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从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多次曲折和严峻考验。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生重大转变。在新的世纪里,社会主义这一新生事物将逐步成熟和强大,将对世界产生全新的影响。一、现代社会主义的形成。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  相似文献   

2.
列宁和邓小平分别是210世纪初和20世纪末的两位伟人。他们虽然处于不同的对代和不同的国度,但是他们的思想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他们在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许多看法上,有着惊人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随着语言文字学的创立,字词关系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此时期学者们从文字产生、相关概念的运用、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上认识和把握字词关系,体现出传统语言学向现代语言学迈进时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民主党及民主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民主党和民主社会主义持全面对立的政治立场。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民主党和民主社会主义的认知走向成熟、科学。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实践检验的世纪。 2 0世纪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荣辱兴衰的历史 ,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不朽性 ,同时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也经过了近百年的实践与再认识的过程。邓小平创立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与根本目标的统一 ,从根本上破除了脱离生产力 ,脱离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社会主义本质论是 2 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结晶和伟大成果 ,这个理论完成了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解决了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20世纪二十年代列宁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探索,提出商品、货品、市场以及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开创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河;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邓小平继承列宁这一经济思想,继续深入研究探索,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历史性飞跃.本文拟对两位伟人的这一思想进行比较,以增强人们对我国现阶段的认识,从而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7.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表征 ,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表征主要反映在 :与时俱进的价值观 ;与时俱进的时代观 ;与时俱进的制度观等三个重要方面 ,其中与时俱进的时代观 ,揭示了“战争与革命”主题时代向“和平与发展”主题时代的转化 ;与时俱进的制度观阐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内涵及发展阶段上的理论递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8.
通过联系统一战线工作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1.对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了新认识;2.对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合法性、有效性有了新认识;3.对统一战线必须与时俱进有了新认识;4.对怎样做一个新时期合格的统战干部有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在20世纪经历了产生,发展与曲折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本质观,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本质观和新世纪社会主义本质观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价值在于:它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给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正确指导;它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基础上所作出的新理论结论对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揭示了21世纪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问题;它指出了21世纪多模式社会主义新的共同本质规定性;它揭示了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1.
市场社会主义是国外一个多世纪以来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理论成果,是由经济体制或模式逐步转向政治思潮与制度的社会主义改革。其理论渊源是自由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大辩论,伴随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再到实践的发展进程,市场社会主义经历了理论萌芽、理论分野、理论成熟、理论重构,是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2.
16至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全盘否定资本主义,主观地割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联系,否认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因此他们的理想社会只能是空中楼阁.20世纪的社会主义者为了抵制资本主义的侵蚀,拒绝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但又急于赶超资本主义,因此也曾空想萌动.尽管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但在"两制"关系上的认识误区,使它们都陷入了空想的怪圈.只有正确认识"两制"关系,科学设定过渡时期,大胆利用资本主义,才能彻底告别空想,使社会主义始终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社会和学界围绕改革开放问题的争论,实质是中国应该搞什么“主义”、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党的十七大对争论正面又旗帜鲜明地作了回答。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中国社会的进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但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严重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处在历史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乎总书记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等等,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 ,后新诗潮受 2 0世纪西方“语言转向”的影响 ,在特殊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中 ,以语言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力图剥离社会强加给语言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秩序 ,在“语言还原”的过程中 ,抵达生命的平真状态。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列宁领导的新经济政策改革和邓小平所发动领导的经济改革,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这两场改革的命运又不尽相同。比较这两场改革,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又有着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丰富内涵;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体现了对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反映了对社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清醒认识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要从确立社会目标、进行利益分析、实施制度安排、着手意识培育等四个方面着手,正确处理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我们党在解放思想中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解放思想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解放思想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解放思想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重视党的理论建设,要认真总结借鉴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在群众和干部中普及党的基本理论诸方面已有的经验教训,发扬优良传统,警惕和克服可能产生的弊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共产主义者",而不是"社会主义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修正主义者的"社会主义"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以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后者只承认社会主义,不承认共产主义.中国要打造"中等收入群体",这同修正主义者制造"中产阶级"有着原则区别.共同富裕是可能的,"人人都变成资本家"却是修正主义者的幻想.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