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十月《十月》是俄罗斯联邦作协的月刊。一些流亡学者和西方学者曾经预言格罗斯曼的中篇《生活与命运》根本不可能在苏联出版(格罗斯曼是犹太人,他的母亲死于特列勃林卡集中营,他在中篇中声称,纳粹政权和苏维埃政权是一丘之貉),《十月》不仅在1988年第1—4期加以连载,而且请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主任鲍恰洛夫撰写后记,把这部中篇政治上最微妙的地方一  相似文献   

2.
法国大革命期间创作的著名歌曲《马赛曲》,自一七九二年诞生以来,不仅为法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它还超过国界,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思格斯指出:《马赛曲》中超出民族界限达到全人类的东西是非常宝贵的。《马赛曲》传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晚清著名政论家王韬在一八七○年至一八七一年编写的《普法战纪》卷一中,首次将《马赛曲》(王韬将其译为《麦须儿诗》)的歌词译成中文,并介绍此歌的作者是炮兵军官鲁实棣厘士(今译鲁热·得·利尔)。王韬共译歌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副博士米雷尔在1989年的《社会科学》月刊上谈自己对十月革命历史研究的看法。现摘译如下: 大家都认为,历史学的改革应着重于长期不敢涉及的事件和史实。可应从何着手呢?我认为,与其去研究一些新的具体题目,不如探讨一下对整个历史,尤其是对十月革命历史研究的一些方法。几十年来在苏联的十月革命史研究中侧重于社会主义革命在我国胜利的一系列客观条件。这首先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如此长的时间只研究了这个问题,事实本身就很  相似文献   

4.
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希望和支柱》由于其内容配合了苏联食品纲要的贯彻,塑造了一个“新型”的农业领导者的形象并提出了改革等问题,因而得到苏联官方和舆论界的重视,成为最近苏联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去年十月“全苏农业工作人员日”时,《希望和支柱》举行首映式,全国有1241家影院放映这部影片,一天之内观众达一百万人,反应甚为热烈。一位读者写信到《苏联银幕》杂志说,他在莫斯科《十月》电影院观看这部  相似文献   

5.
浮城无谜事     
西风 《新民周刊》2012,(45):88-88
2006年9月1日,因《颐和园》违规参赛戛纳电影节,娄烨收到一张5年内不能从事电影业务的禁令。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只有一件事情让我害怕:我配不上我所承受的苦难。"那么,娄烨配得上他所承受的"苦难"吗?其解禁后的新作《浮城谜事》真的是叫好不叫座?富二代飙车肇事、小三阻击小四、凶杀,天涯热帖《看我如何收拾贱男和小三》经娄...  相似文献   

6.
阙政 《新民周刊》2015,(1):78-81
圆了英雄梦之后,他开始渴望通过演喜剧展现自己演技的另一面:“早晚有一天,我会因为喜剧而出名。” 演剿匪英雄“杨子荣”之前,张涵予已经得了个“英雄专业户”的外号——从《集结号》的谷子地、《水浒传》的宋江,到《十月围城》的孙中山、《建党伟业》的宋教仁……古今英雄,演了好几轮,但他特别想演的,一直还是英雄,尤其是孤胆英雄。  相似文献   

7.
张英 《新民周刊》2022,(27):38-49
写小说不过瘾就写剧本,写剧本还是不过瘾,怎么办呢?只好做导演了。因为被众多著名导演欣赏,找他合作,刘恒赢得了“中国第一编剧”的美誉。在文化圈里,刘恒是唯一的“三栖”存在:作家、编剧、导演。他留下了许多代表著作,比如《黑的雪》、《伏羲伏羲》、《虚证》、《白涡》、《天知地知》、《苍河白日梦》、《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小说;其中《天知地知》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获首届老舍文学奖。  相似文献   

8.
刘洪波 《新民周刊》2012,(27):84-84
一个整天苦恼于创造不够的社会,管理上却让大卫像被加上了马赛克;创造需要内在的自由,管理造成了内在的紧张。央视播发《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开展消息,给大卫雕像打上了马赛克。新闻重播时,马赛克被去除,算是过而能改,而且及时,然而这一横生枝节的过程,不只是趣闻而已。  相似文献   

9.
苏联《旅伴》杂志1988年第12期刊载了叶利钦答拉脱维亚记者奥利皮克问,题目是:《以社会公正为目标》。《旅伴》在发表此文的编者按中介绍了叶利钦的简历。《旅伴》杂志编者按:今天围绕鲍里斯·叶利钦的名字编造了许多神话和传说。对一些人来说,他是改革的英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个失败者。实际上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中,在他自己看来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1931年生于斯维尔德洛夫州的布特卡村。他的双亲都是农民。不错,正如我们的交谈者所表述的,他的父亲在“饥饿年代”跑到城里去了,到建筑工地去了。鲍里斯·叶利钦也一度在建筑工地劳动过。从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毕业以后,他在各级部门里都工作过:当过技师、工地主任、登上管理托拉斯的岗位,做过一家大联合企业的经  相似文献   

