经济的涵义  相似文献   

10.
恐怖主义犯罪对民航领域的渗透在宏观趋势上呈现持续性、可控性的特征;在武器、袭击方式的选择上,存在不同比例的权重分布。恐怖主义犯罪的渗透样态,呈现网络性和依托科技化的特征。针对上述特征,应当以传统的法律防控措施为纲,融入新的反恐理念和元素,从法律角度做好长期的反恐应对机制,回应整体渗透趋势的持续性;构建反恐联动防控模式,运用好科技发展下的大数据防控,互相配合协作,实时更新理念、技术,以应对恐怖主义犯罪新的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如果美朝之间遵循行动对行动的规则迈进,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持久和平与安定就有望成为现实 6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布新闻称,朝鲜当天向中国提交了一份关于其核计划的申报清单,美国也将着手启动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的程序,并中止对朝鲜适用《敌对国家贸易法》。按照以往的程序,中国将尽快把朝鲜提交的这份清单分发给六方会谈各国进行讨论,并着手安排下一轮会谈。  相似文献   

12.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原则。恐怖主义作为非传统安全中的重要问题,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列为当代最严重的全球性威胁和挑战。为有效打击和防范恐怖主义,须清醒认识反恐怖警务工作的必要性,根据当前国内外反恐怖主义斗争形势,从国家安全视域出发,构建反恐怖巡逻防控警务机制、反恐怖应急处置预案机制等,形成反恐怖警务工作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沿线恐怖主义犯罪具有较为集中、手段多样、对象无差别、组织化强等规律、特点,它的产生是由沿线共建国家国内矛盾、所处的恶劣国际政治环境、经济发展不平衡、缺乏有效反恐国际合作等原因导致的.对"一带一路"沿线恐怖主义犯罪的有效遏制需要沿线共建国家进行紧密合作,共同构建制度互联、信息互通、执法互动、优势互补的国际反恐...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各国全力声讨和围剿恐怖组织和恐怖活动的同时,有两件异样的事态分别在中东和欧洲出现,不由让人们对什么是恐怖和如何反恐怖产生新的思考。这两件事,一是以色列打着反恐怖的旗号搞国家恐怖主义,一是某些北约国家在进行反恐怖战的同时又纵容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5.
恐怖主义活动的社会心理危害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主义活动的社会心理危害形成机制是一种连锁反应,恐怖主义活动产生恐怖效应,恐怖效应引发不良社会心理,不良社会心理引起社会心理动荡,社会心理动荡影响社会稳定.应提高对恐怖主义活动社会心理危害的认识,树立反恐意识、加强反恐警戒,了解恐怖主义活动目的与动机,进行反恐心理与行为训练,提高民众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力,积极应对恐怖袭击、及时疏散不良情绪,做好恐怖后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9,(52)
现代国际恐怖主义自本世纪60代末兴起以来,日趋猖獗,如同挥之不去的乌云一直笼罩着这个世界,后导致成千上万无辜百姓的丧生,并成为许多国家社会动荡不安,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伟认为,21世纪,国际恐怖主义依然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一种国际现象,恐怖主义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70-80年代,国际恐怖主义是以西方国家一些极“左”组织及南美一些反政府游击队的爆炸、绑架、暗杀等活动为突出代表。进入90年代,苏联解体后,原两极世界格局朝…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影响的日益扩大,以新信息传播技术为中介而开展的社会行动逐渐出现并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遵从常人方法学倡导的对个体日常行动的考察,认为网络社会行动呈现出流变性衍化及双重性逻辑,网络的多元复杂性表明网络秩序治理不能采用传统的社会权力运行模式,"耦合"思路是一种可能性的治理路径,即实现政府、企业、网民三元主体的协同治理,通过价值共识下的内部耦合和多元共管下的主体间耦合,开展网络秩序的良性治理。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国家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信息领域里防止计算机病毒、黑客和网络恐怖主义的袭击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国际问题。应以全球化视野中的信息安全为出发点,控制和防范影响国家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加强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恐怖主义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双向进程中,"独狼"行动由于更具隐蔽性、灵活性和独立性而越发成为恐怖主义发展的重要趋势。实践中,"独狼"行动不仅在行为表征和犯罪成因方面不同于有组织的恐怖主义犯罪,而且社会危害更为广泛和深刻。"独狼"袭击对象多为"软目标",易于造成社会公众的恐慌和骚乱;"独狼"袭击突发性强,社会安全防范难度大;"独狼"多为伊斯兰极端分子,易于造成多民族社区族群关系的恶化;"独狼"式恐怖袭击易于产生示范效应,在社会中引起不良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20.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确保安全是最终成功的先决条件和基本标志,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所具有的举办周期性等特点,与恐怖活动的难以预测性等特征形成鲜明对比,恐怖主义威胁是国际大型体育赛事面临的最大风险.通过对已发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恐怖袭击事件的死伤情况、攻击方式、攻击组织等深入探究,在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