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开始在欧元区12国流通。2002年7月1日,欧元区12国的原有本国货币将停止流通。鲜为人知的是,正是来自中国的金属铸造了欧元硬币。3年前,一家中国铜厂击败了来自美国、德国、韩国等国的11家公司,为欧币的制造提供金属。1998年初,就在欧元成为11个成员国(除希腊之外的所有现欧元区国家)货币的前一年,河南洛阳铜加工厂对网上发布的一则消息发生了兴趣——  相似文献   

2.
今年1月1日,是欧盟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天。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一种名叫欧元的新货币在欧盟12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同时面市。欧元取代这12个国家的货币,成为流通货币及法定货币,标志着欧洲人多年来拥有单一货币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漫长的历程 欧元诞生于1999年1月1日,经过3年过渡期,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出现的一系列热点──欧元启动。1999年1月1日,欧元启动02002年之前,欧元区国家的货币与欧元并行。此后欧元为欧盟国家的唯一货币。欧盟国家之所以不惜牺牲局部利益,甚至放弃部分主权来换取欧元的出台,是为了推进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增强欧洲的整体经济实力,与美、日相抗衡,真正成为多极世界中强大的一极。欧元问世对欧洲经济发展和经济一体化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欧元打破货币壁垒,创造更广阔的内部市场;单一货币将完全消除区内贸易的汇率风险和汇兑成本,推进欧洲银行、保险业的并购和发展;欧元问世将使欧洲拥…  相似文献   

4.
一、欧盟单一货币——欧元于1月1日正式启动,但一年内汇率走势疲软。 二、1月13日,金融危机袭击巴西,雷亚尔大幅度贬值。 三、3月16日,道·琼斯指数首次突破10000点大关,12月23日,纳斯达克指数首次突破4000点,全球各大股市升势不止。  相似文献   

5.
虽然目前人民币兑美元处于升值通道中,兑港元和日元也在升值,但人民币兑欧元却在贬值,看待人民币汇率升降,需要从“对美元汇率”转向“对一篮子货币正率”的视角。目前一篮子货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韩元、新加坡元和英镑等11种。  相似文献   

6.
1998年5月2日-3日,欧洲召开首脑会议,就1999年1月1日启动欧元所涉及的最后关键问题作出了决定。这标明欧盟有关国家向货币联盟的目标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基本上清除了技术、机制和政策等方面的难题,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而今,欧元在世纪之交如期而至。在这一时期,国际及国内各界对此提出种种预言和争论。 一、欧元与欧盟 欧元与欧盟的关系最密切、最直接,所以国际及国内各界对欧元与欧盟前景的看法最多也最复杂,分歧很大,未能达成共识。乐观的观点认为:1.欧洲统一货币之后,各国央行可以减少对付货币危机而要保留的外汇储备,能节省很多资金用于经济建设。2.欧元一经出世,也就宣布了欧盟央行的诞生,其成  相似文献   

7.
国际4月3日埃及新闻部长谢里夫宣布,埃及政府决定断绝同以色列“除有利于巴勒斯坦事业的外交渠道外的一切联系”,以抗议其对巴勒斯坦肆无忌惮的军事侵略。4月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伊拉克自即日起停止向世界石油市场出口石油一个月,以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事业。4月10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发布命令,立即拨款1000万欧元,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反抗以色列侵略的斗争。4月20日美国各地近5万人会聚首都华盛顿,举行反战示威集会,要求以色列停止对巴勒斯坦的军事行动,并要求美国有关当局停止对阿富汗的战争。4月21日中国…  相似文献   

8.
近段时间以来,伴随着美元贬值以及中国出口与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人民币升值论”在国际上甚嚣尘上。国内外关于人民币是否应当升值的讨论又趋热化。事实上,关于人民币应当升值的说法源于自去年年底以来美元对欧元、日元等国际主要货币的持续贬值,认为人民币汇率基本随美元汇率变动而进行调整,美元贬值人民币也跟着贬值;而中国的出口和外汇储备一直在迅速增长,因此人民币应当升值。更有甚者,据此指责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言外之意是中国要对有关国家的经济困难负责任。然而,汇率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主权中的核心部分,汇率政策的制定、实施、调…  相似文献   

