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现代家庭>杂志从1986年1月至2010年10月所刊载的6612则征婚广告进行内容分析,发现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青年择偶时始终最为关注对方的品德因素,且随着时代的演进,其关注度越来越高;年龄因素始终是位居第二位的因素,但出现淡化之势;容貌和身高仍被看重,但其关注度已无上升空间,吸引力有限;健康、对感情的忠诚度、住房三大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因素的影响力经历过一次滑坡之后被人们重新认识,关注度开始上升;学历、户籍两大因素由于与社会资源的关联度减弱,被关注的程度下降;事业心作为隐性潜能并未被征婚者所重视;兴趣爱好因素至少在通过征婚广告择偶的人群被忽略;性别是影响择偶标准的一个敏感因素,对配偶的婚史状况、受教育程度、外在形象、感情忠诚度、住房等方面的要求,男女存在显著差异,并且随着时代的演进出现一些趋势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55名初婚征婚者和579名再婚征婚者共计934则征婚启事的内容进行分类、编码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从征婚者的人口结构来看,再婚征婚者较初婚征婚者人数更多,平均年龄更大,性别比更小,学历更低;再婚征婚者的"现实取向"主要表现在对对方品质、性别和个人素质的要求上,在经济方面的要求与初婚征婚者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再婚征婚者相对初婚征婚者而言,其"放低的标准"只体现在女性对学历、事业心的要求,和男性对年龄、婚史、有无子女和生育能力的要求上,而在其他方面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征婚广告作为明确提出的择偶标准,具有一定的可衡量性.通过对我国征婚广告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15年间征婚主体趋于大龄化、复杂化,择偶标准趋于多元化,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剧烈变迁.此变迁对于征婚主体及择偶标准的形成产生相当影响.  相似文献   

4.
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主渠道,本文按内容分析的框架,对"中国上海"网站上十年来发布的信息标题按照时间、部门、主题进行统计分析,并选择三个民生主题作深度分析。在此基础上,解读当前网站上政府信息公开的特点,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康娜 《青年论坛》2008,(1):95-98
面对同性婚姻的挑战,西方社会对于婚姻制度的走向可以分为三种意识形态阵营,第一个阵营相信婚姻制度的毁灭也许是最好的选择方式,认为传统婚姻制度不能适应同性婚姻的需要;第二个阵营相信婚姻制度能够改变,认为如果接受同性恋婚姻将使婚姻制度转变得更有生命力和更加公平;第三个阵营喜欢婚姻制度保持现有状态,认为包容同性恋婚姻将会改变婚姻现行的显著特征并且最终毁灭婚姻。婚姻出现了“身份危机”,面对这种危机,作为中立的法律应该综合考虑婚姻法的道德复杂性及婚姻中的国家利益,在保证不违反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婚姻制度应该接受多元化,进一步走向宽容。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驱动的云相亲平台已成为新时代青年婚恋交友的重要渠道,热衷娱乐社交的适婚小镇青年正成为云相亲平台下沉市场主力军,积极参与线上平台的自我表述和远程互动中。云相亲平台广泛地运用人工智能算法,不仅为小镇青年寻找匹配的对象提供技术支持,更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形塑着他们的择偶观念。文章基于云相亲平台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并结合文本挖掘技术展开分析,发现算法下沉的云相亲平台有助于小镇青年突破通婚圏层的内卷困境,具有对离异女性的社会接纳度增强,意愿通婚圏更少受地域、文化和年龄限制,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择偶标准中并存等特点;平台提供的自我表述机会成为小镇青年择偶观念社会学习的支持空间,女性在交友心声中表达出依靠型诉求、坦诚型诉求和困境型诉求,男性则表达出照顾型诉求、情感型诉求和忧虑型诉求,呈现出从经济伙伴到精神共识的择偶焦点转移、从强调工具性到追求平等和长期和谐的真诚择偶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陈俊秀 《理论月刊》2010,(3):172-174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而"婚俗"则是乡风的具体表现之一。本文截取中部农村地区"婚俗"中的"婚姻支付"这一具体片段,选择从微观家庭的具体的行为取向出发来研究中国人的理性选择行为,以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事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所帮助。同时,也是对理性选择理论本土化的路径选择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8.
大龄青年的婚配问题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文通过对征婚启事的量化分析发现初婚与再婚择偶的大龄青年在外貌、性格与人品、家境、学历与职业等择偶标准方面存在着差异,而在兴趣爱好方面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投射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心理机制,潜意识地影响着我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它是人的一种固有的内在倾向,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心理机制之一。杨林肥酒案例从投射这一心理视角切入,抓住广告中红、绿、酒三个典型要素解读广告受众的心理,对其进行必要的研究,可以分析出投射对广告受众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 夜幕下,一对男女正纵情于迷朦的爱河……“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震碎了他俩的鸳鸯美梦。男人慌不择道,一头钻进床底;女的则迅速抓过一床毛巾被,裹在身上。  相似文献   

