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正>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很善于谋大事谋全局,善于抓住事情的要害。在他的城市规划建设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把城市规划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生动形象地提出解决好城市建设中"骨头"与"肉"的关系问题。1957年4月8日,邓小平在西安干部会上作了题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的报告。邓小平在报  相似文献   

2.
闫笑岩 《党的文献》2018,(2):70-75,98
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为树立和维护党的形象,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进行了不懈探索。邓小平重视党的形象问题,是因为西南地区任务重、困难多、问题新,而外部形势的变化特别是革命的胜利,使一些干部放松了警惕,党在思想、组织、工作、作风等方面出现了问题,给维护党的形象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此,邓小平从党的性质出发,坚持共产党是最进步的、最有纪律性与组织性的工人阶级的政党,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从党的宗旨入手,强调要注意联系群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党的组织建设布局,提出对党的组织和干部高标准严要求;从党的作风建设着眼,要求党员要始终保持艰苦朴素、老老实实、谦虚谨慎的优良传统。在实践中,邓小平将扎实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相结合,把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统一,使党的形象现于行、宣于口。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树立和维护党的形象的做法和思想,对新时代树立和维护党的形象、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仍然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为树立和维护党的形象,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进行了不懈探索。邓小平重视党的形象问题,是因为西南地区任务重、困难多、问题新,而外部形势的变化特别是革命的胜利,使一些干部放松了警惕,党在思想、组织、工作、作风等方面出现了问题,给维护党的形象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此,邓小平从党的性质出发,坚持共产党是最进步的、最有纪律性与组织性的工人阶级的政党,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从党的宗旨入手,强调要注意联系群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党的组织建设布局,提出对党的组织和干部高标准严要求;从党的作风建设着眼,要求党员要始终保持艰苦朴素、老老实实、谦虚谨慎的优良传统。在实践中,邓小平将扎实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相结合,把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统一,使党的形象现于行、宣于口。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树立和维护党的形象的做法和思想,对新时代树立和维护党的形象、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仍然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世界将更多目光投向中国,聚焦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今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公开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1],为学习党史提供了根本遵循。树立正确党史观,是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5.
胡东升 《共产党人》2007,(16):13-15
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干部是根本,作风是关键。大量事实表明,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牢记"三种意识",树立"八种风气",不断加强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遵义市将进一步发扬遵义精神、树立遵义自信、筑牢遵义思维、塑造遵义形象,奋力打造"三个高地",推动"红色圣地·醉美遵义"强行起飞。盛会谋新路,盛举谱新篇。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我省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关键时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让我们倍感振奋、倍受鼓舞。大会选举产生了以陈敏尔同志为班长的贵州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对党的形象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命运。党的良好形象有助于扩大党的影响力,有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有助于增强党的威信,提高党的战斗力。塑造党的良好形象,从现实层面讲,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树立党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从历史角度看,需要坚决维护党的光辉历史形象,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从国际视野看,要注重展示党自信、开放和担当的国际形象。在党的形象建设的路径方面,要注重创造人民满意的执政实绩;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上率下;要"照镜子,正衣冠","慎独慎微",促进党员干部形象塑造常态化;注重创新党的形象载体。习近平关于党的形象建设的论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又结合中国实际和中国文化加以创新,具有鲜明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为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的党性,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党一贯重视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思想上建党"的著名论断,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要求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相似文献   

9.
曾越 《理论与当代》2010,(11):11-12
<正>党风关乎党的形象,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党员干部应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观念,深入开展"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教育活动,端正党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是对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实践,是坚持"为人民服务"思想、"三个代表"思想、"以人为本"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实体现。土家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践行西部大开发决策的重要内容,也是贵州后发赶超、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树立党的光辉形象的民心工程,各级党政机关都有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因而更应增强为土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就党的纯洁性建设作出过许多理论上的阐述并进行了实践探索。在他看来,加强纯洁性建设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定,必须常抓不懈。邓小平党的纯洁性建设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包括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反腐倡廉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对于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有效应对"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顺利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观认识上的新飞跃.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毛泽东、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基础之上的.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上世纪70年代末突出强调经济增长到如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由"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转变.这种观点给人的印象,是把邓小平的发展观归结为"以物为本",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割裂、对立起来.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实际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是一致的,是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廉政建设的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廉价政府"的重要思想,并结合中国的国情,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出发,提出了搞廉洁政治、消除腐败的系统的完整的理论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发展和创新.重温这一理论对树立党的光辉形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深刻理解不忘初心的含义,我们广大组工干部就应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树立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工作稳步进取、树立勇于拼搏的恒心,行动爱民为民、树立无私奉献的公心"。政治立场坚定,树立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基层组织部门作为党管干  相似文献   

15.
正问计民生、体恤民情是党的优良传统,可以说,一部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探寻有效解决民生问题道路的历史。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到江泽民同志的"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情怀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历来高度重视解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旗帜指引正确的方向,鲜明的旗帜树立光辉的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样一面伟大而鲜明的旗帜,它正在并将继续引领国家和民族走上复兴之路。自从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连续几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标题中,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核心字眼。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标题更是响亮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  相似文献   

17.
从党的“八大”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理论的孕育阶段。邓小平在党的“八大”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外均处在谋全局的“副帅”职位上。邓小平一贯实事求是,善于独立思考,提出了许多建设社会主义的意见和办法。邓小平协助毛泽东全面处理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治党、治国、治军经验。  相似文献   

18.
刘景珍 《世纪桥》2013,(13):22-23
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从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创先争优这个基础性工作抓起。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的在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保持和发展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开展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就是通过"五带头",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在日常工作中树立先进形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硕 《新长征》2013,(3):64-64
<正>现实中有部分领导干部把矛盾、困难当成了"硬骨头",不愿去碰、更不敢去"啃",久而久之,贻误了事业,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面对"硬骨头",领导干部既要敢于"啃"、又要善于"啃"、更要乐于"啃"。敢于"啃硬骨头"是一种责任。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牢记"事不避难"。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要始  相似文献   

20.
记者:中国共产党一直把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法宝,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认识自己、加强自己和完善自己.毛泽东同志把执政比作"进京赶考",提出了"两个务必";邓小平同志强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江泽民同志提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胡锦涛同志提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写进党章总纲,这在建党以来和建国以来都是前所未有的.王副市长,请您谈谈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本质涵义的理解,好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