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金玉 《人大研究》2011,(11):24-26
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常用的主要监督形式。随着监督法和《河北省实施〈监督法〉办法》的实施,听取报告、执法检查→提出审议意见→"一府两院"研究处理→报告处理情况→向社会公布,逐渐形成了一个工作闭合路径和综合运用监督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南研 《人民政坛》2008,(2):45-45
监督法肯定了各地成功的实践经验,并对执法检查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根据监督法的规定,结合执法检查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应从几个方面对执法检查工作进行规范和改进,以提高执法检查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朝晖 《时代主人》2007,(4):42-42
今年是实施监督法的第一年,如何按照监督法的有关规定搞好新形势下的执法检查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以往开展执法检查的做法,认为搞好执法检查离不开“六要素”。  相似文献   

4.
《人大研究》2013,(6):46-47
滕修福:走出人大执法检查的两大"误区"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人大常委会滕修福撰文说,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大执法检查",就是监督法所规范的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人大执法检查有其明确的法定性,它不同于人大一般性的检查、督查,也有别于政府内部的行政执法检查。一是不能将人大执法检查等同于人大一般性的检查、督查。人大执法检查是监督法专章明确的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  相似文献   

5.
<正>监督法明确规定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年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组织执法检查,并且可以委托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根据监督法相关规定,受委托的执法检查呈现出三个特性:  相似文献   

6.
正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报告时同时听取"一府两院"的执法情况报告,是重复劳动,没有必要,也无实际意义。监督法第四章第二十二条至二十七条对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的选题、年度计划、实施机构、组织执法检查组、委托检查、形成执法检查报告、常委会对审议意见的处置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具有可操作性。根据监督法的规定,人大常委会在  相似文献   

7.
为把《监督法》贯彻落到实处.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开征求2007年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组织执法检查建议项目。  相似文献   

8.
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有关执法机关的执法工作所进行的检查和监督,是行使监督权的一项主要内容。近年来,蓟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监督法,先后对村委会组织法、森林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及相关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为增强执法检查的实效,我们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制度,形成执法检查的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是地方人大常委会理顺工作关系、明确工作要求、规范工作程序、增强工作实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根据监督法的有关规定,全国和省级人大常委会经常委托下一级人大常委会协助开展执法检查。在实践中,下一级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报告往往经相关领导或主任会议审定即报送上级人大常委会。有人认为,按照集体行权的原则,受委托的人大常委会对执法检查报告要审议后再报送。  相似文献   

10.
监督法第25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根据需要,可以委托下一级人大常委会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就是委托执法检查。那么,这样的执法检查该如何进行呢?  相似文献   

11.
陈学平 《中国人大》2010,(10):44-44
监督法颁布后,黑龙江省伊春市人大常委会及时转换执法检查主体,由过去执行机关实施执法检查,改由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明确法律监督主体地位。对个案监督和述职评议两个工作文件依法作出废止的决定,先后对常委会议事规则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2.
张维仑 《公民导刊》2006,(12):15-17
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执法检查的生命在于落实。监督法将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加以规范,这将使人大的意见不再仅仅表现为政治姿态上的“意见”,而是化为具体实在的权力。  相似文献   

13.
正从执法检查报告的形成及内容可以看出,被检查单位的执法情况已经包含在执法检查报告中,因此,笔者认为,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报告时,没有必要再听取被检查单位执法情况报告。监督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执法检查结束后,执法检查组应当及时提出执法检查报告,由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执法检查报告包括下列内容:(一)对所检查的法  相似文献   

14.
8月中旬,龙岩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主任会议作出决定,于11月组织一次监督法的执法检查,以便更好地总结监督法实施一年多来的经验,促进今后更好地实施这部法律。这是龙岩市人大常委会推动监督工作的又一举措。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监督法的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后,执法检查组都要提出执法检查报告,由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决定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报告时,有些地方还要同时听取被检查机关执法情况报告。有人认为听取被检查机关执法情况报告,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是多此一举,没有实际意义;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16.
依照有关法律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确定监督议题是常委会实施监督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把握监督方向,提高监督实效的首要环节。法律对常委会怎样选择、确定监督议题有着明确的规定,其中《监督法》第九条具体规定了每年常委会确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等监督议题来源的6个途径。  相似文献   

17.
贾晓燕 《人大论坛》2014,(12):34-36
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形式。监督法设专章对执法检查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对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监督实效,省人大常委会每年选取一个关系全省工作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18.
“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审议意见”、“公开”、“备案审查”……一个个“元素”交织在一起,绘成一幅幅引入注目的景象: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监督法规范开展各项监督工作。从今年第8期开始,本刊“贯彻监督法系列报道”,将以平视的眼光和写实的笔调,观察和记录全省各地贯彻监督法的新闻事件,把读者的目光引入八闽大地,从不同的侧面领略各地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能的风采,从中感受基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监督法的那种执著。  相似文献   

19.
宋长义  王军 《辽宁人大》2007,(10):21-21
近日,锦州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全市贯彻实施《食品卫生法》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将执法检查报告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这是锦州市人大常委会按照《监督法》的要求,首次向社会公布执法检查报告。为了保障市民的食品安全,今年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对全市贯彻《食品卫生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20.
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保证宪法、法律的贯彻实施,根据法律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监督形式,也是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一项经常性工作。监督法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设专章对执法检查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这对促进执法检查工作,增强执法检查实效,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