11.
生命历程:“文革”对“老三届”婚姻的影响常京凤成家立业是人生的重要过程,那么10年“文革”对“老三届”成家的影响是什么呢?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文化大革命爆发时,“老三届”是十几岁的中学生,显然成家立业的问题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1968年,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12.
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调查思想政治工作的民情民意,势必涉及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此次就有这样的分别设问: (A卷)学习教育时您喜欢的形式是(多选):  相似文献   

13.
夕阳下,一对老夫妻相互搀扶着,他们头发花白,没有了牙齿,偶尔安静地凝视着对方那张满是皱纹的脸,牵着手慢慢地向前走!那份从容、那份平静让人感动! 每个人都会老去,或者行将老去。注视走在我们面前的老人,不免会有许多感慨:他们都曾像我们一样年轻,他们有我们遥不可及的回忆,他们曾经历的事太多,即使在教科书中也不易读到……面对他们,人们可能会油然而生这样的念头:我老了会是什么样子? 中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关注老人正是在感知和绸缪我们的未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老人们需要的不只是“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服务,他们更需要精神关爱和情感的呵护。  相似文献   

14.
如同其他品味制造者一样,《孤独星球》作为将出版商和"驴友"连接起来的旅游攻略,可以被延伸为布迪厄语境下的文化中介者,它通过调适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实践和旅游品味的关系而建构、形塑着"驴友"的品味。在对目前《孤独星球》中国系列丛书进行词频统计和社会网路分析可视化后,发现其从景点、住宿、交通、饮食四大模块构建了"驴友"追求自然本真、刺激冒险、"异文化"风情、节俭环保、"文艺范"和重视体验的一套符合"驴圈"的身份认同的旅游品味,从而区分"驴友"与其他旅游者的关系,最终构建了旅游品味的合法性权威。  相似文献   

15.
“谈恋爱需要感觉,结婚则需要思考。每个人都有了解别人婚姻状况的欲望,却很少费心思想想自己的婚姻……  相似文献   

16.
“谈恋爱需要感觉,结婚则需要思考。每个人都有了解别人婚姻状况的欲望,却很少费心思想想自己的婚姻……  相似文献   

17.
余宗彦 《现代领导》2009,(10):38-38
王世英,山西省洪洞县人,1905年生,1925年加入中共,是参加过第一次大革命的老同志。他先后在上海、南京等地区从事党的情报、军运工作,在抗日战争时期,同阎锡山的反共活动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及时向中央报告敌情,为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建国以后,他曾任山西省省长.以后在中央监委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婚姻"总是呈现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式的矛盾。如何克服矛盾,实现自由发展,成就婚姻生活的"自由的呼吸",实际上这也是困惑人生的恒久问题。当代女性作家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经验,分别从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情感与理智等多个维度,艺术地再现"中国式婚姻"的"幸福"与"尴尬",藉此表达出了对当代女性"自在存在"中主体意识的缺失与伤感,对"自为存在"中主体意识的建构与渴望。  相似文献   

19.
《政协天地》2010,(1):41-41
“案头摩崖石刻”是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它以微显大,移峰峦于案头,熔诗文、书法、篆刻、微雕、奇石、赏石为一炉,又巧借寿山石之华采,使两者达到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在同邪教“法轮功”的斗争中,如何使思想工作扎实有效、入耳入心?我的体会是,针对不同情况,搞好三种形式的家访。 ①“贺喜式家访”。每项成绩的取得往往都是在付出艰辛的劳动之后。每当职工取得重大成绩时,要及时进行家访谈心,对职工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和肯定,对职工工作中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