10.
一、“一旦认识,亦即不被赏识”鲍里斯·维昂何许人也? 这曾是一个谜,即使是对法国人。1959年6月23日,根据他的小说《我将去你们坟上吐唾沫》改编的电影摄制完毕后在内部试映时,维昂猝然昏厥,几小时后便与世长辞,终年三十九岁。维昂之死并未在法国引起震动,实在是因为有许多人并不了解他。有人得悉他的死讯后说:“哦,鲍里斯·维昂,我知道,不就是那个爵士乐小号手吗?十几年前他发表过一部小说,小说里充斥着暴力、色情。他还硬说这只是一位初出茅庐的美国作家的作  相似文献   

11.
浩然气     
黄祺 《新民周刊》2022,(13):F0003-F0003
元丰三年,东坡被贬黄州。三年后,张怀民来“陪”他了——就是也被贬官的意思。两位同志慢慢相惜,交往密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子瞻赴偃暂住的承天寺与之一道赏月,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十一月,侄于新居西南筑亭以览胜景,子瞻欣然起名“快战亭”,附赠《水调歌头》一闵。扬州平山堂的“江南烟雨”“香香没孤鸿”,没得说;而快哉亭的壮丽景象与欧阳修的平山堂风味一致,可见坡仔评价之高。  相似文献   

12.
十月中旬的一个深夜 ,一位友人在电话里告诉我德沃先生于几天前溘逝于巴黎的寓所 ,这真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噩耗。因为德沃先生是一位富有才华与激情 ,且年富力强的法国作家 ,因为他还有许多以中国历史文化为题材进行小说创作的计划 ,因为按照我们的约定 ,几天以后 ,即十月二十五日 ,他将来武汉大学法语系进行为期两周的学术交流 ,而就在我们准备在武汉迎接他的到来的时候 ,他却离我们而去 ,怎能不令人倍感忧伤和惋惜 ?德沃先生于 1 954年出生于法国香槟省 ,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他曾在著名的巴黎大学及国立行政学院学习 ,获得了政治学…  相似文献   

13.
《新民周刊》2012,(7):24-25
永远被折腾的作品———这是对经典的一种定义。《西游记》里的猪八戒逼真得要吐了?《红楼梦》的"铜钱头"很雷人?《龙门飞甲》是高科技包装的败絮?……这样的吐槽,似乎已是经典翻拍的必然遭遇。为新版《西游记》呕心沥血的张纪中对恶评者很生气,他说,你们真是没教养。  相似文献   

14.
日本江户时代的著名国学大师本居宣长在他的《源氏物语玉小节》一书中指出:《源氏物语》的本质在于""。《源氏物语》对于日语学习者特别是专业日语学习者来说并不陌生。它是由日本平安时期(公元749-1192年)的著名宫廷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代表日本物语文学最高水平的古典小说,堪称世界名著。那么,这里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它在《源氏物语》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伟大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在全世界首先提出並实现科学组织全国性的原则。弗·伊·列宁在他著名的《科学技术工作计划草案》(1918年4月)中曾对科学院提出研究关于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与保证国民经济原料、工业、农业、运输业、电气化发展等有关问题的任务。在苏维埃政权的最初年代里,尽管陷入完全被破坏的境地,就已经开始建立许多新的科  相似文献   

16.
巴特和中国     
罗兰·巴特于1974年到中国访问过三周,回国后在《世界报》上发表了《中国怎么回事?》,对中国和欧洲在风土人情,特别是人的气质方面进行了比较,他对中国的道学比较崇尚,但他又从其结构主义符号学观念出发,对同源于汉文化的中国和日本做了一些比较,认为中国是一个较少能指的国家,而认为日本是个《符号帝国》。  相似文献   

17.
王煜 《新民周刊》2022,(6):22-25
台湾是中美关系中最为敏感、最为关键的问题,要想真正推动中美建交,就不可能回避台湾问题。《上海公报》发布,尼克松成功实现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人们原以为新中国与美国的正式建交会在短时间内“水到渠成”,然而这一等又是将近7年。究竟是什么拖住了两国建交的脚步?在这段时间里,各方力量又开展了怎样的博弈?“水门”堵住建交之门尼克松访华时曾表示要在他的第二任总统任期内实现与新中国的建交。1973年1月,他如愿连任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18.
出于命运还是由于选择?不管怎样,塞伽兰在1909年到中国去并非出于偶然。长期以来,他已对这次“独角兽的追求”作了准备。1905年从大洋洲回到法国后,他就表示要研究世界的另一方面面貌,并在1906年考虑到远东去。1907年完成并发表《忘记远古过去的人们》这部小说后,他就开始学习汉语。1902年对美国旧金山的中国城的一次访问,在他心中留下的印象,是他所见过的最难忘的  相似文献   

19.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制。苏维埃国家把巩固和加强革命法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建立政权不久,随即颁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等,从1922年至1924年的三年中(新经济政策后不久)相继颁布了不少法律、法令、条例等,如《苏联宪法》、《苏俄民法典》、《苏俄刑法典》、《苏俄民事诉讼法典》、《苏俄刑事诉讼法典》、《苏俄劳动法典、《苏联律师条约》等重要法律。列宁非常重视制定法律的工作,在进行大量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20.
苗炜 《新民周刊》2022,(34):77-77
1899年前后,康有为的一个弟子提出了问题,小孩子以《三字经》开蒙以四书开蒙,七八岁小孩明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他不明白,不就是变得更蒙味了吗?当时的儒生不会反对旧学,但知识界有共识,四书五经的文字太深奥了,应该用更浅白的文字来教孩子,用切音字来教孩子认字发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