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学经过二十年的学科化和科学化的艰苦卓绝的学术努力,获得社会和学林的广泛承认。最近一段时间,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的讨论值得我们关注。有学者力主用“思想教育学”取代,还有学者认为关键不在于改变称谓,只需要对它作一番新诠释或新理解即可扩大它的涵盖性,还有学者认为需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的新开拓。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的争论,从一个方面折射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术和理论发展的极为宝贵的自我反思,值得我们接下去做一番关于学科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对我们党来说,提出和确定新中国的名称无疑是一件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新中国的名称,有人认为是张奚若首先提出的,也有人认为是任弼时最早提出的。笔者认为,这一名称是党中央在1947年十二月会议上提出和确定的。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然而,作为长征这一人类最伟大壮举的实践者——中国工农红军,其名称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长期以来,关于中国工农红军名称的由来,许多军事资料和历史学家均有不同的论述和相关说法。本文作者通过参考大量权威资料,详细叙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名称产生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党史学界对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进展,同时对“共产主义小组”名称问题展开了争论.这种学术讨论,将会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和问题的辨明,具有学术价值和积极作用.“共产主义小组”,不是中国当时的历史名称,而是后来在我国逐渐传开的.现在分歧的问题是,到底是谁“首先提出”这个“共产主义小组”名称的?党史学界比较流行的看法是:1936年由陈潭秋在莫斯科“首先提出”的.而李俊新同志不同意此种说法,并在1986年第10期《历史教学》上的《“共产主义小组”名称是何时提出的?》一文中,发表了“最早是在1922年7月由马林首先提出的”“新看法”.文章中还点名要与笔者曹仲彬商榷.我们只好来一个“商榷”的“商榷”.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中国的名称,有人认为是张奚若提出来的,有人认为是任弼时提出来的,也有人认为是中共中央在1947年12月会议上提出和确定的。根据目前所能见到的资料,笔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名称是由薄一波首先提出,而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正式确定的。 1937年6月4日,薄一波为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牺牲救国)周刊写了社论《牺盟会在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0月全省机关事业单位网站审核和网站标识管理工作培训会召开以来,各级编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编办、中央网信办《关于做好党政机关网站开办审核、资格复核和网站标识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69号)精神,积极适应网上名称管理工作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强化宣传推广、注重沟通培训,狠抓督导落实,扎实推进网上名称管理工作,网站开办审核、标识加挂、中文域名注册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相似文献   

7.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八十年代初进入高等教育学科目录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理论探索、人才培养以及学科结构与层次的完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学科地位显著提高。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本学科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其中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就是关于本学科的名称定位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个名称,近来有一些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并引起了论争。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名称,学界有三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8.
责边 《学习导报》2011,(13):52-52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同样,"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最后确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从社会党——社会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大家知道,90多年前,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农垦史作为中国当代史新兴研究热点,越来越多地受到学界关注。对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新中国农垦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提出新中国农垦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理论动态》刊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严书翰的文章指出,对西方政界学界关于白领阶层和蓝领阶层这两个时髦的名称,有必要加以剖析。文章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相似文献   

11.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刊去年第12期发表黄钊教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的思考》一文后,一些读者来信,对该文表示了较大兴趣并提出了多种看法。为促进学术研讨,本刊又特别邀请黄钊教授就“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问题作进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王作化 《党史纵横》2006,(11):51-51
七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历经极其艰苦卓绝的两年寒暑,跨越万水千山,纵横10多个省,战胜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和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人类史无前例的英雄壮举和战争奇迹。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有关红军的历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那么,作为长征这一伟大壮举的实践者——中国工农红军,其名称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长期以来,关于“中国工农红军“名称的由来,许多军事资料和历史学家均有不同的论述和说法。军事历史研究资料表明“,中国工农红军”名称的产生有一…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8,(4):116-117
新中国最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名,是我们党关于人民共和国思想与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名称虽无“民主”一词,却蕴涵着新中国人民民主的国家本质。  相似文献   

14.
王美芝 《党史文苑》2014,(12):49-51
“新华通讯社”.一个响亮而又引人注目的名字。其历史源渊与沿革、演变却鲜为人知。1931年11月至1937年1月,其名称为“红色中华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1月至1939年,其名称为“新中华社”,简称“新华社”;1939年2月后,定名为“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6,(4)
随着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等,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多,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选择来中国旅游。中国地大物博,旅游景点众多。景点名称的俄语翻译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实例,分析、探讨目前已存在的各个景点的俄语释义,探究中国旅游景点的俄译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遵义会议后中央三人军事领导机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遵义会议后由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领导机构,前几年已有人对此作过研究,对它建立的时间、过程和这个机构的性质等问题作过若干论述,但有些问题值得重新探讨。本文拟提出几点意见,与中共党史学界的同仁切磋。一、关于三人军事领导机构的名称在目前的各种回忆录和论著中,对中央三人军事领导机构的名称记载各异,诸如“三人小组”、“三人指挥小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军事领导小组”、“三人军事小组”等。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关于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是以“三人军事小组”作为正式名称的。新版《中共党史大事年表》则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为名称。尽管名称不同,实际所指并无二致,但是从学术研究角度看,名称不统一,毕竟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名称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含义反映了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三者的有机统一.由于名称过长,使用不便,不利于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推广;也不利于多党合作制度理论的建立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据此,建议将其名称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简称"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改革开放事业面临一个“拐点”。在很多人看来,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关于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种种表态,无疑是针对2004年以来社会上关于改革方向问题激烈争论的最终定调。这场争论由国企产权改革发端,从经济学界迅速扩展到整个学界,并通过网络等媒介,上升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一场关于反思改革的大讨论。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最高层的讲话,积极回应百姓和社会各界对中国改革的期待,传递了中国改革不可动摇的新信号。第三次改革争论始末学界普遍认为,在2004年前,中国的市场化改革经历了两次大的争论:第一次争论是…  相似文献   

19.
《探索》2016,(2)
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在一定层面和程度上有所缓和。这固然无法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但其所呈现出的一系列积极因素,则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所借鉴和研究。通过阐述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研究成果,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在具体表现、变化原因以及阶段定位方面的研究成果,提炼目前学界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值得借鉴之处的研究,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研究提出新的视角与方向,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诞生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在中国曾经建立了局部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1935年12月25目,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改名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9月17日,党中央在《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和《中央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中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提出了“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在解放战争中,1948年8月1日,毛泽东复各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