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历史学与国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学研究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基础。其对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有助于研究者理解现时代的国际问题;可以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灵感;历史学还具有借鉴功能并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当然,纯粹以历史方法研究国际关系也有其局限性,只有和国际关系的其他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历史研究才能更好地为国际关系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刘毅(以下简称刘):国内学界一般怎样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思想定位?它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面临的元问题是否存在某些一致性?李滨(以下简称李):先了解一下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定位。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总体目标是挑战和批判主流理论,实质上也是挑战国际关系中的实证主义理论,希望用一个在本体上更多元、更具反思意  相似文献   

4.
西方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占据了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地位的是:以肯尼斯·华尔兹(Kenneth Waltz)的《国际政治理论》(1979)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与以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Keohane)《霸权之后》(1984)为代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这两派在发展中从最初的互相大争论转为了从理论框架到研究层次多方面的趋同。九十年代以来,出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国际政治经济的性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尽管全球化这一概念的概括性和内涵受到不少知识精英的质疑,但从目前来看,它的确构成了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的时代特征。面对新的形势,西方的国际关系学者开始了新的理论探索。中国高校中的国际政治研究是推动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球化的时代,高校中的国际关系研究在时代命题和基础研究两个方面均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中国国际关系的发展既要从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发展中汲取营养,又要着力于发掘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还要总结新中国外交的经验历程并加以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6.
国际关系研究的地区主义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地区主义与地区化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世界正在成为地区的世界,国际政治也因此正在发生许多新的变化.基于此,我们需要用一种新地区主义的视角来展开国际关系的研究,关注地区体系这个国际关系新结构层面的基本特征,通过新的假设和研究方法,探讨地区框架下的国际政治与传统的全球意义上的国际政治所遵循的不同逻辑.作者强调,不重视对地区体系与特征的研究,就无法准确地理解当代世界的和平、稳定、秩序与合作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倡导,是思想战略的质的飞跃和深层次的跨越式发展.这对于我国创立自己特质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对外政策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害相关者”理论原是西方国家公司治理的一种学说,20世纪末被西方社会民主党人发展为一种政治理念。“利害相关者”道路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制定防止社会两极分化、保护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形成维护社会平等、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利益分享机制;依据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不断扩大执政党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9.
国际关系视角下的文化多样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际关系的视角讨论文化多样性,旨在说明各国文明的多样性“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文化多样性具有客观性,它对推动人类文化发展、促进世界和谐将发挥重要作用。在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中,要正确认识文化差异与国际冲突的关系,努力推动多样文化间的对话,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相似文献   

10.
1998年,王逸舟先生出版《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①一书,率先向广大国内读者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时隔八年,作者又着力推出了该书的第二版②。在这期间,无论是王逸舟先生的个人学术兴趣,还是国内整个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不小的变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第一版相比,第二版无论是写作理念、主要内容还是框架结构,都有着重大的创新。前后两版的变化,不仅体现出作者个人的学术和思想积淀,也反映出整个国内国际关系理论界已经超越了对西方理论的翻译和介绍,而进入到探究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何以生成今日之状况的根…  相似文献   

11.
自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和公众充分认识到了反对恐怖主义的重要性,这在美国的法律和警察执法以及秩序维护上都有所反映。本文主要介绍了9/11以后美国法律上的改变,犯罪控制模式的发展、强化,存在的问题,以及为改进稳定秩序的工作,警察在维护治安、执法机构和工作上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之间关系紧密,国际法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相辅相成,这些特性决定了两个学科紧密联系的必要性。过去的十年是中国国际关系与国际法跨学科研究兴起的十年。然而,教学体系设置上的彼此隔离、学科研究本身的难度、对话机制的不畅通,以及跨学科合作平台的缺乏等,严重制约着跨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鉴于此,推动包括改进两个学科教学体系、建设跨学科的对话机制与研究平台等各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An emerging body of literature in childhood studies addresses the socially constructed nature of age that varies across time and place. However, despite the robustness of existing theory, few practitioners working in development contexts, where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make up a large percentage of the population, consistently distinguish between biological facts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meanings ascribed to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life cycle. Drawing on feminist theory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of ‘gender mainstreaming’ in development studie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nd applies a working definition of ‘social age’ to supplement the prevailing focus on chronological age, embodied in legal definitions of ‘the child’.  相似文献   

14.
15.
16.
近年来,中国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研究主题涉及理论概述和诠释、国际关系重大现实问题分析、与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比较、发展路径和方法思考等。已有的研究关注者甚众,但存在专业研究队伍偏小、研究者之间的沟通较少、研究主题分散、实证研究甚少等问题。未来应加强经典文本及方法论的研究,追踪当代新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深化与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比较研究,高度关注并深入解读当今国际关系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offers hypotheses on the role that state social welfare measures can play in reflecting nationalism and in aggravating interethnic tensions. Social welfare is often overlooked in theoretical literature on nationalism, because of the widespread assumption that the welfare state promotes social cohesion. However, social welfare systems may fac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goal of promoting universal access to all citizens on the one hand, and social pressures to recognize particular groups in distinct ways on the other. Examples from the post-Soviet context (particularly Russia) are offered to illustrate the ways in which social welfare issues may be perceived as having ethnic connotations.  相似文献   

18.
19.
20.
In recent years, large-scale protests have forced several incumbent governments in former Soviet countries from power. Scholarly examinations of these events have lacked a cohesive explanation of the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of certain movements and the failure of others. This study uses prior research on the dynamics of protest to formulate a game-theoretic model for why protest takes place and how its eventual outcome comes about. The model is tested through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of monthly protest data.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elections, prior protests and government transgressions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anti-government prote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