9.
自二战以来 ,美国通过军事干预或施加外交压力解决国际政治问题 ,也凭借美元的优势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问题。美国以其雄厚的综合实力奠定了在全球的霸主地位。1999年1月1日 ,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动 ,从多方面对美元的霸主地位形成了挑战。美元不会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二强相向 ,是竞争还是合作?本文试从科索沃危机看欧元与美元的关系。一、欧元是美元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欧洲货币联盟建立后 ,欧元区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贸易集团。“首批加入欧元区的11个国家的人口达到2 9亿 ,超过美国 ,使得欧元区内部统一大市场…  相似文献   

10.
欧元按期在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11个欧盟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和芬兰搭上“欧元列车”头班车,成为欧元创始国。欧元的正式启动对欧盟一体化进程、对国际货币体系、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以...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大事     
伊拉克问题国际会议11月22日和23日,第七次伊拉克周边国家外长会议和伊拉克问题国际会议在埃及旅游城市沙姆沙伊赫先后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阿盟秘书长穆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以及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外长在内的2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伊拉克问题国际会议。中国  相似文献   

12.
1998年5月3日,参加欧盟特别首脑会议的15国首脑宣布,批准比利时、德国、西班牙、法国、爱尔兰、意大利、荷兰、卢森堡、奥地利、葡萄牙和芬兰11个欧盟成员国成为首批发行欧元的国家。根据计划,欧盟统一货币欧元将于1999年1月1日启动,2002年1月1日开始正式流通,  相似文献   

13.
欧元对外部世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与铸币在欧洲联盟15个成员国中的12国正式投入流通,成为它们统一的共同货币,这是国际政治与世界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欧元正式流通将对世界格局、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等产生日益重要而又深刻的影响,其作用所及远远超出欧洲联盟本身的范围。一、欧元与世界格局20世纪80—90年代之交冷战结束后,欧洲由冷战时期作为美、苏之间主要争夺对象的第三者变为直接面对美国的第二者,人们本来预期这将会大大提高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但是十多年过去了,主要由于欧盟缺乏政治意志,更缺乏军事实…  相似文献   

14.
国际要闻 ○1月12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宣布,美国将对俄罗斯三个科研单位实施制裁,理由是它们帮助伊朗发展导弹和核技术。 ○1月13日,法国正式向安理会提出建议,要求取消联合国对伊拉克石油出口限制并建立新的对伊武器监测机制。次日,伊拉克表示拒绝任何缓解对伊制裁的提议。 ○1月14日,美国飞机第4次袭击伊拉克防空雷达站。 ○1月18日,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在首相官邸举行仪式,授予中国、法国、日本和泰国等国各一位经贸界著名人士1998年度“首相贸易表彰奖”。  相似文献   

15.
欧元,1999年1月1日诞生,2002年7月1日起成为12个成员国的法定货币,目前运行比较平稳,在欧盟与美国的经济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亚洲统一货币的必要性和可能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励勤 《探索》2002,(5):62-66
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正式实施,统一货币区再次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统一货币区也给亚洲带来了启示。亚洲建立最优货币区的必要性是什么?亚洲统一货币的形式又是什么?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尝试性回答。  相似文献   

17.
从2002年1月1日起,欧元已经作为12个成员国的唯一合法货币正式进入市场流通领域。事实上,欧元的影响范围将远远超出这12个成员国,仅欧元发挥直接决定性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就约有40多个。 欧元的启用是国际金融史上重要的一页,对中国贸易和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亚洲需要研究借鉴,中国应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8.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降落时爆炸解体2月1日上午,按计划飞行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着陆前爆炸解体,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资格最老的航天飞机毁于一旦,引起了世界关注。2月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向美国总统布什致慰问电。江泽民主席与布什、希拉克通电话2月7日晚,美国总统布什给国家主席江泽民打电话,通报美国对伊拉克和朝鲜核问题的立场和考虑。江泽民重申了中国政府对伊拉克问题的原则立场,中国主张支持联合国两机构继续加强核查,强调维护安理会的权威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关于朝鲜核问题,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一、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启动的意义 1999年1月1日,欧洲单一货币(Sinle Currency)——欧元(Euro)即将启动。这是西欧经济一体化合作40年的心血结晶,也是自1969年以来欧洲货币一体化(Monetary Integration)的最终产品。作为一种跨国货币,欧元具有重大的经济  相似文献   

20.
近来,随着美英军队在伊拉克军事行动的结束,国际和国内专家学者开始评估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格局、中东海湾形势、美国与法、德及阿拉伯国家关系等的影响。事实上,这场战争对美国国内政治和经济等方面也产生了程度不等的冲击和影响,并均有所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