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艳 《北京党史》2006,(5):60-61
施拉姆是国外研究毛泽东的一位非常出名的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施拉姆教授相继发表了许多研究毛泽东的著作和论文.《毛泽东》就是他早期的一部力作。他以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观点、新颖的思维把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更新的层次和水平。总的来说.该书不管是内容的博大精深.还是思想的深邃明澈,都有许多破陈出新的地方。该书在1987年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之后就没有再版过.但是经典的东西总是历久弥新,它还是很值得阅读。总体来看,与国内研究毛泽东的著述相比.它有很多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出自毛泽东1963年8月1日写的一首《杂言诗·八连颂》。《八连颂》传颂的是"南京路上好八连"几十年"为人民"且"拒腐蚀,永不沾"等精神,但诗的意境最后落在"团结力"上。毛泽东这一首杂言诗,揭示的是一个伟大的真理。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点化”过的几首楹联吴直雄文学上讲的"点化"是指将别人的诗、词句或联语等稍加改动,而赋予其一种新的意境。这也是一种文学创作活动。毛泽东就"点化"过几首楹联。一张贻玖著《毛泽东读史》载:"毛泽东还作过一幅有关读书的对联,提倡:'贵有恒,何必三更起...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不但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缔造了一个坚不可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且也以语言大师美的语言创作出50余首诗词,建筑了一座瑰丽的语言艺术宝库。本文仅就毛泽东诗词语言美进行微探。 语言凝炼、精当 毛泽东诗词虽多是在马背上哼成,然遣词造句颇工,字字凝炼,句句精当,首首语言具有凝炼、精当美。例如: 《沁园春·长沙》一词,作者恰切、精当地运用了六个动词“立”、“看”“怅”“问”“忆”“记”将景  相似文献   

5.
在中外现代史上,找不出第二个国家最高领导人像毛泽东那样,对文学艺术有着广泛浓厚的兴趣和很高的修养。在门类繁多的文艺中,除了诗词、相声外,京剧是毛泽东的最爱。他不仅爱看戏、会看戏,而且还发表一些新颖独特的看法,俨然是一位戏剧行家,兴致一来,也能哼几嗓子戏段。他与戏剧的情结,既深长,又有趣。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战争年代毛泽东所写的《西江月·井冈山》是一首脍炙人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和王尽美都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大诗人。1996年,为纪念毛泽东逝世20周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集》,共收入毛泽东诗词67首,这是迄今为止收录毛泽东诗词最多的一本诗集。而王尽美也是一个诗人,而且多才多艺。  相似文献   

8.
侯萱 《世纪桥》2007,(5):74-75
冰心散文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来源于她散文中的意境美。“诗情、画意、哲理”是构成她散文意境美的三要素,她巧妙地将三者融合在一起,并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展现其散文作品中的意境,给读者以韵味无穷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9.
1986年毛泽东同志逝世10周年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选》作为纪念。这是一本收录毛泽东诗词最多的集子,共有50首。而且,毛泽东对某些作品原来所写的自注,都附在原作之后一并发表;再加上编者对每首作品都加了注释,这便为我们学习和研究毛泽东诗词提供了一个较完善的版本。但编者的注释,仍有不尽之处,也有不确切的地方。一、毛泽东诗词中借用古人诗句,或本古人诗意转化而来的,编者都注明了出处。如开篇第一首《贺新郎》第一句“挥手从兹去”,注释“本于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以此作为注释的体例之一,则尚有未尽之处:  相似文献   

10.
孙国林 《湘潮》2008,(11):50-56
在中外现代史上,找不出第二个国家最高领导人像毛泽东那样,对文学艺术有着广泛浓厚的兴趣和很高的修养。在门类繁多的文艺中,除了诗词、相声外,京剧是毛泽东的最爱。他不仅爱看戏、会看戏,而且还发表一些新颖独特的看法,俨然是一位戏剧“行家”,兴致一来,也能哼几嗓子戏段。他与戏剧的情结,既深长,又有趣。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是一个开天辟地的政治家、纵横捭阖的军事家、远见卓识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一生抒写了70多首诗词,这一首首史诗真切地写照了革命洪流中昂扬进取的奋斗精神,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建设进程中的壮阔场面。作为诗人,毛泽东是政治家诗人,他的诗篇不仅是其个人心路风景和人格魅力的表达,更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历程的生动描绘。选取毛泽东诗词这个独特的视角,回顾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四个横断面,重温党在革命建设峥嵘岁月中的风风雨雨,领略和感受党的先进性历程,会让我们受到更加生动而深刻的教育。一、中国共产党的初创与《沁…  相似文献   

12.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经参加过长征的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时,创作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长诗。随后,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总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4位作曲家选择了其中的10首诗谱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相似文献   

13.
书讯     
[美]爱德华·E·赖斯著,《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辑组编译,1992年9月由北京出版社首版.毛泽东,在中国人心里,是一位史诗中的革命英雄;在外国人看来,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以自己的毕生奋斗带领中国人民在短短几十年间彻底改变了一个东方古国的悲惨命运,实现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奇迹.一位美国的外交官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该书便是这位外交官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毛泽东是作诗填词的高手,在他的诗词中,有不少关于气象的句子,如风、雨、雪、霜、雾、红霞、彩虹、夕烟等,但写得最多的是"霜"与"雪",可谓情有独钟。在他生前定稿的正编42首诗词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修订重印),写"霜"的词有5首,写"雪"的诗词有8首,共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多。毛泽东诗词中的"霜""雪"与历代文人墨客不同,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觉和意境,提升了诗词的境界,丰富了诗词的内容,增添了诗词的磅礴之气,远远超越了古人,给读者以宽阔的想象空间。尤其是以观察雪景的吟唱之作《沁园春·雪》,更是绝美至极,成为古今诗词中难得的精品,也由此引发国共两党一场诗词大战。  相似文献   

15.
正毛泽东是一位"立德、立功、立言"兼具一身的伟人,也是一位独领风骚的诗人。毛泽东诗词以其冲天的豪气和雄健的风格深受世人瞩目。他后来曾自我总结说:"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毛泽东写"风花雪月"的诗词有45首,寄托着  相似文献   

16.
老一辈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战线和宣传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胡乔木同志,从1941年2月起担任毛泽东同志的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一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由于他的特殊岗位和独特经历,使他对毛泽东同志以及对我们党上世纪四十到六十年代初那段历史有不少别人难以得到的了解。这里给读者披露的是胡乔木同志生前与龚育之、郑惠、石仲泉(三位都是现在我党思想理论和党史工作的领导同志和专家)回忆历史时,对早期中、美、苏关系的谈话内容。史料宝贵、鲜为人知、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7.
正集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毛泽东,因为对古典诗词研究透彻掌握精髓,所以在其叱咤风云的光辉一生中,创造出了一首首酣畅淋漓空前绝后的诗词。在毛泽东创作诗词的不同年代里,仅与柳亚子、周世钊和郭沫若这三位诗人唱和(以诗词相酬答)过。下面就把毛泽东与这三位诗人的唱和分别概述如下,来再现他老人家的领袖风采。  相似文献   

18.
曾锐 《湘潮》2008,(8):33-35
50年前,毛泽东在湖南师院的院刊上发表了《蝶恋花&#183;答李淑一》。谁都想到,这首词的发表竟与一位在永州生活40多年的老教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词家,他的诗词充满了崇高的阳刚之美,这种阳刚之美是其诗词思想与艺术价值的表现之一,也是其魅力所在。毛泽东诗词的阳刚之美主要表现在:一、心怀天下,壮志不凡。毛泽东高度重视政权问题,表现在诗词里就是要做大好河山的真正主人。二、大气磅礴,冠绝千古。毛泽东诗词的气魄前无古人,毛泽东喜欢将伟大气魄融贯在写景如写雪、写山上。三、风流调傥,潇洒雍容。毛泽东诗词的风流潇洒绝非风花雪月,而是表现为对于战斗的从容和享受。四、感情奔放,刚柔兼济。毛泽东诗词是其丰富的感情世界的一面镜子,对感情的坦露无损于伟大形象反而丰富了这种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20.
正毛泽东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的过程中成为一代伟人,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多种角色的诗人。他的诗词实现了新意境的建构,在文学史上应有崇高的地位。多种角色诗人的出现毛泽东诞生于甲午海战前一年,在拯救民族危机的氛围中长大。1910年,17岁的毛泽东在东山小学堂读到一本世界英杰传后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